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安全防线 共建平安家园

荷花绽放醉游人

职场人,守护血糖就是守护幸福感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糖尿病与幸福感”的活动主题,旨在倡导“提高认知,重在行动,关注职场糖尿病”。这一倡议不仅是对全民健康的呼吁,更是对职场人的深刻提醒:当写字楼的灯光常亮至深夜,外卖餐盒成为工位“标配”,久坐不动取代日常活动,糖尿病正以隐蔽之势侵蚀着职场人的健康根基。唯有主动读懂糖尿病的健康密码,将科学防护融入日常,才能为我们的职业生涯与幸福生活筑牢屏障。认知先到位:不可不知的糖尿
2天前 829点击
注意!冬季晨练并不是越早越好
随着冬季的到来,坚持晨练无疑是提升免疫力、抵御寒冷、保持健康状态的优良习惯。然而,冬季独特的气候与环境条件下,如果晨练方法不当,很可能诱发心血管意外、呼吸系统疾病甚至运动损伤。了解冬季晨练的科学原理,规避常见误区,不仅关乎锻炼效果,更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安全。本期将围绕冬季晨练中最常见的几个认知偏差,为您揭示安全、有效的冬季晨练之道。误区一:晨练越早,空气越好许多人认为,经过一夜的沉降,清晨的空气
4天前 858点击
秋冬季节心脏变脆弱,尽早防护很重要
近日,一位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分享:她的丈夫在心梗发作前两三天,身体就出现异常信号,最初是牙龈疼痛,紧接着左后背和肩膀也开始疼痛,最后又突发胸痛,紧急送医后被确诊为心梗,需马上手术治疗。为什么心脏一到冬天就变得很“脆弱”?身体会出现哪些症状?如何进行科学有效预防?收下这份“护心指南”,教你科学保护心脏。心脏为啥遇冷会变脆弱?秋冬季节尤其是冬季是心脏最难熬的季节,也是各类心脏疾病高发季节。随着气温越来越
9天前 896点击
不含“绒子”只含“丝”,不能称为羽绒服
天气转冷,羽绒服市场迎来销售旺季。各大电商平台上,羽绒服的价格低至几十元,高至上千元,内中的填充物却良莠不齐、暗藏陷阱。不少读者反映,网购羽绒服时遭遇以次充好、虚假宣传、退换索赔难等问题。“摸着不蓬松,穿着不暖和,还经常钻绒跑毛。”上海市长宁区的陈先生去年冬天在某电商平台花费206元购买了一件“90%鸭绒填充”的羽绒服,剪开后却发现里面全是以次充好的单根羽丝、绒丝。类似情况并非个例。黑龙江省哈尔滨
11天前 914点击
年轻人,卒中并非与你无关!专家提示这样科学防治
2025年10月29日是第20个“世界卒中日”,主题为“尽早识别,立刻就医”。作为被称为“人类健康头号杀手”的疾病,卒中的危害不容忽视,了解其相关知识、掌握防控方法,已成为守护健康的必要举措。什么是卒中?危害几何?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我们可将大脑比作身体的“总指挥部”,它通过复杂神经网络调控全身活动,而卒中正是大脑血管突然“出事”导致的。卒中主要分为两类: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
16天前 954点击
重阳节的养生智慧
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自古以来,重阳节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登高远眺、赏菊品香、饮酒赋诗、佩戴茱萸等一系列传统习俗。这些民俗活动,不仅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更凝聚着古人在健身养生方面的科学观念与智慧结晶。与此同时,重阳至,气候逐渐转凉,也进入了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高发期,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需注重养生保健,做到内养精气神、外防寒邪侵,方能健
18天前 966点击
今年流感季或提前,防护要趁早
中国疾控中心日前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目前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专家预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今年我国流感流行季可能提前到来,流行毒株也与去年不同。今年主要流行的毒株是哪种?感染后会出现哪些症状?如何有效预防流感?以下知识要牢记。今年流行毒株与去年不同以甲型H3N2为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今年日本从10月份就开始进入流感季,比往年要早了一个多月。此外,英国
23天前 1036点击
骨质疏松症早了解,别等骨折才重视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2025年世界骨质疏松日的中国主题是“健康体重,强骨健身”,呼吁大家保持骨骼健康、促进全身健康。周小姐没想到,她的40岁“生日礼物”竟是一台股骨颈骨折手术和一份骨质疏松症诊断报告。这让她一度难以接受:“我还没老呢,怎么轻轻一跌就骨质疏松性骨折了呢?”医生告诉她,长期追求低体重的不良生活方式损害了她的骨骼健康。周小姐的情况并非个例。《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林红 | 25天前 1060点击
这种户外杀手,一定要警惕
国庆期间近千人被困珠峰,有人失温!
据央视新闻消息,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期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珠峰东坡嘎玛沟突降暴雪,近千人被困高海拔营地。受暴雪影响,部分游客衣物被雨雪浸透,出现失温症状,因身体无力,无法自主行动,最终需依靠马队驮运撤离下山。这一事件再次向公众敲响警钟: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抵御能力十分有限,而失温作为户外场景中的“隐形杀手”,更需时刻保持警惕。那么,什么是失温?其危险程度如何?公众在户外活动中该如何防范与应对
10-17 08:44 1100点击
灾害来临,如何应对?
2025年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强调当前亟须从被动救灾转向主动投资,减少灾害风险,来应对不断攀升的灾害成本。在生活中,森林火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随时可能发生,及时自救互救才能更大程度减少财产损失。让我们一起学习防灾知识,提升自救互救技能吧!山洪灾害山洪前兆河水异常:溪流突然断流或水位暴涨,水流变浑浊,夹杂柴草、树木等杂物。声响异常:山
10-15 08:41 1114点击
科学过秋护健康 这些养生妙招学起来
9月23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秋分之后,凉燥当令,早晚温差显著增大,“一场秋雨一场寒”的特征更加明显。此时燥邪易伤肺津,使人出现口干咽燥、皮肤干痒、咳嗽少痰、大便干结等“秋燥”症状。此外,天气转凉,人体阳气渐收,抵抗力有所下降,易受外邪侵袭。那么,秋分时节该如何科学养生?一起来看看吧。养生“五宜”要知道宜早睡早起中医提倡顺应自然节气早睡早起,以适应秋天收敛的节气特点,早睡可以顺应阴精的收藏,
09-26 08:38 1256点击
睡前,别忘了刷牙!
2025年9月20日是第37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牙齿作为我们咀嚼食物、感受美味的重要“工具”,其健康状况不仅关乎口腔舒适度,更直接影响着营养吸收、心血管健康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关于口腔健康的疑问,学会科学护牙。清晨闹钟响了一遍又一遍,猛地惊醒后匆忙吃几口食物就冲向门口,刷牙这件事早被抛到脑后;深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倒在沙发上不想动弹,连拿起牙刷的力气都没
09-19 08:46 1321点击
破伤风潜伏期可达数年,致死率高 警惕小伤口的大风险
9月14日为“破伤风日”,虽已过去,但科学防治不容忽视。为此,我们聚焦破伤风的正确防治知识,为您厘清误区,守护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遭遇各种磕磕碰碰,小伤口司空见惯。然而,潜藏在伤口背后的危险——破伤风,却常常被人们忽视。什么是破伤风?什么样的伤口可能感染破伤风?如何正确处理,避免破伤风发生?一起来看看吧。破伤风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
韩荣 | 09-17 08:46 1348点击
装备详解 这次阅兵到底厉害在哪?
山河永念,英雄不朽,浩气长存!随着8万羽和平鸽和8万只彩色气球飞向天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歌唱祖国》的激昂乐曲中圆满结束。此次阅兵既是对历史的庄严致敬,也是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集中亮相。参与受阅的22个装备方队分为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和战略打击群,按照实战化联合编组隆隆驶来。受阅武器装备全部为国产现役
09-05 09:21 1571点击
小小鱼刺,引发重症 警惕这种“海洋杀手”
小小鱼刺,也会引发重症?前不久在福建省厦门市的一处沙滩上发生了一件令人揪心的事:孩子光脚在沙滩上玩耍时,不慎踩到一条死鱼,被鱼鳍扎破了脚。起初,父母对这个小伤口并不在意,仅做了简单的清理,没想到,次日孩子出现呕吐、高烧等反应。送医检查后确认,孩子感染的是创伤弧菌。虽已脱离生命危险,但后续仍需多次清创植皮。据厦门市第五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杨凯春介绍,每年都会接诊创伤弧菌感染患者,多为接触水中的鱼蟹
09-03 08:52 1542点击
热点推荐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