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安市武胜县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党建工作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思路,整合县域内丰富的红色资源,以新时代党的建设为统揽,在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建设占地面积100余亩的武胜•红色文化园。
文化园包括“一场”(即红岩广场)、“一区”(即思想建设工作展示区,展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一馆”(即初心馆,是集党史馆、廉史馆、先锋馆、同心馆、红岩英雄文化陈列馆于一体的纪念馆集群)、“一故居”(即杨益言故居),配套停车场、游乐区,收集展陈杨益言先生生前使用过的手表、书桌、证件等珍贵物品,集中展示武胜红色资源,突出展现先锋楷模形象、廉政建设成果、多党合作成就,是集党性教育、思想宣传、党风廉政、爱国主义教育、统战工作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红色旅游胜地、休闲网红打卡地和广安市廉洁教育第二基地。
走进红色文化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岩广场入口的英雄墙,武胜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合武行委兵变和苏维埃政府的创建等武胜历史史实以浮雕墙的形式全面展现,主要刻画的是革命英烈王璞领导华蓥山起义的战斗场景,包括武胜三溪起义、武胜真静与合川金子联合起义和石盘起义三部分。
红岩广场的英烈丰碑,是十根柱子用“红岩精神,烈火永生”“光辉历程,永垂不朽”等字体组成。十根柱子、十座丰碑,分别代表在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监狱大屠杀英勇牺牲的9名武胜籍烈士和革命先烈“王璞”等人的光辉形象。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撼天地、泣鬼神的雄魂壮歌。
红岩广场的主雕塑整体成“S"形、从上至下成五角星形的一面舞(武)动的、迎风飘扬的红旗,浸润着伟大的红岩精神,也更象是燃烧的火焰、不灭的火炬。主雕塑基座宽11.27米,意在纪念1948年11月27日牺牲在重庆白公馆、渣滓洞大屠杀中的红岩英烈;高12.13米,意在纪念1949年12月13日迎来武胜和平解放。人物群雕主题底坐宽8.5米,红旗高9.6米,寓意着红岩精神在9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85万武胜人民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坚守初心使命,发扬“脚踏实地、敢于担当、负重前行、勇争一流”的新时代武胜精神,以务实有为的昂扬姿态,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强县,谱写中国梦武胜华美篇章。
据了解,红色文化园建成后,已成为县内外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基地和武胜县委党校的现场教学点,与县委党校、“春天来了”会议中心构建了理论教学、现场教学、餐饮住宿综合体系;结合党性教育、红色旅游、乡村振兴,开发了《红岩精神永放光芒》《丘陵地区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探索》《弘扬核心价值观 共建文明新农村》等校本教学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枯燥干瘪的理论说教更具实践性、趣味性、体验性。自6月中旬开园以来,成功承办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2021年年会暨“以系统观念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建设”理论研讨会、全县庆祝建党100周年“唱支颂歌给党听”歌咏比赛活动暨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启动仪式等大型活动。接待中央统战部、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总工会及重庆市潼南区等调研、参观和省内外党员干部、游客接受党性教育2万余人次,共承接四川省蓬溪县和重庆市铜梁区、潼南区等省内外培训班5期,参训学员727人次,带动开发就业岗位20余个。文化园已成为省内外党员干部和广大游客思想受洗礼的红色基因库、灵魂受触动的红色新课堂、党性受淬炼的红色大熔炉和身心得愉悦的网红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