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山村”到“小康村”
——高庙镇振兴记
初冬时节,眉山市洪雅县高庙镇黄灿灿的玉米刚刚收获,绿油油的蔬菜已铺满田间……与其他乡镇不同,高庙镇是一个建在高山上的山地古镇,这里有国家级传统村落“花源村”、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高庙古镇”、市级传统村落“黑山村”,同时大峨眉国际旅游西环线、瓦屋山快速通道穿镇而过,以“林、竹、茶、药”为支撑的四大产业集聚,依山而兴,富山之民。近年来,高庙镇创新推进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得利”的共享共富模式,打响“黑
李悦琴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 6天前 992点击
看成都乡村振兴中的“新”力量
“植物工厂”里的蔬菜,没有土壤阳光也能生长;曾经的“空心村”变身“共享农庄”,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90后”新农人,带动一批年轻人回乡种田……成都积极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处处有“新”意。近段时间,笔者陆续走进成都市新津区、崇州市,探寻成都乡村振兴中的“新”力量。新技术:“植物工厂”效率提升100倍彩色水稻绘就大地景观,村民们正在田间地头忙碌着,位于成都市新津区的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
陈昊 肖雨杨 | 13天前 1389点击
从蜀道出发 看四川乡村文化振兴新路
自古以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今天的蜀道已不再是千百年前的蜀道。四通八达,四川形成了新时代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延伸来看,蜀道不仅是一条交通之路,更是一条反映社会繁荣发展、人民幸福生活、国家富强民主、民族奔向复兴的崭新世道。从蜀道出发,一条乡村文化振兴的新路也徐徐展开。蜀道郁青苍乡村文化添“青”色“衔空三百里,一色郁青苍”,作为古蜀道的重要路段之一,位于广元市剑阁县汉阳镇的翠云廊绵延300余里的
丛雨萌 边钰 | 27天前 2290点击
守好农业基底 建树产业标杆
射洪市倾力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强市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遂宁射洪市广袤田野一片“丰”景:20万亩优质粮油产业带,稻浪滚滚,阡陌流金;瞿河酒粮基地,高粱垂红穗,村民喜丰收;正大养殖基地,一群群白羽肉鸡体态肥硕,竞相啄食;柑橘产业园,橘绿橙黄,硕果累累……色彩斑斓的“田园丰景”背后,是奋进中的现代农业强市迈出的铿锵步伐。前不久,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公布,射洪市榜上有名。作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射洪市做
贾明高 | 10-27 08:53 2790点击
三大试点 寻找脱贫地区发展“快速通道”
近日,省乡村振兴局、财政厅印发《关于开展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助推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工作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绵阳市平武县等15个脱贫县(市、区)开展特色优势产业全链条发展试点,在泸州市古蔺县等15个脱贫县(市、区)开展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试点,在凉山州金阳县天地坝镇东山社区等18个安置区开展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示范区创建试点。为何要在脱贫地区进行试点?又将怎么试?近日,笔者进行了探
10-20 09:04 3246点击
假期看新变 四川脱贫村“蝶变”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昨天接待了20多位游客,今天又有30多位游客入住。”9月30日一大早,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茗新村“彝步千年·文旅新寨”就是一片忙碌的景象,茗新村党支部书记张俊林喜气洋洋。今年9月,茗新村有了一个新身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据了解,日前四川入选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12个村里,其中5个是脱贫村。脱贫村如何“蝶变”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笔者进行了一番打
燕巧 | 10-13 09:20 3526点击
奏响科技助农兴农强农“主旋律”
眉山市绘就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望无垠的金色稻田。农业兴则根底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是眉山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现实要求,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更是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的关键一环。金秋九月,又“稻”一年丰收时。作为我省粮食主产区之一,眉山立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牢记“国之大者”,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农业科技为支撑,守牢粮食安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 09-22 14:05 4704点击
前锋区:浓墨重彩绘“丰”景 现代农业谱“兴”篇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近年来,广安市前锋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决策部署,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科学谋划、推进“三农”工作,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因势利导,在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强化农业科技引领、创新机制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着力,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走出了一条以农业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的奋进之路。特优产业赋能农业现代化“加速跑”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前锋区广前大道的四川广安
姜曦悦 四川科技报记者 周宇 | 09-15 09:32 4929点击
不再只有“雪梨”金川产业路越走越宽
——探访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
金秋时节,梨飘香。大金川河两岸,阿坝州金川县大大小小的梨园里,一个个饱满圆润的雪梨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装箱。四川有50个国省重点帮扶县,“构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村)支持体系”是今年全省乡村振兴系统的重点工作之一。近日,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印发相关指导意见。金川县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022年脱贫户家庭人均纯收入1.2万余元,增速达15.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燕巧 | 09-08 09:13 5131点击
椒江携手色达 共叙“山海情” 同走“共富路”
椒江援助色达建成的标准化家庭牧场。椒江支教老师与色达中学学生一同参加国旗下的宣誓活动。椒江利用5G技术帮助色达解决群众就医不便的难题。2021年,浙江四川两省调整新一轮结对关系,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与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结对帮扶,至此,椒江区与色达县的对口支援之旅开启。两年来,两地多举措推进帮扶工作,成效初显。软硬结合助力色达教育提质惠民在色达,教育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撑与保障。位于色达县色柯镇的色达椒
李奔 尚吉 | 09-01 09:09 5300点击
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守牢建好天府良田 四川明确“施工图”
当前,我省水稻陆续进入收获季,大春丰收在望。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守牢建好天府良田是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首要任务。8月22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新闻发布会,围绕四川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成效、下一步打算,以及《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详细解读。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476万亩,面积居全国第五位,原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
阚莹莹 燕巧 王若晔 | 08-24 09:15 5000点击
姓农 爱农 为农 青德供销社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
季青德镇风貌 8月的甘孜州乡城县青德镇,蓝天白云,大地铺金,白色藏居点缀其间,俨然一幅乡村丰收美景画。在丰收的节里,青德供销社也激荡起蓄势已久的活力,奏响了乡村振兴“交响曲”。自成立以来,青德供销社立足“姓农、爱农、为农”的原则,不断夯实为农服务基础,提升服务三农质效,创新为农服务模式,提升综合为农服务能力,切实发挥出供销社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
何才华 沙世萍 | 08-18 09:02 5404点击
浙江“千万工程”,四川可以学什么?
日前,中央财办等部门印发《关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对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作出专门部署。四川是浙江的协作省份,借力浙川东西部协作,浙江“千万工程”在四川已有一些探索。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以来,浙川两省在68个结对帮扶县持续推进产业发展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旅游统筹发展,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建设了125个乡村振兴示范点。浙江“千万工程”,四川可以进一步学什么?他们说&
燕巧 | 08-11 09:13 5424点击
科技执笔 创新为要 农业赋能
眉山书写“天府粮仓”示范区新篇章
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天府粮仓”示范区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眉山考察,作出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重要指示。作为四川省粮食主产区,眉山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国之大者”的站位抓好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工作,深入实施“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战略,千方百计保地稳粮,努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示范区,为全国粮食生产贡献更多力量。把保地稳粮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中、落到实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 07-14 14:41 7370点击
乡村振兴的“新丝路”——杨家镇一根蚕丝挑大梁
近日清晨,漫步在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万和村,连行成片的桑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跟随养蚕人谭运斌来到他在万和村承建的蚕棚里,层层叠叠的蚕床上满是胖嘟嘟、白花花的蚕宝宝,正在“沙沙沙”地咀嚼桑叶。谭运斌的蚕茧被收购,经过公司加工后,将漂洋过海,进入欧洲市场,成为众多奢侈品牌的指定原材料。高品质蚕茧也为谭运斌和周边数千户蚕农带来了回报。今年3月,杨家镇因其蚕桑产业发展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古老的蚕
杨海燕 田明霞 徐玮 | 07-14 09:07 7281点击
热点推荐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