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成为一种素质 为人类发展领跑

——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2021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冯小明

2022-12-21 08:48 四川科技报记者 马静璠 52447 点击

冯小明

他26岁时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副教授;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化学反应“Roskamp–Feng反应”,是首个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所做的工作被国际人名反应专著冠以中国人名的有机化学反应;他的研究纠正了这一国际上通用有机化学教材对该反应获得光学纯产物的片面描述;

……

今天,让我们走进中国科学院院士、2021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四川大学冯小明教授,了解他的科研之路。

冯小明团队在做实验

立志做陈景润一样的科学家

对于冯小明来说,1978年是对他影响深刻的一年。当年1月,徐迟一篇名为《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文学发表在《人民文学》,文章讲述了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如何面对困难攀登数学高峰的事,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篇文章也在15岁的冯小明心中埋下了一个志向:“要做陈景润一样的科学家”。

也在这一年的春天,全国科学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邓小平在大会开幕式上明确指出“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并重申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这一观点。 而冯小明至今还对郭沫若在闭幕式上题为《科学的春天》的书面发言记忆犹新。他随口背了起来:“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那个大江大河奔涌的时代,也让正在读初中的冯小明激情澎湃,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那真是个激情的时代,我们也有一种狂热,也引导着我们将来要像陈景润一样,从事科学、热爱科学。”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冯小明的眼中依然充满着光彩,是那个时代烙印在这一代科学家身上的激情。

上世纪80年代的高考,名副其实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录取率不到3%,正是在老一辈科学家精神的激励下,1981年冯小明如愿考上了兰州大学。

敢闯敢放弃也敢重新开始

从冯小明老家广安武胜到兰州,要坐汽车到南充,再从南充坐车到成都,再从成都坐火车经宝成线到兰州。也在这一年,长江上游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连续6天暴雨,洪水波及四川14个市(州)119个县(市、区),成都到兰州的宝成线中断。成都到兰州必须多次中转。

第一次离开家乡的冯小明把所有行李打包背上后,独自踏上了求学路,“现在的孩子可能不能想象我们当时坐火车的情景了,当时坐绿皮火车只要能挤上去就行,在洛阳转车的时候我们甚至把车窗玻璃都挤碎了。”冯小明至今还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我们从成都、到安康、到洛阳,再转火到西安,火车都转了三次,然后坐汽车到兰州……”经过一番波折,用了整整一周时间,终于到了兰州,“这一路下来,我瘦了十来斤呢!但是我并没有觉得辛苦,内心反而是很激动的!”冯小明说。

到了大学,冯小明便开始埋头苦读,他每天重复着教室、自习室、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只要没有课,他都早早地去上自习,风雨无阻。他的目标就是要考上研究生,那时候全国的研究生录取人数只有几万人。寒来暑往,经过四年的寒窗苦读,冯小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兰州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一边学习一边跟着老师做研究。在老师眼中,他始终是最勤奋、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198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冯小明被分配到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从事有机化学教学与科学研究。那时候,科研工作并不是高校的主要任务,冯小明却一头扎进科研里,先后在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了数篇研究论文。1991年,冯小明26岁,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也成为了全国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可是他依然觉得自己学历太低,学识太少。于是他一狠心离开西南师范大学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在这里,知识进一步得到拓展,也让冯小明看到国内基础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于是他又去到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也正是这一段不断求学的经历,才为我后来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冯小明说。

扎根基础研究20年

1999年10月,冯小明从美国返回祖国,回到了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2000年他回到四川,来到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在这个具有百年文化传承的地方潜心研究基础科学。在冯小明看来,基础研究才是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根,他说“只有坚持源头创新,坚定开展原创性研究,才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威廉·诺尔斯与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此时,国内“手性化学”的研究也进入活跃期。冯小明所从事的便是与之相关的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研究,涉及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不对称合成反应研究以及应用这些手性催化剂合成手性药物分子等。新型高效高选择性催化剂,这在当时完全是新的探索,研究难度可想而知。可是冯小明认为,原创性研究就是要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于是,在“手性催化”这一基础领域,冯小明一做便是20年。“做基础研究,其实起初根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这是个全新的领域,不知道结果,不知道过程,甚至不知道该怎样着手。”冯小明说。

手性,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物体不能与其镜相重合的属性”,比如我们的双手,左右手互成镜像又不能重合,因此这种特性被称为“手性”。“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之一,我们身体里基础物质:核苷酸、氨基酸和单糖以及由它们构成的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都是手性的。许多物理、化学、生物功能的产生都起源于分子手性的精确识别和严格匹配,如手性药物的手性对应生物应答关系等。因此,手性材料与医药、农药、信息材料和环境也都有密切的关系。”冯小明解释道。

从19世纪开始,欧洲便开始了手性药物的研发,到上世纪60年代,西方爆发了“反应停事件”,大量孕妇因为使用药物沙利度胺(俗称“反应停”,用于治疗孕妇妊娠反应的药物)而最终导致全世界诞生约1.2万名畸形儿,俗称“海豹婴儿”。后来的研究发现,沙利度胺实际上是由两种非常相似的化学物组成,相似得就像我们的左右手一样,难以区别。其右手化合物(R-构型)具有抑制妊娠反应活性,而左手化合物(S-构型)有致畸性。1992年,美国FDA发布了手性药物指导原则:所有手性化合物必须做到纯度达99.9%的单一对映异构体分子才能上市,并且每一个构型都要明确其药性。随后,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国随后也规定了类似的法规。

目前,全球手性类药物销售额接近全球药品市场的一半。很明显,研究手性化合物对于科学研究以及人类生命健康有着重要意义。而不对称催化合成是获得手性化合物最有效和重要的合成途径之一,而手性催化剂则是不对称催化的关键,因此研究手性催化剂及其催化不对称反应便是冯小明的研究课题。

永攀科学高峰

“设计合成催化剂是现代化学化工中最核心最关键的技术之一,手性催化剂不但要促进化学分子的断键重组,同时它还要控制过程中分子的空间构型。”冯小明解释道。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配体或者催化剂的骨架具有刚性是‘优势手性催化剂’的重要条件,许多配体或催化剂一般只适用于个别反应和部分底物,不具通用性。”冯小明说,这曾是国际化学界的共识。

从组建课题组开始,冯小明和团队每天就是做大量的实验。在实验室里,日复一日,他们合成了成百上千的化合物。冯小明说,做基础研究,其实起初并不知道未来会怎样。这是个全新的领域,不知道结果,不知道过程,甚至不知道该怎样着手。“那种探索人类未知的欲望,会让你心甘情愿地静下心来挖掘,并且甘之如饴。”成功了这就是全新的成果,失败了也无妨,那种探索的欲望始终会把你推着往前走。

2011年,冯小明课题组发展的手性双氮氧化合物被冠名为冯氏手性配体或冯氏手性催化剂,这是目前对反应类型和底物最具广谱性、价格最低的催化剂之一。这是一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优势手性配体”,突破了对配体刚性骨架的传统要求,获得了具有最佳“手性口袋效应”的手性催化剂,为手性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到目前,冯小明课题组发展的手性双氮氧配体能够与二十多种金属配位生成配合物催化剂。手性双氮氧既可做有机催化剂,也可做手性配体,可高效高选择性地催化六十多类反应,包括二十多类新反应。其中一类反应被Elsevier出版社的有机人名反应专著冠名为“Roskamp–Feng”反应。此后,冯小明课题组的成果就一发不可收拾。如今,其所发展的手性双氮氧配体及其配合物被国际公认,已是最为经济、绿色、适用范围最广的一种不对称手性催化剂。

随着研究的成功,各种荣誉也纷沓而至:未来科学大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可是冯小明很淡然,依然大部分时间“泡”在实验室。他说:“我只是发现了那个‘好的催化剂’但是还需要知道它为什么好,它的极限在哪,有没有边界……”

让优秀的人培养出更优秀的人

2013年,冯小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深知自己是科学家,更是教师,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要培养出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老师首先就要起到标杆作用。要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更优秀的学生会促使老师变得更优秀。”这是冯小明的育人理念。“学生都是看着老师成长的,老师什么样子,学生毕业后也是什么样子,就像孩子看着大人一样,有样学样。所以教师身上的严谨、求实的作风非常重要。”冯小明如是说。

在四川大学第一理科楼南三楼办公室走廊的墙上,张贴着一排字——“智慧,勤奋,诚信,自信,抓住机遇,走向成功;坚定信念,敢于创新,实事求是,强化责任。”这是自课题组1996年组建以来,传承的文化和要求。“我们这一代科研工作者曾经都有一个目标,做像陈景润那样的人,正因为这个信念和初心,我们努力学习,希望报效国家,正是这理想信念支撑着我们一路走来;从事研究,要敢于走新路,敢于突破,这样才能创造一片天地;更重要还要实事求是,虚假的东西经不起时间检验,所以实事求非常重要。还要强化责任,每个人要有责任担当,有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有责任感,才能共同推动社会发展。”冯小明说道。

在这样的课题组文化中,多年来,冯小明课题组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刘小华教授,还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优秀青年科研基金获得者、洪堡学者等一批优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谈到未来,冯小明说:“我想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实现更多从零到一的突破,产生原创性的技术,用原创性研究引领创新人才培养,为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我们的努力和贡献。”希望人人都有一种创新的素质,一种创新的信念,一种创新的精神,让创新成为一种素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领跑。

热点推荐
HOT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用脚步丈量巴山蜀水 用挚爱记录中国西部生态变迁
西部调查中,马是印开蒲常常依靠的交通工具。(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印开蒲,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原研究员、生态学家。从17岁到80岁,从一名科研辅助人员干起,一生从事中国西部地区植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致力于中国西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成长为国际知名生态学家。3月21日,第11个“国际森林日”,省政府在成都召开国际森林日四川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座谈会。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为一位
张亚刚:俯下身 扎下根 潜心教 慢慢长
张亚刚(前排右二)和学生 2022年7月,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张亚刚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 Infomat 发表了题为“Direct Observation of the Mpemba Effect with Water–Probe the Mysterious Heat Transfer”的研究论文,这一重大发现破解了困扰物理化学科普界50多年的难题,终结了关于Mpe
让科技创新的“千里马”竞相奔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科技是绵阳的立市之基,创新是绵阳的核心价值。为进一步激励全市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学习最美,争当最美,去年,绵阳市科协联合市委宣传部、市人才办等部门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的评选活动,经过广泛动员、组织
武俊杰:让雷达看得更清、辨得更明
人物名片:武俊杰,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新体制雷达成像与探测技术研究,担任中国电子学会数字信号处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电子学会理事、四川省电子学会信号处理专委会主任委员、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委委员,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完成人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3项,获
核动力专家赵仁恺:为中国核潜艇“画”一颗坚强有力的心脏
人物名片:赵仁恺(1923年—2010年),国际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科学与工程技术设计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46年国立中央大学机械系大学本科毕业,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参加了中国第一座重水实验堆的建设。1960年,他率领的技术团队首先提出了我国第一个潜艇核动力初步设计方案,1965年开始,他作为主要技术负
“大熊猫之父”胡锦矗
上世纪80年代,胡锦矗在研究大熊猫。(西华师范大学 供图) 人物名片:胡锦矗,1929年3月24日出生于四川开江县,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脊椎动物研究班,是世界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大熊猫生态生物学奠基人。1974年受命牵头组织全国第一次野外大熊猫调查,发明了研究野生大熊猫的“咬节法”,参与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大熊猫生态观察站。1983年,牵头组建了世界最大的大熊猫科研机构中国保护大熊
杯酒品匠心
用心品酒的徐姿静 人物名片:徐姿静,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国家级徐姿静品酒师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高级工程师、高级品酒师、高级酿酒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酒业科技领军人才,第十二届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四川工匠,四川十大青年岗位能手,德阳市首届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德阳市首届十佳“最美科技工作者”,德阳市首席技师
朱福兴: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人物名片:朱福兴,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钛化工所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攀西钒钛磁铁矿战略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熔盐冶金、钛金属冶金等技术研发,先后主持完成了8项公司重大课题,主研完成了2项国家973课题、3项省科技支撑课题和10余项公司重大课题。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级2项、三等奖3项。荣获第十五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第十三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
朱创业教授的“创业”之旅
人物名片:朱创业,成都理工大学教授、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镇规划研究所所长、四川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公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朱创业和学生在贡嘎雪山 成都、眉山、德阳、雅安、遂宁、达州、广元、阿坝、甘孜、凉山、攀枝花……朱创业和他的团队走遍了四川每一个市(州);峨眉山、贡嘎山、夹金山、龙门山、罗浮山、格萨拉、彝海、伍须海、猎塔湖、马湖、九曲黄河第
鲁力:十年深潜,创造物联网边端系统新架构
人物名片:鲁力,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联网边端系统、无线系统安全。作为主要成员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20余项国内专利授权和1项美国专利授权。2022年11月中旬,从珠海航展归来,鲁力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四号科研楼5楼的办公室里,复盘见闻,筹划新研究。这一趟珠海之旅,他为自己的物联网新系统找到了不少新的应用场景。在
张其圣:助“东坡泡菜”香飘海内外
作为“中国泡菜之乡”的眉山,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泡菜正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2021年全市泡菜销售收入达到217.8亿元,市场份额占全国三分之一、全省50%以上,形成了“中国泡菜看四川、四川泡菜看眉山”的发展格局。一碟碟泡菜走出了四川,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眉山泡菜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以“泡菜”为主研方向的科技工作者们。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其圣便是其中一位。作为四川大学发酵
无惧风沙 勇趟科研荒漠
人物名片:梁海波,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石油总公司-西南石油大学钻井安全防控技术研究联合体负责人,长期从事油气井智能感知与安全防控、人工智能系统、智能测控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近年来,以第一负责人身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油气重大专项、省部级纵向项目10余项,主持各类企业横向合作项目80余项,完成科研成果转化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月的新疆,寒风

阅读下一篇

他们把氢燃料电池装在列车上——氢能列车来了 已有100余项专利

人物名片:陈维荣,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获2021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月29日,在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二楼办公室内,院长陈维荣与几位同事正在探讨提升氢燃料电池列车速度的方案。几天前,陈维荣团队的项目“大功率氢能动力轨道机车关键技术与应用”拿到了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安为组长的评价小组对这一科技成果如是评价。“很兴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