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 科 技 工 作 者 服 务 为 创 新 驱 动 发 展 服 务 为 提 高 全 民 科 学 素 质 服 务 为 党 和 政 府 科 学 决 策 服 务
2022年05月25日 星期三
焦点新闻
科技前沿
科普生活
天府人才
在川院士
科技工作者
乡土人才
微人物
地方报道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眉山
巴中
雅安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回头看”
乡村振兴资讯
新风新貌
一线故事
农业技术
创新创业
科教兴川
教育在线
高校之窗
基层学校
科技小记者
畅游科技(场)馆
走近科学家
优秀作品展
科技夏(冬)令营
首页
天府人才
科技工作者
天府人才
在川院士
科技工作者
乡土人才
微人物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特别策划——川渝再联动,活动亮点多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年,也是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发挥科协组织桥梁纽带作用,体现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设立的初心,大力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和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团结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厚植家国情怀、勇于创新争先,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
李华
|
8小时前
820点击
无惧风沙 勇趟科研荒漠
——记2021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梁海波
人物名片:梁海波,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石油总公司-西南石油大学钻井安全防控技术研究联合体负责人,长期从事油气井智能感知与安全防控、人工智能系统、智能测控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近年来,以第一负责人身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油气重大专项、省部级纵向项目10余项,主持各类企业横向合作项目80余项,完成科研成果转化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月的新疆,寒风
四川科技报记者 曾青瑶
|
14天前
1963点击
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其圣获2021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4月24日,2021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在四川科技馆举行。现场,由眉山市科协、东坡区科协推荐的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其圣获2021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21年5月,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联合开展2021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深入挖掘一批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典型,引导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
29天前
1448点击
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四川
——专访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获得者田玲
人物名片:田玲,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大数据、人工智能理论及应用研究。国家级领军人才。担任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12年来服务于全国及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负责教育部“计算机科学拔尖计划2.0”电子科技大学基地,及全国首个跨校“新工科+新商科”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专业的方案规划与制定。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先后荣获四川
四川科技报记者 马静璠
|
04-20 08:50
1882点击
李为乐:跋山涉水,守一方安宁
李为乐参加第十五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表彰大会或许我们常常思考,人生的每一次岔路,是坎坷还是机遇?或许我们也会疑惑,是继续坚持,还是及时止损、重新开始?或许我们正被繁杂琐事所困,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出发。面对这些疑问,一位青年科学家用经历告诉我们:心无旁骛做好每一件事,机会将随之而来,谁都不会一直是那么差的运气。他就是第十五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成都理工大学教授李为乐。李为乐和学生在野外调查合影李为乐
四川科技报记者 罗潇郁
|
2021/07/07 07:03
2121点击
廖宸:不负青春的RF排头兵
5月29日晚,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精确入轨。此次发射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计划又向前迈出了坚实一步。人们都说航天发射是万人一杆枪的事业,在万千牧箭逐星的航天人中,有这样一个年轻而又老练的身影,穿梭在南海之滨的发射场,书写着95后别样的青春,他就是来自四川达州的廖宸。廖宸正在检查系统设备状态1996年出生的廖宸,从小就对浩瀚星空有着浓厚的兴趣,业
王崎 彭玉杰 郑怀周
|
2021/05/29 22:17
2850点击
陈小林:情系设计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
人物名片: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平面设计家协会会长在学生眼中,陈小林老师是“老顽童”,虽然在年龄上已经是学生们的“爷爷辈”了,但学生们更愿意称呼他“小林哥”,而对于这样的称呼他也欣然接受。他常对学生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的学生们能超越我。我做了很多设计、拿过许多奖项和荣誉,但这都仅仅局限在我个人。如果我的学生们在社会上释
刘姝雯
|
2021/03/03 09:07
2538点击
彭成:探究“宝藏”无止境
人物名片:彭成,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国家“双一流”学科中药学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道地药材多维评价专业委员会会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20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先后获国际发明专利、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0余项;开拓了“系统中药学”学术思想,主持编写出版了《系统中药学》创新教材,成为中药学科建设的灵魂。彭成扎根于中医药教学、科研、管理和临床工作逾三
四川科技报记者 刘芩屹
|
2020/12/09 08:48
2824点击
刘弘涛:择一事终一生
责任、担当、使命……在西南交通大学,有这样一位专家,始终深耕世界文化遗产,守护着自己关注过的每一处遗产建筑。他就是该校建筑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2020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刘弘涛。责任 “活化石”的守护者踏上这条文化遗产保护之路,对于刘弘涛而言既是偶然又是必然。“考大学时没多想,因为学过美术,觉得有一点学建筑基础,所以本科和硕士学了城市规划设计
四川科技报记者 罗潇郁
|
2020/12/02 08:55
12947点击
古之“六卿”、设计院之“贺卿”
古籍中,“卿”有表彰真善、明辨事理之意,也有著名的“六卿”之说。在中铁科研院设计院,就有这样一个响亮的名字,他就是毕业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的硕士研究生,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成都项目部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田贺卿。
蒲苏东
|
2020/04/17 15:42
2413点击
潘殊闲:做巴蜀文化的守护者
人物名片:潘殊闲,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华大学图书馆馆长,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项目、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重点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曾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优秀科研成果奖”等荣誉。
2018/10/17 13:58
1565点击
用科技成果推动国家创新发展
杨存建,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遥感与GIS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四川分部地表遥感应用研究所负责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018年“四川省优秀教师”获得者。
何凤鸣 孙楚涵
|
2018/10/11 09:23
1165点击
余敏明:让“成都网安”礼遇全国
9月17日,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成都开幕,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校长余敏明结合学校特色,畅谈成都市网络信息安全。
刘晓阳 刘芩屹 马静璠
|
2018/09/19 15:47
1152点击
柴俊武:以互联网思维指导教学改革
柴俊武,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营销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主研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5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国际会议论文20余篇。
史佳磊
|
2018/08/29 14:52
1143点击
刘弘涛:林盘,蜀人的精神原乡
人物名片: 刘弘涛,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四川省“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日本文部省博士奖学金获得者。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日本建筑学会会员、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世界遗产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主要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旅游规划、历史建筑修复等相关研究。
2018/08/15 11:05
1347点击
热点推荐
HOT
刘弘涛:择一事终一生
责任、担当、使命……在西南交通大学,有这样一位专家,始终深耕世界文化遗产,守护着自己关注过的每一处遗产建筑。他就是该校建筑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2020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刘弘涛。责任 “活化石”的守护者踏上这条文化遗产保护之路,对于刘弘涛而言既是偶然又是必然。“考大学时没多想,因为学过美术,觉得有一点学建筑基础,所以本科和硕士学了城市规划设计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头条号
人民号
大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