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 科 技 工 作 者 服 务 为 创 新 驱 动 发 展 服 务 为 提 高 全 民 科 学 素 质 服 务 为 党 和 政 府 科 学 决 策 服 务
2023年01月30日 星期一
焦点新闻
科技前沿
科普生活
天府人才
在川院士
科技工作者
乡土人才
微人物
地方报道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眉山
巴中
雅安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回头看”
乡村振兴资讯
新风新貌
一线故事
农业技术
创新创业
科教兴川
教育在线
高校之窗
基层学校
科技小记者
畅游科技(场)馆
走近科学家
优秀作品展
科技夏(冬)令营
首页
天府人才
科技工作者
天府人才
在川院士
科技工作者
乡土人才
微人物
马界:悬壶轻己利,慈悲济世人
人物名片:马界,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专家服务团专家,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拔尖中青年中医师、四川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主持并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11项,获得专利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2部。克己为民 勤勉奉公马界致力于中医临床、
刘崴蓉
|
19天前
2109点击
张其圣:助“东坡泡菜”香飘海内外
作为“中国泡菜之乡”的眉山,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泡菜正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2021年全市泡菜销售收入达到217.8亿元,市场份额占全国三分之一、全省50%以上,形成了“中国泡菜看四川、四川泡菜看眉山”的发展格局。一碟碟泡菜走出了四川,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眉山泡菜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以“泡菜”为主研方向的科技工作者们。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其圣便是其中一位。作为四川大学发酵
王琴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
2022/12/22 12:57
7681点击
“竹荪婆婆”黄文培:“培”梦青山,耕耘乡村振兴路
黄文培(右)给农户介绍新成果人物名片:黄文培,宜宾市长宁县国有林场原科技股股长、林业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连续两届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聘请为省科技顾问团成员。从事人工栽培竹荪的科研工作70余载,先后荣获中国老科协突出贡献奖、首届老科协奖以及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四川省道德模范、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宜宾市十大杰出女性等荣誉和称号,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竹荪婆婆”。2022年7月,黄
宋成均 何贵香 四川科技报记者 廖梅
|
2022/12/21 21:31
4662点击
农技路上的追梦人
——记2022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蒋凌萍
蒋凌萍讲解果树管理技术 人物名片:蒋凌萍,石棉县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站长、农艺师。长期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先后获评全省稻飞虱防治先进个人、全省绿色防控先进个人、全省“五个一”优秀驻村农技员、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雅安市“创先争优巾帼建功标兵”、石棉县“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被石棉县委、县政府记“三等功”两次。她主研的项目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市级三等奖2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
2022/12/21 09:18
8178点击
赵联军:在绿水青山间书写“自然”人生
人物名片:赵联军,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高级工程师。凭借28年如一日的努力,他带领单位全体科技工作者推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全国知名的基于科学来开展保护工作成效最显著的保护区之一,该局连续三次荣获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集体称号,赵联军荣获全国自然保护区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自然保护区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平武县拨尖人才等称号。赵联军在野外巡护
董沙沙
|
2022/12/21 08:46
17086点击
“科技之花”盛放眉州 “创新之刃”沃野千里
创新引领发展,科技工作者勇挑大梁,科协工作者乐搭桥梁。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眉山市科协特别推出了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张志发、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大数据专业教师陈天伟、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资深技能专家甘俊林三位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事迹,展现他们长期奋战在一线,积极投身建设幸福美好眉山的实践。以此号召眉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
2022/12/19 14:28
18012点击
赵汝进:让更多中国奇迹在星河中闪耀
人物名片:赵汝进,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空天光电技术事业部第一党支部书记,获评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中科院“西部之光”西部青年学者。他长期奋斗在科研一线,先后承担了“北斗三号”工程、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等多项重大航天任务中的关键技术攻关及产品研制工作。带领团队自主研制了国产化星敏感器,成功应用于“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攻克了月面成像彩色定标关键技术,成功应用
四川科技报记者 陈兰
|
2022/12/16 10:06
13416点击
祁和晖:匠心为师,潜心育才
两排直通天花板的书柜“相对而立”,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祁和晖家中四处散落着成堆的书籍,浓厚的文学气息蓬勃涌动。“教学,是我自己所好,所以从来不觉得苦,能和学生在一起,我乐在其中,自始至终我都是一名老师。”从教45年,祁和晖一直以自己是一名老师为傲。以生为本 诚以治学在祁和晖心中,有一杆名为“师心”的秤,敦促着她一步一个脚印,无愧于心地走过三尺讲台。祁和晖讲授《中国文学史》,她善于从古
许晓彤 赵淑钰 黄行云 夏容与
|
2022/12/15 16:29
10512点击
尽力尽为 有滋有味
——记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张佳敏
人物名片:张佳敏,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参与国家星火科技项目1项,参与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科研项目8项。主研参与的项目通过四川省科技厅成果鉴定10项,《微生物发酵提升传统腌腊肉制品品质和安全性研究与集成应用》等4项研究成果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张佳敏出生在世界美食之都——成都,自小便对美食兴趣浓厚。她记得中学时期,偶尔还会在家背着家长混搭各种食
李科
|
2022/12/15 16:25
9572点击
李玲娜:新时代教学路上的创新人
李玲娜(左)指导青年教师 智慧教学是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无线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以智能设备和互联网等为依托,构建的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的现代教育体系,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西南石油大学教授李玲娜是该校第一批探索智慧教学的人。2020年2月,李玲娜被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授予“智慧教学之星”称号;11月,她的“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
刘仲铭
|
2022/12/14 16:26
10533点击
李毅:思政铸魂,创新“四维四化”工作法
李毅(中)与学生交流 人物名片:李毅,电子科技大学辅导员,先后获第十三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全国二等奖、四川省一等奖,四川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荣誉。他是一位“80后”高校辅导员,12年里带过7个本科年级、2400余名学生。他牵头建设辅导员工作室,主讲思政课程10余门,主持省级课题1项,主持主研校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5篇,参编思政专著1部。他就是李毅,电子科技大学辅导员
包翔 姜盼秋
|
2022/12/12 16:30
10551点击
他们是成都“最美科技工作者”
自主创新“焊接”辉煌之路 ,打破垄断不忘匠人初心戴虹 成都瑞威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技术总监戴虹先后主持国家、铁道部等高原、高速、重载无缝线路焊接领域多项重大项目。做出了我国自主创新、具有完全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世界上第一台“数控式气压焊轨作业车”。在青藏铁路“千里铁路一根轨”无缝线路提速工程中首创提出精确控制锁定轨温、焊接、焊后热处理一机化施工的成套工艺工法及装备。区块链技术坚守战略
2022/12/12 09:54
18595点击
李为乐:跋山涉水,守一方安宁
李为乐参加第十五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表彰大会或许我们常常思考,人生的每一次岔路,是坎坷还是机遇?或许我们也会疑惑,是继续坚持,还是及时止损、重新开始?或许我们正被繁杂琐事所困,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出发。面对这些疑问,一位青年科学家用经历告诉我们:心无旁骛做好每一件事,机会将随之而来,谁都不会一直是那么差的运气。他就是第十五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成都理工大学教授李为乐。李为乐和学生在野外调查合影李为乐
四川科技报记者 罗潇郁
|
2021/07/07 07:03
15786点击
廖宸:不负青春的RF排头兵
5月29日晚,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精确入轨。此次发射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计划又向前迈出了坚实一步。人们都说航天发射是万人一杆枪的事业,在万千牧箭逐星的航天人中,有这样一个年轻而又老练的身影,穿梭在南海之滨的发射场,书写着95后别样的青春,他就是来自四川达州的廖宸。廖宸正在检查系统设备状态1996年出生的廖宸,从小就对浩瀚星空有着浓厚的兴趣,业
王崎 彭玉杰 郑怀周
|
2021/05/29 22:17
13391点击
陈小林:情系设计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
人物名片: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平面设计家协会会长在学生眼中,陈小林老师是“老顽童”,虽然在年龄上已经是学生们的“爷爷辈”了,但学生们更愿意称呼他“小林哥”,而对于这样的称呼他也欣然接受。他常对学生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的学生们能超越我。我做了很多设计、拿过许多奖项和荣誉,但这都仅仅局限在我个人。如果我的学生们在社会上释
刘姝雯
|
2021/03/03 09:07
8921点击
热点推荐
HOT
张其圣:助“东坡泡菜”香飘海内外
作为“中国泡菜之乡”的眉山,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泡菜正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2021年全市泡菜销售收入达到217.8亿元,市场份额占全国三分之一、全省50%以上,形成了“中国泡菜看四川、四川泡菜看眉山”的发展格局。一碟碟泡菜走出了四川,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眉山泡菜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以“泡菜”为主研方向的科技工作者们。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其圣便是其中一位。作为四川大学发酵
农技路上的追梦人
蒋凌萍讲解果树管理技术 人物名片:蒋凌萍,石棉县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站长、农艺师。长期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先后获评全省稻飞虱防治先进个人、全省绿色防控先进个人、全省“五个一”优秀驻村农技员、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雅安市“创先争优巾帼建功标兵”、石棉县“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被石棉县委、县政府记“三等功”两次。她主研的项目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市级三等奖2
赵联军:在绿水青山间书写“自然”人生
人物名片:赵联军,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高级工程师。凭借28年如一日的努力,他带领单位全体科技工作者推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全国知名的基于科学来开展保护工作成效最显著的保护区之一,该局连续三次荣获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集体称号,赵联军荣获全国自然保护区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自然保护区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平武县拨尖人才等称号。赵联军在野外巡护
赵汝进:让更多中国奇迹在星河中闪耀
人物名片:赵汝进,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空天光电技术事业部第一党支部书记,获评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中科院“西部之光”西部青年学者。他长期奋斗在科研一线,先后承担了“北斗三号”工程、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等多项重大航天任务中的关键技术攻关及产品研制工作。带领团队自主研制了国产化星敏感器,成功应用于“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攻克了月面成像彩色定标关键技术,成功应用
尽力尽为 有滋有味
人物名片:张佳敏,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参与国家星火科技项目1项,参与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科研项目8项。主研参与的项目通过四川省科技厅成果鉴定10项,《微生物发酵提升传统腌腊肉制品品质和安全性研究与集成应用》等4项研究成果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张佳敏出生在世界美食之都——成都,自小便对美食兴趣浓厚。她记得中学时期,偶尔还会在家背着家长混搭各种食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头条号
人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