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期施肥宜“三改”
花期喷施硼肥,是防治花而不实,提高油菜产量的有效措施。过去,油菜花期施肥技术比较落后,基本上是农户自己背着喷雾器下田喷施,肥料以硼砂为主,不仅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同时硼肥的有效性也低。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油菜花期施肥从使用器械、肥料种类到施肥方式都在不断发生改变,施肥的劳动强度、作业效率与使用效果也大大提高。一是改传统背负式喷雾器喷雾为利用植保无人机空中喷雾。随着植保无人机在农业
熊飞 | 18天前 2108点击
新技术让微生物与化肥不再“水火不容”
化肥盐度指数高,对农作物有益的微生物难以在高盐环境中生存,这是常识。如今,一种新技术正破解“化肥与微生物难以兼容”这一难题。近日,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卫为组长,由山西农业大学校长张强研究员、北京农学院副校长段留生教授、上海化工研究院院长商照聪研究员等众多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高养分高活性化肥生物复合肥”项目进行了评价,专家认为“该项目成果整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的亮点在于将难以兼容的化肥
王延斌 李才林 高洁 | 25天前 2626点击
岸上也能养鱼 “圆桶”养鱼实现经济环保双赢
传统水产养殖离不开鱼塘。而在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白诸镇有个地方,养鱼养出了新花招,通过“圆桶”来养鱼,探索出致富新路子。这种被称为“高密度、高围池内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有效解决了养鱼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产值。这处养殖场位于白诸镇松云村。11个直径6米的巨型“圆桶”整齐排列、格外显眼,每个“桶”里放养着5000尾(白)鲫鱼,工作人员正按时给鱼儿投喂。养殖场负责人伍恒介绍说:“他结合自身的养殖经验,建设应
冯楚渝 | 02-24 08:54 3296点击
“科技兔”是如何炼成的?
锻炼身体很关键
“这段时间宠物兔订单量较平时翻了一番。”新沂市草桥镇堰头村的养兔大户跃跃在春节期间加班加点为客户发货。笔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宠物兔店铺,发现10家中几乎有6家来自新沂市。目前,新沂市从事宠物兔养殖的农户有900余家,全市宠物兔种兔保有量约6.3万只,每月供应宠物兔约17万只。电商平台为宠物兔养殖打开了更广的销路,但要降低运输中的死亡率,提升宠物兔体质尤为关键。去年8月,新沂市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签订了亚
程晓琳 张宣 | 02-10 09:28 4370点击
科学家找到对抗甘薯小象甲的“武器”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吃着甜甜的甘薯时,突然咬到发苦的地方,特别令人恼火。“发苦是因为甘薯被甘薯小象甲咬过。甘薯小象甲是对甘薯种植业危害最大的害虫,它们通过啃咬叶蔓、蛀食薯块等方式,破坏甘薯的产量和品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侯兴亮介绍说,“一方面是因为甘薯小象甲在甘薯里钻来钻去,留下来的排泄物比较苦;另一方面是被甘薯小象甲咬过后,甘薯自身会产生一种防御物质把自己变苦,这样甘薯小象甲就不
叶青 周飞 | 01-13 08:56 6719点击
冬季喷洒农药注意要点
冬季喷洒农药,一定要避开中午的高温时段。一般来说,在冬春低温季节,农药施用时间在下午3~4点为宜,上午最好也不要喷洒农药。因为冬春季节棚内温度低,上午叶片露水退去后,光合作用逐渐进入高峰期,喷洒农药势必会降低光合效率。而下午喷洒农药,不仅不会降低光合效率,还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若是遇到冬春连续晴朗天气,棚内温度较高时,也可在下午4点以后喷洒农药,同样可以起到良好的杀菌灭虫效果。温室喷洒农药还要注意
满昌伟 | 01-06 09:12 7380点击
我国科学家从“玉米的祖先”中找回遗传丢失的高蛋白基因
“玉米的祖先”——野生玉米,名叫“大刍草”,经过9000余年人工驯化,被改造成现代玉米,成为世界上最高产的农作物之一。现经过长达1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科学家从野生玉米“大刍草”中,成功找回玉米人工驯化过程中丢失的一个控制高蛋白含量的优良基因THP9,并克隆出来,当前正在申请专利。据了解,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巫永睿和爱人—&mdash
张建松 | 2022/12/30 09:29 6922点击
生态养羊出奇招
樟树养殖户探索中药材养羊新模式
在中国四大药都之一的江西省樟树市,养殖能人们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养羊-羊粪-中药材和牧草肥料-药渣和牧草-养羊”闭环式可持续发展道路,形成了以种定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草畜平衡的绿色良性循环模式。因地制宜串起生态循环产业链近日,笔者来到樟树市刘公庙镇北坑村铖铖羊场,在干净整洁的羊圈里,饲养员正在给羊投喂中药渣和花生秸秆,羊儿们争先恐后、津津有味地咀嚼着食物。另一旁,工作人员正在将收集的羊粪打包
付强 | 2022/11/18 10:39 10271点击
用花椒巧治畜牧兽病
花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调味品,因其具有芳香健脾、杀虫解毒、除湿止痛等功效,在治疗畜牧兽病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治鸡白痢。花椒15克、蜂蜜30克,大黄、甘草各6克,加水200毫升,煎汁1次,浓缩汁为100毫升,混合面粉做成小丸,每只鸡每日喂3次,每次1~3丸。也可煎汁2次,浓缩汁为30毫升,每日每只鸡服3~5滴或稀释3倍自饮。二、治家畜外伤性关节炎。花椒15克,用水煎汁,滤渣后洗伤口,每
郑卫军 | 2022/11/11 09:04 10877点击
我国在全球首次建立 经济鱼类长期培养精原干细胞系
为保护濒危鱼种提供新思路
近日,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李名友、桂朗团队关于鱼类精原干细胞系体外诱导精子发生研究取得进展——体外长期稳定培养的马口鱼精原干细胞系可被鱼类性腺体细胞诱导生成精子。这是全球首次建立的经济鱼类长期培养精原干细胞系,它们不仅能体外产生精子,还能存活长达800天。这为精原干细胞的进一步研究和认识提供了基础,也为保护鱼类濒危物种、优化重要经济价值鱼类育种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
郜阳 | 2022/11/04 10:36 11033点击
如何做好秋播蚕豆选种备耕及管理工作 这些知识要掌握
我省秋播蚕豆种植面积约210万亩,居全国第二,总产量约30万吨,是全国秋播蚕豆的主产省份。目前,我省大春作物基本完成收获,秋播蚕豆将在霜降前后播种,此时应抓好秋播蚕豆选种备耕及后期田间管理工作。蚕豆根据用途被分为鲜食蚕豆和干籽粒蚕豆。鲜食蚕豆主要用作菜肴制作;干籽粒蚕豆主要用作良种、加工原料和饲料,其中加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郫县豆瓣酱”,年需干籽粒蚕豆近30万吨,每年需从省外调入大量蚕豆作为生产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项超 杨梅 范元芳 | 2022/10/28 11:05 10472点击
西南大学绘就世界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
近日,西南大学发布消息,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完成家蚕大规模种质资源基因组解析,在全球首次绘就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并率先创建“数字家蚕”基因库,让蚕学科迈入信息化时代,开启了我国家蚕基因设计育种之门。这一成果已于近日在《自然·通讯》在线发表。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和新兴模式生物,但之前仅有的单一参考基因组及部分重测序,尚不足以支撑基因组变异和优良基因的深度挖掘,尤其对于分
雍黎 | 2022/10/21 10:26 10920点击
秋季谨防梨树二次开花
梨树二次开花,不仅大量消耗树体养分,严重削弱树势,还会影响第二年果实的产量及品质,因此秋季需谨防梨树二次开花。加强栽培管理:根据梨树的生长结果特性实行合理修剪、疏花和疏果。结果树株施有机肥或腐熟的鸡粪、羊粪15~20公斤。生长期可进行叶面施肥,可用0.3%的磷酸二氢钾与0.2%的尿素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对已经发生二次开花的轻微果园,可以摘除花蕾或花果,同时配合施速效氮肥,抑制花芽生长。对二次开花严
梁伦春 | 2022/10/14 11:58 11101点击
我国科学家发现陆生植物吸收利用硝态氮肥关键基因
9月23日,《科学》在线发表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刘坤祥领衔的植物氮素营养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NLP7转录因子是植物的一个硝酸盐受体》论文。这表明该团队主导研究发现了调节植物生长的氮营养信号“开关”。氮元素是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在农业生产中,硝态氮是增加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植物可以感受到不同浓度的硝态氮,并迅速发生转录水平、代谢水平、激素信号、根系及地
张晴 王学锋 谷幸 | 2022/09/30 10:40 10845点击
盐城市智慧农业系统让“在屏幕上种田”成现实
近日,在江苏省盐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无人智慧农场里,遥感无人机飞过即将丰收的稻田,进行最后一次施肥。数字农业助力科学决策据无人智慧农场负责人周琪介绍,该农场是江苏银宝高新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宝高新”)与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飞科技”)合作共建的高标准农田无人种植示范区。“地块15,种植时间6月21日,品种淮稻5号,二次施药时间为9月12日,缺苗比例0%。”打开无人智慧农场智慧农
任峻男 | 2022/09/23 10:53 11176点击
热点推荐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