创新农业科普基地建设  助力农业创新发展

对都江堰市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的调查

2020-09-25 08:56 冉崇朝 2531 点击

都江堰市在“5.12”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的2012年成功创建全省科普示范市,农业科普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应用农业科普科技知识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科普科技知识与农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发展质量,这是市委、政府党政领导和广大农民极为关注的民生热门话题。市老科协带着这个问题,近期对全市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发展实践开展了专题调查研究。调查表明,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是促进农业科普知识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加快传统农业改造振兴中具有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农业科普基地功能建设有新拓展

目前,全市建成各类科普基地、场馆共有21家,其中涉农科普示范基地17家,占81%。在涉农科普基地中有农旅产业支撑的12家,公益型3家,民办公助型2家。从全市农业科普基地创建等级看,省级涉农科普基地场馆3家,成都市级9家,都江堰市级5家。数据显示,农业科普基地在全市科普基地场馆中占主导地位。为充分发挥农业科普基地在推进全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实践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市科协遵循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科技三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技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要讲话精神,创新科普工作思路,将科普工作的重要方向放在推进传统农业的改造提升上,将农业科普工作服务农业的着眼点、立脚点放在提升农业科普示范基地转换科普知识价值链的功能上,探索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增强科普知识转换价值链动能新实践。

1.创新完善创建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激励机制

为整合市域农业科普资源,构建全市农村社会化农业科普工作新格局,调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与从事农业功能开发的经营主体。创建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的积极性,市科协于2017年在认真总结我市农业科普基地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外地的有益经验,根据成都市科技局科普基地资助申请指南制定了《都江堰市农业科普基地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对创建都江堰市、成都市、四川省各级农业科普基地的创建内涵与资助奖励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采取分片面召开农业科普培训会与运用都江堰市新媒体相结合的形势在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调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经营主体申报创建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的积极性。从2017年以来,先后有胥家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园区,拾光山丘有机农业科普园、龙池虹口国家自然保护区科普基地等8家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从事农业旅游文化开发企业向市科协、成都市科协积极申报创建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在市科协精准服务和指导下,对标创建示范科普基地各项标准补短板,完善资料,不仅全部进入市农业科普基地行列,而且还有4家成功创建成都市农业科普基地,一家创建省级科普基地。

2.创新农业科普活动  塑造农业科普基地品牌

农业科普基地既是农业科普科技知识价值转换的载体,更是城市中小学开展社会教学实践活动的场所和城市群体休闲体验的场所。市科协紧扣增强农业科普基地服务社会功能,不断创新农业科普宣传活动,抓住每年三月全国科普宣传月、五月全国科普宣传周、九月全国科普宣传日活动大好时机,组织指导全市各农业科普基地精心制作图文并茂、展示基地生态旅游体验产品、有机农业产品、旅游农业文化活动产品的视屏,在城区广场、公交车平台上搭建的科普知识电子视屏宣传平台上滚动抪出,向城市群体充分展示各农业科普基地产品特色、环境特色、文化活动特色,助力各农业科普基地塑造品牌,吸引城市不同消费群体到农民科普基地观光、休闲、体验日益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13个涉农科普示范基地2019年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特别是华西昆虫博物馆在今年防疫特殊时期线上线下到访达到84万人次,彰显农业科普基地独特的品牌魅力。

3.激活农业科普资源  增强科普基地活力

农业科普资源是集人文社会地理经济于一体的综合资源,具有知识面广泛的特点。市科协坚持激活农业科普资源服务社会文明建设的思路,于2018年搭建科普都江堰微信平台,共传  科普微信600余条,打通了农业科普基地与城市群体对科普知识、科普文化活动供需对接渠道,促进了农业科普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城市社会生活的融合。市科协在2019年按成都市科协要求,在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三大主题活动中,坚持农业科普知识融入社区、融入群众生活的新理念,组织YHC花溪农场科普基地走进校园,开展了5次自然科普进课堂和研学活动,一次进社区开展以“环保酵素救地球”为主题的科普环保活动,在基地举办二期自然笔记小课堂活动,既推进了科普与教学相结合、与社区环保工作相结合,又充分发挥了基地科普资源服务社会发展的作用,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公认;指导和支持华西昆虫博物馆先后在城区和馆内举办了“2019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昆虫摄影作品”、“微观世界的巨兽—巨型昆虫展”、“与昆虫零距离”特展,参观人数达10万余人次,在国内外享受盛誉。数据显示,2019年,市科协组织农业科普基地开展各类农业科普活动达30场次,不仅扩大活动的受益面和影响力,而且也进一步激活了农业科普基地科普资源,增强了科普基地自身发展的活力。市科协组织农业科普基地创新开展形成多样内涵丰富的科普活动受到成都市科协肯定,2017年—2019年三年中,市科协分获四川省科协“科普先锋奖”、“科普优秀组织奖”,16次获成都市科协、科技局“科普”活动优秀组织奖。

二、农业科普基地价值转换取得新成绩

都江堰市科协在抓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创新发展中,紧紧围绕基地科普科技知识向产业价值链转换这根主线,针对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瓶颈”、制约基地科普科技知识价值链转换的突出问题,秉承想基地所急、帮基地所需、解基地所难的服务理念,拓宽服务农业科普基地发展思路,通过指导帮助农业科普基地创建升级、包装申报农业科技项目等途径突破资金短缺瓶颈,助力农业科普基地产业升级发展。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市科协通过各种渠道先后为胥家猕猴桃园区、青城道茶园、花溪农场等农业科普示范基地争取到科普科技资金320万元,支持基地加快科普科技知识价值链转换,科普基地产业创新发展呈现出产业结构升级、效益提升的发展特点。

    1.科普基地产业升级成效显著

从调查看,全市有产业依托的各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结合各自产业特色,应用农业专业科普科技知识,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结构与生产方式,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科普基地产业生产方式的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步入优质高效发展轨道。天马镇圣寿源3000亩绿色蔬菜产业园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综合应用蔬菜种植管理科普科技和物联网信息技术,按国家颁布的绿色蔬菜技术标准,对传统蔬菜粗放型种植管理经营方式实施深度改造,推进园区土地变牛耕为机耕,土地配方施肥,工厂化集约育苗,菜园水肥一体化浇灌、绿色防控菜园病虫害;应用现代网络信息化技术创新构建园区互联网+蔬菜食用安全“智慧食安”生产管理新模式,建立健全了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和食用蔬菜产品合格证管理平台,并融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化管理平台,成功培育出经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检中心认证的19个绿色蔬菜产品畅销华北、西南市场。圣寿源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应用农业科普科技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蔬菜种植实现基地生产结构升级的成功实践,不仅为我市和成都市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作出贡献,而且还受到国家食品发展中心的关注,并在全国推广了基地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经营保障新机制、新实践、新做法。拾光山丘、贡品堂茶溪谷茶园、青城道茶园等农业示范科普基地,应用科普知识和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耕营销生产方式,为产业基地不断注入现代科技元素,实现了基地产业业态华丽变身,纷纷步入现代有机农业发展轨道。

2.科普基地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突破

全市农业科普基地特别是具有特色产业支撑的科普示范基地结合各自生产经营的产业生长特点,应用专业性农业科普科技知识开展产品创新研发形成了新的产品业态,驱动基地产业化创新发展。凯达农业竹产业科普基地,是成都地区率先从浙江引进优质雷竹栽植产业化基地。基地在产业发展实践中,以竹产业科普科技知识为指导,认真研学雷竹的生长特性和雷竹覆盖培育新技术获得成功并获国家发明专利。该项发明专利使雷竹出笋期比传统种植提早20天上市,产量提高20%。产值是传统雷竹笋的2倍,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基地自主研发培育的雷竹红壳笋1号新品种,具有丰产性能好、品质优、价值高的特点,现已栽植1500亩,不仅获得四川省林业厅新产品认证,而且还获得了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中国森林食品交易博览会最受喜爱产品、首届中国成都农业博览会金奖。胥家猕猴桃园区科普基地在果园生产管理中,组织果农广泛应用猕猴桃大棚栽培技术,生物防控病虫害技术,猕猴桃溃养病治愈率达99%,根腐病、碳咀病大幅减少,猕猴桃产量和优果率分别提高15%和20%左右,成为我市科普科技价值链转换成功示范。贡品堂茶溪谷茶叶科普基地应用现代茶叶加工生产科技知识,在实施成都科技局批准立项的《挖掘道家传统制茶工艺与现代制茶技术结合研究与运用》科技研发项目实践中,运用现代机制加工技术和加热技术改造手工制作贡茶工艺生产过程中,研发的贡茶整形理条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研发的机制贡茶,分别进入中国西部茶博会和四川茶叶精品展销会,受到专家和客商的一致好评,其经济价值是传统手工制作道茶的10倍,成为我市科技价值转换的典型案例。

3.基地智慧农业迈出新步伐

全市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紧跟当今世界知识经济信息化步伐,将农业信息化技术融入基地产业园区生产过程之中,重构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网络化流程再造,催生基地智慧农业园区脱引而出。胥家猕猴桃产业园区科普基地抓住实施成都市龙门山10万亩猕猴桃基地提质增效工程的契机,搭建了物联网技术信息平台,配套相关信息传导设备设施,对园区基地6000亩猕猴桃生产管理过程实施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环节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带动市域猕猴产地40%的园区转变为智慧园区;青城道茶科普基地、贡品堂茶溪谷科普基地在2016—2017年期间,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物联网管控平台,再造茶叶生产物化管理智能化流程,推进基地茶园管理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服务再线便捷化与生产的“高效、节能、环保、安全一体化,双双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步入互联网与茶叶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发展快车道。蒲阳铜麻沟竹产业科普基地、天马镇拾光山丘科普基地及华西昆虫博物馆、成都乌木博物馆,结合各自业态的特点,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了产品营销网络平台,实现了产品营销智能化、网络化。

  1.   科普基地农旅融合发展态势强劲

都江堰市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所在区域生态良好,交通便利,加之各基地科普文化多元,资源特色鲜明,不仅成为城市中小学校组织师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好课堂,也是城市人群休闲体验观光度假的好去处。城市人群生活需求结构的新变化推动了全市科普示范基地农旅融合蓬勃发展。天马镇玫瑰花谷科普基地,借助实施国家田园综合体多彩玫瑰“双创”示范园项目(规划面积3200亩)的契机,融资4亿元打造花谷景观,配套旅游设施,培植玫瑰生态业态文态,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玫瑰主题公园。尤其是园区内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八国不同国度的玫瑰园,让进园参加教学实践活动的师生和赏花休闲旅客络绎不绝。2019年,花谷共接中小学生和旅客达120万人次,经营收入达6000万元,被评选为成都3A景区,成为促进天马镇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动能。蒲阳安缇缦狐巴巴星球科普基地,是莲花湖安缇缦国际旅游度假区配套的冒险乐园项目,园区内推出树顶飞索、骑马射箭、山地自行车、攀岩墙、速降自由落体、飞狐网等山地惊险活动项目,满足了中小学生喜爱惊险体育实践和游客多元化休闲运动度假旅游需求,开业两年半就先后举办了成都青少年定向赛、徒步赛、露营节、水陆换项跨野赛、山地自行车赛等赛事活动,接待中小学生野外教学实践和游客达30万人次,被国家体育总局评选为康养度假优选体育产业项目,成为都江堰体育科普与康养休闲度假产业融合发展的闪光点。青城道茶科普基地,以优美的生态环境,历史悠久的青城道茶变化,内容丰富的茶技、茶艺表演活动,配套的旅游设施,成为成都市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和市民休闲度假,踏青旅游首选之地,近几年接待游客年年超过10万人次,被评为成都50佳休闲乡村旅游目的地。通威柏江三纹鱼科普基地以珍稀鱼种、独特的流水养殖方式,味美可口的三纹鱼餐品和便利的交通,被成都多家旅行社作为定点接待旅客的旅游场所,每年旅游收入800-1000万元;贡品堂茶溪谷科普基地依托山涧溪水环绕的地理环境,精心打造的茶溪沟、茶叶茗坊、茶圣庙、茶溪栈道与山水自然资源融为一体全茶产链生态农业旅游景区,被评为四川最美茶旅目的地,四川首批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首批省级示范休闲农庄、首批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2019年旅游收入占到茶园主业收入的56.5%,成为全市农旅融合发展的典范。目前,全市农业科普基地农旅融合正处在发展的上升通道,发展态势十分强劲。

5.科普基地品牌化发展迈入新阶段

全市各农业科普基地在打通科普科技价值链转换通道的实践中创新发展思路,将发挥科普科技资源优势与做优基地产业产品融为一体,不仅推动了基地产业结构升级,更推动了基地企业品牌塑造与产业品牌价值提升而跨入品牌化发展新阶段。

猕猴桃产业是都江堰市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步伐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特色产业,现已形成10万生产经营规模。为推动猕猴桃产业规模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化,胥家猕猴桃产业园区科普基地以科技为支撑,以做优品质、做强品牌为目标,推进果园标准化管理为手段,奋力推进基地园区6000亩果园管理智能化、果品优质品牌化、营销网络信息化高质量发展。2019年,基地猕猴桃成功入驻粤港澳“大弯区菜篮子工程”,并打开了东南亚、俄罗斯、欧盟市场,在第十二届亚洲果蔬菜产业博览会上获得2019年度中国果业最受欢迎的猕猴桃区域公用品牌10强、中国最有价值的20大水果区域公用品牌殊荣,成功入选2019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全国300个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录,标志着都江堰乡村猕猴桃特色产业已步入品牌振兴发展轨道。青城道茶科普基地坚持以“打造全球信赖的绿色产业”为目标,以“为人类创造优质的养生元素”为使命,用心用智用力做美基地茶园生态环境,做优茶叶品质,做强茶业基地品牌获得成功,注册的“青城”茶叶商标荣获四川省著名商标,注册的“青城山”“青城道茶”“青城飘雪”“青城雪芽”获成都市著名商标,基地生产企业获国家有机产品认证企业、国家生态原产地认证企业、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入选企业、四川省优秀旅游食品企业、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品牌,科普基地产业品牌、生产企业品牌双双进入品牌化发展轨道;凯达农业桐麻沟竹产业科普基地注册的桐麻沟商标,贡品堂茶溪谷茶园科普基地注册的贡品堂商标荣获成都市著名商标,厚德福花溪农场大自然探究科普基地研发打造的七大研学实践教育课程体系品牌、胥家三文鱼鱼类科普基地研发打造的三文鱼美食品牌、华西昆虫博物馆科普基地打造的昆虫标本品牌、成都乌木博物馆科普基地匠心打造的乌木雕刻艺术品牌,在社会上都享有很高的盛誉,成为市域科普基地颇具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三、加强我市农业科普科技工作的建议

1.深化认识,提高农业科普科技工作政治站位

从调查看,都江堰市农业科普工作创新与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推进全市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发展看,农业科普科技工作创新是农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在当代我国农业正处在新旧动功能转换加快的关键时期,如何充分应用农业科普科技知识提升全市20万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推动传统农业结构升级高质量发展?仍然是我市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摆在全市从事农业科普科技工作者和农业科普示范基地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市委、市政府应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代对农业科普科技工作创新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深化科普科技兴农强市发展战略,提高农业科普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政治站位,纳入我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列入市委、政府年度工作计划,细化工作措施,确定分管领导协调各方抓好科普科技工作落地落实;市财政应逐年增加科普科技事业经费预算,支持我市科普科技事业创新发展。

2.加强科普科技队伍素质建设,不断提高科普科技创新服务水平

市科协、市经科信息化局是承担我市科普科技工作的职能机构,市农业农村局是我市农业科普科技应用推广的职能部门,应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从我市农业基础薄弱结构转型升级任务重的实际出发,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对农业科普科技的新需求,加强科普科技人员素质建设。市组织人事部门应在招引复合型、专业型高素质科技人才方面支持市经科信息化局、市科协、市农业农村局配强配优配齐科普科技队伍人员,加强科普科技人员热爱科普科技工作思想素质教育,支持科普科技人员努力学习科普科技知识,钻研科普科技工作业务,培育打造一支思想过硬,热心献身科普科技事业的专业人才队伍,不断提高科普科技队伍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3.拓宽农业科普科技服务途径,不断提高农业科普基地科普科技价值链转换能力

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是农业科普科技知识价值链转换的载体,加强农业科普示范基地价值链转换能力建设,是市科协、市经科信局服务我市“三农”工作面临的一项主要任务。因此,应深刻把握提升农业示范科普基地价值链转换对科普科技发展阶段性新特点新要求,不断放大科普科技服务思维,拓宽农业科普科技服务路径,培育农业科普示范基地价值链转换功能。市农业农村局应配合市科协应加大农业科普示范基地专业人员科普科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请专家授课增加专业知识;组织科普示范基地观摩相学习取长补短增长知识,组织基地技术人员擂台技能大赛、邀请专家到各科普基地开展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培训基地复合型专业人才,支撑基地科普科技知识转换为产业升级发展优势。市经科信局应深入各基地调查研究,精准把握各科普基地创新发展对科技的不同需求,建立科技项目储备库,依据国家、省和成都市历年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申报指南,指导符合创新科技项目条件的科普基地完善项目申请资料,畅通项目申报渠道,助力项目申报成功,不断提升农业科普基地科普科技知识价值转换能力和示范带动传统农业升级发展的能力。

4.整合农业科普基地资源,创新基地资源共享发展新模式

都江堰市现有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农业旅游文化资源丰富,业态各具特色,因受制于“诸侯”分割经营的束缚,基地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市经科信息化局、市科协应紧紧围绕将市域科普基地资源优势转化为价值链优势主动作为,放大思维,积极探索整合市域农业科普示范基地资源,创新建立科普示范基地资源共享发展新模式。借鉴市绿色蔬菜、猕猴桃、蓝梅小浆果等产业联盟抱团发展的成功经验,引导全市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携起手来创新建立都江堰市农业科普示范基地联盟,健全规范盟员行为自律的章程及联盟成员议事协商规则和资源共享操作规则,形成联盟成员基地信息互通、客源互送、利益共享新机制,推动全市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科技知识价值链转换效益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

5.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农业科普场馆发展活力

目前,在我市落户建立的成都乌木艺术博物馆、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两家民办公助博物馆存在发展动力不足,运转困难,特别是我市2014年在向峨猕猴桃小镇为迎接全球第八届猕猴桃大会在都江堰召开而运用社会资本新建的都江堰国际猕猴桃博览馆开馆不足一年半于2016年4月就被关闭至今,白白浪费了猕猴桃博物馆科普资源。三馆都是展示传播都江堰科普文化的特色场馆,市上应认真研究培育三个场馆增强发展活力的具体办法,支持三个科普场馆正常运转。市经科信局、市科协应通过各自渠道向国家、省、成都市上级科技科普职能部门为三家民办公助科普场馆争取政策支持,激活三家科普场馆科普资源,充分发挥其在向世人传播都江堰市历史文化、生态文明、塑造都江堰猕猴桃品牌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遇到地震该如何自救?这场应急科普活动告诉你

“只有自己真实感受,才有刻骨铭心的记忆。通过六向地震模拟场景,我真实感受到了地震的可怕之处,加深了我对应急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是成都市新都一中高二学生徐苑在参加应急体验活动后的直观感受。记者9月24日从四川成都新都区即刻反应应急安全体验基地了解到,在全国科普日期间,该基地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科普应急体验活动。本次活动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