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控制好湿度,赤松茸才会更多、更乖……”近日,在成都简阳市石钟镇火烧庙村林下赤松茸种植基地,一场“四川科技兴村在线”简阳市科技特派员专家技术培训会举行。成都市农林科学院都市现代农业与信息研究所菌类资源研究室主任曾先富蹲在菌垄间,向村民倾情相授赤松茸种植管理要诀。
专家现场培训赤松茸种植技术 (简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曾先富是简阳市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成都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法人、四川省食用菌协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食用菌栽培与新品种选育、食用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代农业规划等方面工作,他的授课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培训中,曾先富向村民们传授了赤松茸种植管理的要诀,他强调了控制湿度的重要性,并告诉村民们如何通过管理湿度来让赤松茸更加健康、产量更高。他的讲解深入浅出,结合实际例子,让村民们更容易理解。
“感谢曾老师的指导和授课,这样的培训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种植赤松茸,增加收入,让生活更有盼头。”村民曾全孝说。
这只是简阳市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一个分镜头。为进一步推进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简阳市认真落实省、市、县三级科特派员联动工作机制,依托“四川省科技兴村在线平台”,搭建简阳市“科技兴村在线平台”运管中心,赋能农业现代化。
面对“7+3”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振兴需求,简阳市经科信局通过成都市科技局牵线搭桥,四川农林科学院、四川畜牧科学院、成都农林科学院等5所高校科研院所派出12名特派员到简阳市,在简州市大耳羊培育、简阳市晚白桃、水稻、菌类、粮油等产业发展方面,充分利用各自优势智力资源,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繁荣,以科技人才赋能乡村振兴。
针对乡土人才科技水平不高、种养技术实操不规范等问题,科技特派员发挥了“传、帮、带”作用。其间,通过组织召开产业发展专题研讨座谈会、专题培训会、现场指导等方式,提升本地专家能力水平。同时,以12名科技特派员为主体,建立12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以点带面”在全市22个镇街建立88个“四川科技兴村在线”村级服务驿站,组建122的本地专家人才团队,深入乡镇开展产业技术指导服务,帮助农民解决产业发展难题。
创新引领发展,产业决胜未来。如今,简阳市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锚定乡村产业振兴、农业现代化这一目标,聚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沱东“天府粮仓”,聚力擦亮简阳农产品品牌,让简阳市这片青丘原野处处有“丰”景,已成为“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促进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预计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