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 科 技 工 作 者 服 务 为 创 新 驱 动 发 展 服 务 为 提 高 全 民 科 学 素 质 服 务 为 党 和 政 府 科 学 决 策 服 务
2025年09月04日 星期四
焦点新闻
科技前沿
科普生活
天府人才
在川院士
科技工作者
乡土人才
微人物
地方报道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眉山
巴中
雅安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回头看”
乡村振兴资讯
新风新貌
一线故事
农业技术
创新创业
科教兴川
教育在线
高校之窗
基层学校
科技小记者
畅游科普共享基地
走近科学家
优秀作品展
科技夏(冬)令营
首页
科普生活
共筑安全防线 共建平安家园
荷花绽放醉游人
小小鱼刺,引发重症 警惕这种“海洋杀手”
小小鱼刺,也会引发重症?前不久在福建省厦门市的一处沙滩上发生了一件令人揪心的事:孩子光脚在沙滩上玩耍时,不慎踩到一条死鱼,被鱼鳍扎破了脚。起初,父母对这个小伤口并不在意,仅做了简单的清理,没想到,次日孩子出现呕吐、高烧等反应。送医检查后确认,孩子感染的是创伤弧菌。虽已脱离生命危险,但后续仍需多次清创植皮。据厦门市第五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杨凯春介绍,每年都会接诊创伤弧菌感染患者,多为接触水中的鱼蟹
19小时前
824点击
外出玩水,这些致命隐患须警惕
据媒体报道,此前,我国两名儿童外出玩水后,不幸感染“食脑虫”,并于近期相继离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如此致命的“食脑虫”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玩水会被感染?人们又该如何预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什么是“食脑虫”?“食脑虫”并不是肉眼可见的虫子。它是自然界土壤和水中存在的一类单细胞生物——阿米巴原虫。少数阿米巴原虫可引起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角膜、皮肤和全身播散性感染。致病性阿米巴原虫可
5天前
872点击
看中医,为何也要照B超、做CT
“望闻问切”融合现代医疗技术
开具检验单、B超或CT检查单……在中医治疗中,医师会使用现代医疗技术和医学检查手段,是为了更为细致准确地诊疗,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现代科学技术不能替代中医的整体辨证。在临床中,要把检查数据作为参考,以患者整体状态为中心,最终还是落到辨证施治上。在人们的传统认知里,中医大夫看诊通常是一根银针、一把草药。有些患者发现,如今到中医院就诊,医师有时会开具检验单、B超或CT等检查单,融合了现代医疗技术。
7天前
897点击
开学倒计时 孩子开学综合征正偷偷上线
暑期临近尾声,孩子即将返校,不少家长如释重负。此时,当发现孩子精神不振、身体不适,或是面对新学期用品时表现出倦怠与茫然,家长不应简单将其归为“逃避学习”,而需警惕开学综合征的潜在影响。心理学专家指出,近70%的孩子在开学前两周会出现开学综合征的相关表现,如焦虑、逃避、学习动力不足等。经过长达两个月的假期,他们已适应相对自由松散的作息模式,一旦需快速切换至规律、紧张的校园学习生活,其生理与心理状态易
12天前
1001点击
这些退热药儿童慎用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诊了一位11岁的男孩。他因发烧服用尼美舒利并肌肉注射柴胡退热剂后,全身90%的表皮剥脱、糜烂,被确诊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这一病例再次敲响了儿童用药安全的警钟。错误服药诱发免疫异常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副主任翟志芳介绍,TEN是一种罕见但凶险的重症药疹,死亡率高达14.8%~30%。据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尹昌林介绍,TEN的典型症状具有
14天前
1004点击
这几类人不宜长期使用吸管喝水
吸管,是很多人的“喝水搭子”,他们认为用吸管能喝更多的水。但从健康角度来说,并不建议大家长期使用吸管。◎吸管真的能让人“多喝水”吗?相较于使用水杯,使用吸管能让“喝水”这个动作更具有连续性,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喝完一大杯水,因而产生用吸管能够喝更多水的错觉。对于时常感觉口渴的人而言,相较于敞开式的大口喝水,使用吸管进行小口吞咽,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口干。这是因为口干是来自于味觉末端神经的感觉,人们
19天前
1045点击
暑期“医美热”,这份避坑指南请收好
当下,不少爱美的年轻人将目光投向了医美,希望以全新形象迎接未来的生活。其中,“微整形”受到欢迎,双眼皮手术也备受青睐。如何正确对待他们的医美需求?选择微整形或双眼皮手术,有哪些注意事项?专家进行了解答。暑假期间,不少医院的整形美容科迎来就诊高峰。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面颈整形科主任医师周栩表示,近年来,每到暑期,门诊里的年轻面孔就多了起来,其中不乏即将步入大学的“准大学生”。“除了高中毕业
王美华 朱彩霞
|
21天前
1103点击
三伏天养生,避开这四大误区
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且湿气重的时节,但同时也是调理身体的黄金期。三伏天有哪些养生误区?又该如何正确养生?一起来看看吧。三伏天养生需顺应自然规律,避开误区,科学调养,方能抓住“冬病夏治”的黄金时机,为健康打下基础。◎三伏天养生误区夏季高温高湿,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若养生方式不当反而伤身,以下四个养生常见误区需避开。误区一:只防暑不防寒夏季贪凉易埋下健康隐患。如,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会降低免疫力,空调直
王欣悦
|
26天前
1113点击
成功实现母乳喂养,关键在两点
2025年8月1~7日,是第34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主题为“支持母乳喂养,呵护健康未来”。母亲的乳汁含有易于宝宝吸收的营养,同时还能提供益生菌,帮助宝宝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为其构建最初的免疫防御屏障。母乳喂养也能让宝宝感受到关爱与信任,因此被称为“37℃恒温的爱”。母乳喂养对母亲和宝宝都有益处。当宝宝依偎在母亲怀中,小手接触到母亲的乳房时,这种亲密的互动会促进母亲体内缩宫素的分泌。缩宫素可帮助母亲排
刘红秀
|
28天前
1128点击
高温出汗多,别忘了给身体“补钾”
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隐形调节器”。夏季高温,人体大量出汗,汗液不仅带走水分,更会悄悄带走人体内的钾。医生提示,在夏天补水的同时,别忘了给身体“补钾”。钾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是维持酸碱平衡、参与能量代谢及保障神经肌肉正常功能。人体血清中钾浓度虽仅有3.5~5.5mmol/L,却是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关键物质。据研究,每1000毫升汗液中约含1.5~4.5克钾。长时间户外暴晒、高强度运动或闷热环境中工作的
08-01 08:31
1248点击
破除肝炎认知误区,专家为防治支招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我国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消除肝炎”。病毒性肝炎是众多肝炎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被广泛关注。但大家对这种疾病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误区一:接触病毒性肝炎患者就会被传染握手、拥抱、共处一室……不少人认为与病毒性肝炎患者日常接触就会被传染,事实果真如此吗?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最常见的肝炎类型之一,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包
于紫月
|
07-30 07:32
1175点击
小心!生活中容易忽视的“隐藏毒物”
近日,“家里吧唧太多女孩深夜中毒送医”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关注。事情起因是一网友因家中囤积大量“吧唧”(徽章),半夜突发不适被送医。为何“吧唧”存放家中会导致中毒?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容易被忽视的“隐藏毒物”?“吧唧”即徽章的英语“badge”的音译,是二次元文化圈对徽章的俗称,上面印有动漫、游戏、偶像等相关图案,通常由金属、塑料等材质制成。医生提醒,夏季高温环境下,徽章胶水、塑料包装等材料可能释放
07-25 08:28
1237点击
警惕“花蚊子”!科学防蚊保健康
近日,广东等地出现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关注,虽然目前四川尚未报告相关病例,但夏季高温潮湿的气候正是蚊虫活跃期。认识基孔肯雅热◎什么是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和登革热一样,都是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杨兴祥表示,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防蚊灭蚊是防控蚊媒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根本措施。◎感染了基孔肯雅热有什么症状?感染了
07-23 08:43
1279点击
盛夏到,谨防“空调病”
盛夏到,气温高湿度大,空调的使用频率随之增高。殊不知,空调如果使用不当,会得“空调病”。“空调病”,也称之为空调综合征,一般来说,凡是在吹空调以后出现的不适,统称为“空调病”。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部主任医师张洪春介绍,人们长期在空调冷风的环境下学习、工作、生活,人体免疫功能容易受到影响,抗病能力下降,加上长期密闭环境导致的空气质量下降等因素,易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腹痛、腹泻,或者发热咳嗽、关节酸
07-18 08:54
1355点击
夏季也可泡泡脚
夏季暑易在人体内聚集,会让人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等症状。而脚底穴位众多,此时适当泡脚,对身体益处颇多。科学地进行夏季泡脚,能让你在炎炎夏日里获得一份由内而外的舒适与健康。中医养生讲究顺应自然,大自然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在夏季,人体进入“养长”期,此时新陈代谢增快,肌肤腠理(毛孔)因炎热而开放,反而给致病邪气留下可乘之机。夏季适当泡脚,可有助于祛除暑湿病邪,增进食欲,还能更好地刺激
07-16 08:57
1454点击
热点推荐
HOT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头条号
人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