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 科 技 工 作 者 服 务 为 创 新 驱 动 发 展 服 务 为 提 高 全 民 科 学 素 质 服 务 为 党 和 政 府 科 学 决 策 服 务
2023年01月30日 星期一
焦点新闻
科技前沿
科普生活
天府人才
在川院士
科技工作者
乡土人才
微人物
地方报道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眉山
巴中
雅安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回头看”
乡村振兴资讯
新风新貌
一线故事
农业技术
创新创业
科教兴川
教育在线
高校之窗
基层学校
科技小记者
畅游科技(场)馆
走近科学家
优秀作品展
科技夏(冬)令营
首页
乡村振兴
创新创业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回头看”
乡村振兴资讯
新风新貌
一线故事
农业技术
创新创业
华蓥市:以工代赈拓宽群众就业增收路
11月6日,广安华蓥市山区虽然秋雨绵绵,但在华蓥市永兴镇大佛山村粮经复合种植基地,村民们仍奔忙在泥土松软的农田,抢栽“订单榨菜”,待收获后销售给重庆涪陵榨菜公司、双福蔬菜市场。“我们这个种植基地是以工代赈项目,目前已完成了农田平整、道路硬化和引排水沟的修建。”永兴镇副镇长刘鹏介绍,他们利用以工代赈项目,由村集体经济独资经营,兴建了川渝万亩粮经复合种植产业园,采取粮油复种、蔬菜轮种方式,确保土地全年
邱海鹰
|
2022/11/11 09:03
7500点击
武胜县:特色产业引路,乡村振兴不愁
猛山乡优质蚕桑园区 清平镇稻鱼综合种养基地 近年来,广安市武胜县深入贯彻中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围绕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信息化服务理念,高质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成功构建现代农业武胜大雅柑、优质蚕桑、生态水产三大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武胜大雅柑品牌。自2017年起,通过政策支持,引进业主600余
杨姣 四川科技报记者 周宇
|
2022/10/28 11:04
7742点击
八角仓村:老支书筑起乡村振兴“梦工厂”
范泽云(右二)了解车间加工情况 9月18日,走进位于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八角仓村,由广东中山市强健制衣有限公司搭建的“就业帮扶车间”内,缝纫机“嗒嗒”作响,“能工巧妇”们正熟练地制作着内衣等产品,有的在缝边、有的在压线、有的在包装,呈现出一派有序忙碌的景象。43岁的残疾脱贫户张春丽在车间里一边忙碌一边高兴地说:“我们这些脱贫户能在家门口就业,都得感谢我们的老支书范泽云。”在八角仓村这个“就业帮
周超文 丁春翔
|
2022/09/23 10:52
8799点击
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纳溪区打造“绿色茶园”惠民生
黄玉然机采大宗茶 “今年大宗茶的长势非常好,我和家人每天都来茶垄间机采大宗茶,能赚好几百块钱。”近日,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团结村村民黄玉然一边在茶园机采茶一边高兴地说:“今年大宗茶长势好、产量高、品质佳,全靠镇村干部多举措支持我高标准打造茶园,这也是今年茶叶能卖出好价钱的根本原因。”据了解,黄玉然今年已有72岁高龄,几年前他的儿子因病去世,孙儿孙女只能由他代为照顾。面对老年丧子的沉重打击,黄玉
王超明 任小冷 刘跃先
|
2022/08/12 10:09
12606点击
凤凰湖村借力产旅融合振翅高飞
凤凰湖村村干部谋划茶产业发展 忙碌一周的城市人到此吸氧减压,一批批研学实践的青少年到此体验生活……近年来,市民纷纷走进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凤凰湖村“梦里水乡”田园度假农场,感受诗情画意的乡村慢生活。凤凰湖村由原平桥、大坳、玉村、大坪、栗木、天堂六个村合并而成,面积拓展至42.19平方公里,人口达9026人。自“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凤凰湖村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建立完善“强班子、兴产业
王超明 杨桃
|
2022/06/24 10:53
10854点击
射洪市:“特色”执笔绘就现代农业新画卷
小满时节,草木葱笼,生机盎然。车行100里农环线,沿途田园风光尽收眼帘:田野上,金色麦浪随风起伏,一片丰收景象;果园里,青枝绿叶间一颗颗果实若隐若现;养殖场外,一辆辆满载白羽肉鸡的车辆整装待发……农环沿线的别样风景,正是展示遂宁射洪市现代农业发展成就的“窗口”。“我市坚持以‘大地景观化、庭院果蔬化、农田田园化、产业特色化、城乡一体化’为标准,以做强种业,做大酒粮、肉鸡等特色产业为着力点,全力实施‘
贾明高
|
2022/06/17 11:04
10004点击
周忠伟:让丹棱兰花响彻全国
周忠伟(左)与丹棱县科协主席周洪明在老峨山观察兰花生长情况 眉山市丹棱县种植兰花历史悠久,以四季兰为主,在全国兰花市场中具有坚实的消费基础。目前该县有兰花种植者近200户,兰花年销售额达到8000万元。傲人的成绩背后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这个人就是周忠伟。他经历过兰花种植的高光时刻,也遭遇过兰花市场断崖式下跌的打击,却始终对兰花情有独钟,在他的坚持下,丹棱兰花产业涅槃重生。推陈出新 创造辉煌5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
2022/06/10 10:20
9900点击
旺苍县:特色产业撑起发展“新支点”
6月6日,阳光照进木门寺,大门上由徐向前元帅题写的“木门会议会址”牌匾熠熠生辉。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来到广元市旺苍县木门镇,召开木门会议,旺苍成为川陕苏区的后期中心,红四方面军在此集结。岁月不居,如今的木门寺被绿意包裹,呈现出一派惬意的乡村景象。走进木门镇三合村,万亩茶园映入眼帘。“这片山种了2000余亩黄茶。”三合村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义良说,村上引进“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周俊 康勇
|
2022/06/10 10:20
9894点击
劳务“红娘”到家门 就业用工不发愁
鹤峰乡建立阆中市首个农村劳务合作社
“雷总,明天请安排几个工人到鹤峰乡石渠子村晚熟柑橘产业园打药!”“雷总,明天我们家里需要栽秧子,麻烦安排几个工人前来帮忙!”农忙季节,南充市阆中市鹤峰乡鹤佳兴劳务专合社(以下简称“专合社”)理事长雷静马不停蹄地处理着咨询人员发来的各类劳务需求,第一时间给他们就近安排劳动力。抱团发展成立劳务专合社今年52岁的雷静一直在外从事建筑劳务工作,谈到为什么会回乡成立专合社,雷静感慨万千:“以前在乡下,看到一
张晓东
|
2022/05/27 10:25
9886点击
丹棱脆红李点绿成“金”绘就产业振兴新图景
简树林向记者介绍1999年栽下的一株脆红李树 眼下,正值脆红李疏花疏果的管理季节。近日,记者走进眉山市丹棱县齐乐镇黄金村,村民简树林正在果园里忙碌着,“疏花疏果可以提高脆红李的产量和质量,对当前管护来说十分重要。”简树林是丹棱县引进李子种植最早的一批人,20多年来,他始终钟情于李子种植。上世纪末,简树林率先引进脆红李树,并带领全村百姓开垦荒地栽植,让脆红李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也让
牟婷婷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
2022/05/13 10:16
10077点击
保持品种先进性 占领产业新高地
丹棱县第三个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夏雅柑”投产
眼下丹棱柑橘销售已接近尾声。县域内除了少部分不知火还未出售外,其余晚熟柑橘品种已全部售罄。但今年与往年不同,由丹棱县自主研发培育的极晚熟新品种——夏雅柑,与晚熟柑橘实现无缝连接,成为4月中下旬至7月下旬期间,柑橘市场上的“新宠”。什么是夏雅柑?它为何是极晚熟新品种?它又有何特点?会不会成为丹棱柑橘的又一个春天?4月21日,记者带着疑问前往眉山市丹棱县寻找答案。文荣中观察夏雅
王琴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
2022/04/29 10:35
10035点击
符仕伟:将荒山变花海,做大做强乡村游
符仕伟查看牡丹花长势牡丹园景致“这株红色牡丹既好看又壮观,麻烦帮我们拍一张合影。”“这里看出去全是牡丹花,太美了!我要在这里拍个抖音。”……4月10日,在巴中市南江县大河镇太平山村的牡丹园内,只见熙熙攘攘的游客有的赏花、有的拍照,从山下通往牡丹园的公路上,前来游玩的车辆川流不息。“你看,这片盛开的牡丹花与道路、水塘、凉亭、民居、青山以及园中青翠的果树相映成景,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牡丹园创建者符仕
刘晓龙 四川科技报通讯员 肖定怀
|
2022/04/22 08:53
10003点击
乐山市市中区谱写农文旅融合“共富篇”
乐山市市中区幅员面积8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5万人,其中涉农人口占比近三分之一。近年来,市中区结合乐山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路径,锚定“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的发展目标,走出了一条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农民富裕富足的新路子。苏坪村:“周末经济”成消费新引擎古儿坝是坐落于牟子镇苏坪村岷江上的一座江心岛。岛上,随处可见一畦畦碧绿的香葱。“岛上种的全部都是四季香葱,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人均耕
叶海燕
|
2022/04/08 08:56
10052点击
李文海:“生态鸡”养出幸福前程
李文海给土鸡投食“这批土鸡还剩下50多只,不敢再接单了。”近日,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龙蟠村村民李文海遗憾地告诉商贩张中云。今年45岁的李文海,家住新乐镇龙蟠村三组,2010年开启土鸡养殖之路。2012年开始,他流转竹林200余亩,并采用竹林下养鸡的生态模式,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如今年出栏土鸡2万余只,实现纯收入超30万元。跨界养鸡从“门外汉”到“土专家”1997年,初中毕业的李文海到泸州某汽修厂学习
王超明 梁龙海
|
2022/04/01 08:49
10018点击
兰沟村:传播“竹”文化,拉动“竹”经济
春风和畅,天朗气清。近日,在眉山市青神县青竹街道兰沟村的竹里巷子,游客三五成群,悠闲的漫步其间。“这里编的时候,要把握好细节。”在竹里巷子一处农家院落内,竹编大师陈岚正在指导当地村民竹编编织技巧,这处院落是他新设立的“陈岚竹编工作室”。位于竹里巷子的熊猫印象小院火锅店内,工人们正在院落内忙碌。“我们最近把后面的院落进行了改造提升,融入了更多竹文化。”该火锅店负责人何庆告诉记者。从竹编大师到常住村民
邓世平 陈梦颖 童欣瑶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
2022/03/18 08:45
10121点击
热点推荐
HOT
以“桔”为媒 丹棱8万果农实现“橙色梦想”
评审现场直播带货眉山市丹棱县地处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边缘,是“中国桔橙之乡”,国家级绿色杂柑原料基地、全国最大的不知火生产基地,“眉山春橘”核心产区,当地“丹棱桔橙”种植面积18万亩,总产值达30亿元。在丹棱,不计其数的桔橙树连片成海,宛如一个硕大的桔橙公园。近年来,丹棱县因地制宜,按照全国晚熟桔橙优势区发展战略,坚持以“质量兴农、效益优先、绿色导向”为主线,以实现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推动标准化、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头条号
人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