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 科 技 工 作 者 服 务 为 创 新 驱 动 发 展 服 务 为 提 高 全 民 科 学 素 质 服 务 为 党 和 政 府 科 学 决 策 服 务
2023年01月30日 星期一
焦点新闻
科技前沿
科普生活
天府人才
在川院士
科技工作者
乡土人才
微人物
地方报道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眉山
巴中
雅安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回头看”
乡村振兴资讯
新风新貌
一线故事
农业技术
创新创业
科教兴川
教育在线
高校之窗
基层学校
科技小记者
畅游科技(场)馆
走近科学家
优秀作品展
科技夏(冬)令营
首页
乡村振兴
一线故事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回头看”
乡村振兴资讯
新风新貌
一线故事
农业技术
创新创业
千里支医路 浓浓帮扶情
——记武侯区人民医院护士长陈平
“曾经去雪域高原看看是我的梦想,没曾想到多年后自己会飞越千里,以对口帮扶医生的身份走进这片净土,为高原医疗卫生事业贡献一份力量。”陈平淡淡地说着。陈平是农工党成都市委会武侯总支的一名新进党员,同时也是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护士长。响应组织号召,也为实现助力乡村振兴的梦想,2021年1月3日,陈平作为武侯医疗“传帮带”工作队组长,踏上了前往甘孜州白玉县的支医征程。白玉县平均海拔3500米,与西
王凡 魏诗涵
|
17天前
1919点击
退役不褪色 基层立新功
“兵支书”胡琨用心谋划社区发展
成都邛崃市羊安街道榆树社区是10年前由村改居的农村社区,面积9.6平方公里,人口3616人。该社区曾因矛盾问题多、经济发展慢,被列入后进村和扶贫村,社区党委也曾被定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我若当选社区党支部书记,必将不负众望,务实担当,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尽心尽力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 2013年11月,曾在部队服役8年,退役后又创业有成的胡琨,毅然站到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大会上,作竞选演讲
唐文迪 伍有兴
|
24天前
2586点击
穿越群山 温暖小山村
11月22日,锦江区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队员带领扎交村的村民往村里运送物资。11月23日,锦江区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队员在国道350“1314”地标处,勘察规划“1314”网红打卡点项目。11月23日,清晨的阳光洒满甘孜州炉霍县妇幼保健院。成都市锦江区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队员陈南带着当地儿科医生和护士轻步走上二楼住院部。她们敲开13床产妇彭措卓玛的病房查房,照顾彭措卓玛的姐姐抱着小宝宝立刻起身相迎
李向雨
|
2022/12/30 09:28
3175点击
永葆军人本色 争当驻村“尖兵”
——记仁堆村第一书记罗绒降村
在甘孜州乡城县青德镇,从部队退役后的罗绒降村长期在青德镇担任社会治理专干。2021年6月,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期间,罗绒降村自愿报名,主动下沉到青德镇仁堆村担任第一书记。扎根在基层,罗绒降村一直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与村“两委”班子紧密团结、攻坚克难,与村民打成一片,积极发扬基层干部“当模范、做表率、走前列”的务实担当精神,建强村级党组织、推动强村富民、提升基层
四川科技报通讯员 吴远胜
|
2022/11/04 10:36
8052点击
“新畜科”人才扎根畜牧业
身着白大褂或者西服,穿梭在实验室和现代化猪场之间。与大家通常想象的生猪养殖场景不同,这是四川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博士生杨喜堤每天的工作日常。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新畜科”人才为目标,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毕业生纷纷走进乡野,扎根畜牧业。因热爱走进“动物世界”,将热爱留在“三农”田野顾成琳成长在浙江,从小就喜欢看《动物世界》的她凭着对小动物的热爱,不远千里来到四川求
杜铠兵
|
2022/10/28 11:03
7650点击
袁家坝村驻村工作队:兴业防返贫,办实民生事
“全靠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引进的这个产业,让我们这些脱贫户能够持续稳定增收。”前段时间,在广安华蓥市溪口镇袁家坝村,高粱的丰收让村民们乐呵了好久,“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增收年。”据袁家坝村党支部书记韩云林介绍,袁家坝村是脱贫村,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确保持续稳定增收不返贫,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引进专业生产纯高粱白酒的四川省仰樽酒业公司,到村里投资发展高粱产业,并将袁家坝村的高粱种植作为专属原
邱海鹰
|
2022/09/30 10:39
7869点击
洛绒扎姆:村民们的“闺女”书记
2021年对于来自甘孜州乡城县纪委监委的洛绒扎姆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得知要重新轮换驻村干部的消息,洛绒扎姆主动请缨成为了正斗乡永德村第一书记,开始了她的驻村帮扶工作。从机关干部转变为“田间干部”,一年间,洛绒扎姆严谨的工作作风被村民称道:“她是县上下来的‘亲闺女’。”事无巨细的“亲闺女”初入村时,为了尽快进入新角色,洛绒扎姆在两个月内走访了全村90户村民,每到一户都细致深入了解村民的家庭和收
四川科技报通讯员 吴远胜
|
2022/08/26 08:54
13994点击
庞斌:恪守为民情怀,坚持躬身实干
改造后的音乐喷泉广场 2018年,甘孜州理塘县甲洼镇卡娘村实现全村脱贫摘帽。在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今天,如何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全力推动农商旅产业,全面实现产业富民、乡村振兴的目标,成为摆在每一位驻村帮扶干部面前的难题。来自甘孜州财政局农业农村科的庞斌,作为卡娘村的驻村队员,恪守为民情怀,坚持躬身实干,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理塘县甲洼镇卡娘村位于国道227沿
尚吉
|
2022/08/12 10:07
12578点击
余江洪:坚守初心,搭建藤椒增收路
近日,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优秀团队、服务标兵名单公布。眉山市洪雅县藤椒协会高级农技师余江洪获评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服务标兵。洪雅县是藤椒的盛产地,藤椒的产量关系着椒农的生计。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二十余年来,余江洪立足岗位服务社会,全心全意致力于藤椒科学化种植、培育和推广,在助力脱贫致富和通往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广大椒农带来了增收致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
2022/07/01 10:26
12325点击
用脚步丈量民情 用汗水赢得民心
——记华蓥市高兴镇跳石沟村党支部书记祝相才
广安华蓥市高兴镇跳石沟村党总支部书记祝相才自1982年开始担任村干部,至今已有40年。一个村的舞台虽小,但祝相才坚持一颗公心为民担当、一颗责任心为民谋事、一颗恒心为民成事,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受到跳石沟村村民的称赞。一颗公心换民心村干部日常工作中有很大的一部分精力花在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诉求中,但是跳石沟村这些年来却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
周松林
|
2022/05/20 12:31
9840点击
“设个医疗点,对症下药!”
——丹棱县乡村振兴工作队一瞥
“我们村有三千多亩茶叶,近几年茶叶出现大量开花死苗现象,严重制约了村民增收。”近日,在眉山市丹棱县张场镇峨山村,峨山村党支部书记刘交贵向驻村工作队介绍起峨山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茶叶是峨山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村民脱贫致富的“金叶子”,可不知什么原因,这几年村上的茶叶产量越来越低,质量也不高,村民们收入每况愈下。在村组干部的带领下,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李晓秋组织全体成员,深入茶园开展实地调查。一
阙秋月 刘敬宗 本报记者 苏文保
|
2022/02/10 20:22
9896点击
袁道迪:“闲不住”的驻村书记
袁道迪(右)正在捡拾村道旁的垃圾11月22日,记者见到广安市广安区税务局驻恒升镇中使村的第一书记袁道迪时,他正与村干部一道用火钳捡拾村道两边的垃圾。“袁书记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只要他在村上,不是带领我们捡垃圾,就是规划产业发展、办理民生实事。有了他的带动,我们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干劲十足。”中使村党支部书记杜小平说。做给村民看今年5月,刚从广安区税务局第一分局局长岗位退下来不久的袁道迪主动请缨到中
廖小兵 四川科技报记者 周宇
|
2021/11/26 09:02
10155点击
东尔村:“杨阿哥”来了,村民日子像苹果一样甜
一大早,笔者徒步在甘孜州乡城县然乌乡东尔村乡间小路上,处处能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在村民泽仁拉珍的果园内,四川能投集团选派的驻村队员杨世明正帮忙采摘苹果。“这些苹果要抓紧采摘,不然等时间过了就烂在树上了。”杨世明一边采摘着苹果一边对泽仁拉珍说。“现在这些苹果能卖出去,离不开四川能投派来的驻村队员的帮助。”泽仁拉珍说,以前苹果成熟了却卖不出去,不是烂在树上就是拿来喂猪,但这几年四川能投的干部到村里以后,
四川科技报通讯员 吴远胜
|
2021/10/22 09:00
10258点击
未来5年,需求总量达150万人左右——农业经理人 村里的新能人
随着现代农业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迈进,农业经理人应运而生。他们有文化,带着专业知识投入农村建设中,推动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他们懂技术,引进先进设备和新技术,指导农民科学种植;他们善经营,挖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促农增收;他们会管理,将现代公司管理方法用在农业生产中,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现在正是关键时期,要注意控制水量,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在辽宁省盘山县太平镇凯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见到
胡静怡 刘新吾 常碧罗 姚雪青
|
2021/09/10 09:07
10244点击
新星村:帮扶不脱钩,助农走富路
“你这树枝上的幼果太多,必须进行适当疏果,才能保证产量和品质。”近日,眉山市东坡区万胜镇新星村党委书记甯英杰像往常一样走进7组脱贫残疾人彭林军的果园。经过一番讲解指导,彭林军夫妇俩又干劲十足地忙碌起来。今年60岁的彭林军早年曾在部队当兵,于1983年复员回乡,靠自己的双手过起了小日子。不料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开始,他渐渐感觉全身从上到下半边麻木,确诊为高血压引起的严重偏瘫。从家庭顶梁柱变成残疾
陶广汉 肖玉梅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
2021/08/27 07:51
10356点击
热点推荐
HOT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头条号
人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