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晨到傍晚,在资阳市雁江区静态管理下的芭蕉园小区里,总能看见一个忙碌着的中年女子的身影,她身着鲜红的抗疫志愿者服装,默默配合着小区临时党支部开展各项防疫工作。
她言语不多,说起话来带着口音,但工作却极其认真负责,对居民充满关怀,因此被大家亲切地喻为“盛开在芭蕉园小区的高原格桑花”。
一身亮眼的红马甲,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
她,是谁呢?
原来,该女子名叫魏霞,来自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贡嘎县,是该县的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那她为何会在雁江静态管理的特殊时期到小区做抗疫志愿者呢?日前,她向记者讲述了她的故事。
回乡为母奔丧,她留下来当起了志愿者
魏霞父母的老家位于资阳市雁江区,在西藏自治区工作至退休后,抱着“落叶归根”的想法,于十余年前回到家乡,并在此安了家。而魏霞兄妹三人,则继续留在西藏自治区工作,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她们才能休假回雁江区探望父母。
“我在8月10日的时候,接到了母亲病危的通知,便于当天晚上10点左右赶回了雁江区芭蕉园小区父母家中,次日凌晨5点左右,母亲去世……”谈到母亲的离世,记者能够明显地感觉到,魏霞依然未能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
当她处理完母亲的后事准备和丈夫一道返回西藏自治区时,当地出现了疫情,单位建议她暂缓返岗。
“而这期间,雁江区出现了新冠疫情,并实施临时性静态管理。我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应该挺身而出、以身作则,便主动申请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配合宣传一些市、区两级的防疫政策要求。”魏霞说:“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我爱人也是党员,他们都非常支持我成为抗疫志愿者。”
谈到如何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魏霞感慨道:“我颇费了一番周折。”父亲退休回雁江区后,把党组织关系转到了小区所在的凤岭社区,并常年积极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多次获评社区优秀党员称号。得知女儿想要到小区报名参加抗疫志愿服务,父亲非常赞同,并用自己的手机微信号,在凤岭社区党员群里为女儿报名接龙,其申请很快得到社区党组织的批准同意,就这样,魏霞如愿成为抗疫志愿者,每天不辞辛劳地为小区居民服务。
每天出门前,红色的志愿者服装成了魏霞固定的战袍
帮着医务人员转运物资
做好每一户居民核酸信息登记
父亲发病住院,她依然坚守志愿者岗位
魏霞的父亲已有八十余岁高龄,又身患肺心病等老年病,身体状况堪忧,随时需要人陪伴照顾。每天,魏霞到小区开展抗疫志愿服务,丈夫就在家做饭洗衣照顾父亲,解决她的后顾之忧。
9月2日凌晨5点左右,魏霞的父亲突发疾病,出现胸闷、憋气等症状,需要立即送医治疗。魏霞赶紧跟社区干部联系,协调了一辆专车闭环接送。“因为现在是静态管理的特殊时期,医院只允许一位家属陪伴,所以我爱人跟着去护理父亲住院治疗,我留下来继续开展抗疫志愿工作。”
9月2日清早7点左右,记者来到魏霞父母的家中,只见她正麻利地洗碗、刷锅、打理厨房。随后,她转身穿上鲜红的抗疫志愿者服装、戴好口罩,并对着镜子庄重地将一枚党徽戴在胸前,急急忙忙赶往小区院坝,开启新一天的抗疫志愿服务工作。
来到核酸采集点,她招呼居民有序排队并保持一米距离,帮助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打开健康码页面,为已经完成核酸检测的居民登记信息,随后又帮助医务人员搬运桌椅设备到下一个楼栋……无论有什么工作,她都积极、认真地完成,满腔热忱地为居民们服务。
“楼上的居民下来做核酸了,一栋楼一栋楼地按顺序做,避免人员过度集中引起交叉感染。”完成了一栋楼的核酸检测后,魏霞拿起手持扩音喇叭开始到另一栋楼下喊起来,她的外地口音,在小区里显得分外别致,也格外美好。“请大家排好队,保持好距离,并佩戴好口罩。做核酸检测我们要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从早上8点忙到当天中午临近12点,小区的核酸检测快要结束时,一户居民家中的情况还牵动着魏霞的心,她急匆匆来到该居民家里,对居住在这里的两位老人进行上门服务。只见她敲开屋门,屋里一位60余岁的大爷坐在轮椅上,旁边是他90余岁的老母亲。
“大爷,你们行动不便,所以小区安排医务人员上门来给你们做核酸检测,请你们戴上口罩在家里等待。”嘱咐完做核酸检测的事宜后,魏霞又关心起两位年迈母子的生活情况:“你们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就给我们说,比如需要买什么肉菜东西之类的,尽管给我们讲,我们会安排工作人员给你们买回来。”
忙完了上午的各项抗疫志愿服务工作,魏霞这才拿起手机与父亲视频通话,了解他的身体情况和诊疗情况。电话那头,父亲嘱咐魏霞:“不用担忧我,你好好为小区多做点事!”听到父亲的话,魏霞禁不住声音哽咽,握着手机久久说不出话来……
魏霞时刻不忘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义无反顾投身抗疫,在多日的抗疫志愿服务中,她的绚丽就像雪域高原上的格桑花,默默芬芳着小区众多陌生的居民。“令人感佩,更给人启迪,她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获悉情况后,其他抗疫志愿者和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在抗疫志愿服务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个小区党员干部的一种宝贵精神,那就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以及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精神!”采访结束,魏霞铿锵的声音在记者心中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