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挑战理论极限

我国科学家捕获迄今为止最高能量光子

国际首本极端科技专业学术期刊获得影响因子

“黑科技”为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保驾护航

AI抗疫显身手

探秘雷达的奥秘!精密测量雷达系统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举行公众开放周活动
雷达如何为灾害预测提供监控指挥调度的手段?精密测量又是如何助力雷达系统升级?在智能安防方面,精密测量雷达系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精密测量雷达系统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它究竟是干什么的?智能安防雷达系列产品如何服务国家反恐作战和边防空管的?5月27日上午,精密测量雷达系统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联合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图书馆二楼光影厅,举行“讲座+直播”的2023年度公众
2023/05/30 18:29 59687点击
科技前沿|人工智能 (AI) 的发展和未来
人工智能 (AI) 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数学家和发明家阿奇塔斯首先探索了创造智能机器的概念。然而,现代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是在 1956 年达特茅斯学院的一次会议上创立的,当时一群计算机科学家和数学家讨论了构建“思维机器”的可能性。在人工智能研究的早期,重点是开发能够执行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任务的计算机程序,例如下棋和解决数学问题。这些领域的早期成功有助于将人工智能确立为一门科学学科,并促成
2023/02/14 15:11 76197点击
“月宫”过“一天”,“地上”过一月!
一直以来,人们对月亮有无尽的好奇与向往。宋代苏轼曾写下“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追问月亮上的时间。那么,月亮上也有白天和黑夜的变化吗?月亮上的“一天”是多久呢?天文科普专家为你揭秘。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地球上之所以有昼夜交替,主要是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同一个地点有时候照得到太阳,有时候照不到。天文学上,描述地球昼夜周期有一个专门的概念:太阳日。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
王珏玢 邱冰清 | 2023/02/10 14:38 76495点击
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
新华社上海12月5日电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获悉,随着圆满完成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的3位航天员平安归来,经历了120天全生命周期的水稻和拟南芥种子,也一起搭乘飞船返回舱从太空归来。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12月5日,在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生物实验室,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郑慧琼研究员处理从太空归来的水稻样品。新华社发人类要在空间长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张泉 | 2022/12/06 10:14 94689点击
比猴子更聪明 乌鸦能识别递归序列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研究人员发现,乌鸦能够辨认出隐藏在更大序列中的成对元素,这种认知能力被称为递归。以这句话为例:“猫狗追,喵喵叫。”虽然这句话的确是个语法上的噩梦,但大多数成年人很快就会明白,这只猫喵喵叫,狗追猫。这种把“猫”和“喵喵”,“狗”和“追”等元素按句子或任何顺序配对的能力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特质。然而,新研究表明乌鸦也能做到。这项最新研究基于此前证明了猴子掌握递归推理的研究
2022/11/18 10:38 62416点击
猫咪真的可以听懂主人的话,你相信吗?
猫真的会关注主人对它说的话!你跟自家的猫说话的时候,它趴在沙发上,毫无反应,耳朵都懒得动一下,似乎全然不在意……但它其实在听。它甚至关注你对它说的话。但如果别人和它讲同样的话,它就不听了。这是法国巴黎-楠泰尔大学动物行为学、认知与发展实验室的动物行为学家夏洛特·德穆宗开展一项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据法国《费加罗报》网站10月30日报道,该研究论文发表在《动物认知》季刊上。这位科学家解释说
2022/11/04 10:35 43829点击
智能科技——打造安稳舒心的“太空之家”
7月24日,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将问天实验舱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作为载人航天副总指挥长单位,在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中,中国电科提供的系列传感器、第三代柔性太阳电池阵、激光雷达、航天电机等关键产品,为保障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完成贡献了智能科技力量。每一口呼吸的空气都经过量化监测,确保含氧量极度舒适;每一次实验操作,都是在太阳电池阵的动力供给下开展;每一次设备启动,都有无数个“智能马达
崔兴毅 | 2022/08/05 10:19 73638点击
张朝阳、俞敏洪露营直播畅聊价值观与自然科学
怎么看待退休?如何解决心理焦虑?年轻人该不该创业?墓志铭想写什么?7月31日,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首次开启《星空下的对话》,两人一起散步、露营、星空对谈。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将美景美食、生活方式、思想碰撞等通过六个小时的直播展示给大众,呈现了一场有趣、有料、有深度的沉浸式内容体验。这是一场野趣横生的生活直播。炎炎夏日,声声蝉鸣,张朝阳和俞敏洪漫步清水
程鑫 | 2022/08/04 15:41 58926点击
2045年后,人类大脑或将被下载到虚拟世界
西班牙《世界报》网站近日发表题为《我们会在2045年长生不老吗?科学将努力把我们的大脑下载到虚拟世界》的文章,作者是马卡雷娜·P·兰萨斯。全文摘编如下:永生对我们来说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有些人敢于将这一目标确定在2045年。这是俄罗斯商人、亿万富翁德米特里·伊茨科夫的计划,他表示,再过20多年,我们将能够梦想以化身形式实现永恒的生命。该计划是“下载”你的
2022/04/08 08:55 108404点击
时识科技进军智能座舱赛道,将与宝马展开技术探索
在自动驾驶、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物联网、机器人等应用领域,国际巨头与创新企业相继着眼顶尖技术研发布局,加快推动前沿科技融合创新,被视为“下一代人工智能”的类脑智能日益受到关注。3月31日,类脑智能与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SynSense时识科技宣布与宝马展开技术探索,推进类脑芯片与智能座舱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这标志着SynSense时识科技超低功耗、超低延迟、保护隐私的类脑技术入局智能座舱赛道。“感
2022/03/31 16:19 107155点击
为什么越不动就越不想动?
美国《科学日报》网站近日发表题为《为什么运动越少,运动起来会越困难?》的文章,从科学角度解释了运动得越少,运动就会变得越困难的原因。全文摘编如下:新研究显示,减少运动会使体内一种重要蛋白质失去活性,从而导致进一步的不活跃状态,并使运动变得更加困难。英国利兹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让Piezo1蛋白质失去活性会导致向肌肉供血的毛细血管的密度降低。Piezo1蛋白质是一种血流感应蛋白。该研究团队发现,血流受
2022/03/09 08:58 89380点击
世界首台量子重力仪走出实验室
利用量子技术寻找隐藏在地下的物体
英国伯明翰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世界上第一台非实验室条件下的量子重力梯度仪问世。这种利用量子技术的传感器可找到隐藏在地下的物体,这是科学家们期待已久的里程碑,其对学界、业界和国家安全等将具有深远的影响。量子重力梯度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量子物理原理探测微重力的变化,测量当原子云落下时引力场拉力的细微变化。物体越大,其密度与周围环境的差异越大,可测量的拉力差异就越大。但振动、仪器倾
2022/03/04 08:53 90844点击
天文学家首次“看”到孤独黑洞
有一种黑洞,它们独自游荡在星系中,极难被发现。近期,天文学家第一次观测到了一个在银河系中独自前行的“孤独黑洞”。黑洞的质量之大,就连光都无法逃脱其引力,因此,从本质上讲黑洞是看不见的。除非它们与其他恒星等天体相互作用,例如,超加热伴星的物质,或碰撞产生引力波,在宇宙中引起波动,否则它们就像幽灵,天文学家很难窥见其身影。研究“孤独黑洞”这种独立类别的天体,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其形成过程,以及它们在宇宙中
徐锐 | 2022/02/10 20:20 44043点击
量子世界线索?科学家发现奇异金属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近日报道,铜和银等大多数材料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科学家们知道,当它们受热或冷却时,其导电性是如何变化的。但最近,科学家们一直在关注另一类被称为奇异金属的材料。它们的行为似乎不符合一般的电学规则。报道称,科学家们对其兴趣浓厚,因为他们认为这类金属提供了量子世界的线索,以及理解其他尚未得到充分解释的现象的方法。现在,科学家们发现了另一种奇异金属行为和另一个未解之谜。在这种材料中,电
2022/01/21 08:47 47936点击
合成生物学让“吃饼干治糖尿病”成为可能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出了一种新细胞,植入这种工程细胞的糖尿病小鼠,只要吃下特定的氨基酸饼干,就能提高胰岛素水平,进而降低血糖。吃块饼干治糖尿病?这个很多“糖友”梦寐以求的情景出现在近日的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化学生物学》上——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刘涛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叶海峰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出了一种新细胞。在他们的研究中,植入这种工程细
张佳星 | 2021/12/15 08:49 55626点击
热点推荐
HOT
我国科学家捕获迄今为止最高能量光子
建设中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航拍图(2020年12月28日摄)5月17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Springer Nature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能量达1.4拍电子伏的伽马光子(拍=千万亿),这是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
新名称 新价值 新征程
4月1日,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召开直播发布会,宣布更名为富士胶片商业创新(中国)有限公司。富士施乐及所有在华企业、富士施乐(中国)各分支机构及下属企业同时变更为富士胶片品牌。富士胶片商业创新中国及东亚区执行总经理、富士胶片商业创新(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内藤昌继出席发布会并为新公司名称揭幕。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内藤昌继为新公司名称揭幕内藤昌继在致辞中表示:“今天,我们将以新公
国际首本极端科技专业学术期刊获得影响因子
7月2日,记者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获悉,该院创办的国际首本极端科技专业学术期刊Matter and Radiation at Extremes(《极端条件下的物质与辐射》以下简称MRE),日前获得自2016年创刊以来的第一个影响因子——2.931,在SCIE收录的85种综合物理期刊中排名第25(Q2区)。
“黑科技”为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保驾护航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0年5月8日13时49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轨飞行2天19小时后,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笔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了解到,为飞船配备的多种“黑科技”,是确保它成功返航的秘诀。
AI抗疫显身手
从病毒分析、疫苗开发、药物研发,到诊断辅助、智能测温、AI消毒……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AI技术前所未有地被应用其中。
美国科学家造出首个“活的机器人”
文中所提机器人从一些颗粒物中穿过时留下的痕迹。这些由细胞构成的简单机器人可以表现出十分复杂的行为。
改变剂量和注射方式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免疫学家指出,改变卡介苗的剂量和注射方式,可以增强结核病猕猴模型预防结核病感染的能力。数据显示,将皮内注射改为静脉注射对于人类青少年或成年可能尤为有益,不过这还需要进行临床试验。
人工智能可预测人类死亡风险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1月11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称,人工智能(AI)可以通过查看某人的心脏测试结果,预测其一年之内死亡的风险——即便医生认为他们正常。但AI如何拥有这项“特异功能”仍是未解之谜。
国内阿尔茨海默病首个靶向药上市
和阿尔茨海默病的交手,是人类最无助最悲壮的经历之一。发现这种病至今100多年,其致病机理仍不清楚,全球只有5款药物可用于临床治疗,17年来没有新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