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双孢菇 90后小伙带乡亲一起富

2022-03-11 08:57 陶文斯 周超文 6794 点击

宋强采摘双孢菇

3月4日,笔者走进泸州市纳溪区安富街道石银村90后返乡创业小伙宋强的双孢菇生产用房,只见一层层整齐的菇床在灯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菇床上一个个伞盖银白、肉质肥厚的双孢菇,煞是喜人。尤其是刚露头的双孢菇,像一堆堆白色的珍珠镶嵌在菇床上,肉乎乎、圆滚滚的,特别可爱。“现在我的双孢菇每天能采150公斤,货款都是菜贩提前预付,由于产量有限,根本不够卖。”宋强一边采摘鲜菇拍照发朋友圈,一边告诉笔者。

今年27岁的宋强高中毕业后就外出务工,先后从事过建筑行业和婚庆行业。2018年7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用稻草和秸秆培育双孢菇的美好前景,就到一家食用菌公司拜师学艺了1个月。随后他带着技术回到家乡,买来稻草秸秆和菌种等材料,利用自家的老屋建成了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立体菇床。

双孢菇每年9月种植,11月下旬头茬菇开采上市,之后每隔15天上市一茬,直到年底可以采摘4~5茬。

“我的菇床面积达4000平方米,规模大了,让蘑菇卖得出、卖上好价钱才是根本。”宋强说,因此近年来,他不断实践摸索出了一套循环蘑菇生产技术,4个菇房培育的蘑菇在生产时间上都间隔半个月,实现了错时销售,保持了稳定的价格。“目前,每天产出的150余公斤双孢菇常年走俏纳溪、泸州市场,一天下来就有2500余元的收入。”

靠着扩大双孢菇种植规模,宋强逐渐走上致富路。然而,富裕起来的宋强并没有忘记周边的乡亲,这两年,在他蘑菇房帮工的2个脱贫户,日子越过越红火,一年下来仅工资收入就超过1万元。

此外,宋强种植双孢菇时,时常需要收购生产双孢菇所需的稻草秸秆,每年稻草秸秆收购量都在100吨以上。其中,脱贫户家的稻草秸秆就有80余吨,一年下来支付购买稻草秸秆的费用近10万元,脱贫户户均增收近 2000元。

宋强介绍,1平方米双孢菇在半年的生长期内,可采收15公斤蘑菇,除去7.5公斤的生产成本外,每平方米实际有一半的利润,按每公12元计算,能获利90元。半年下来,宋强靠着培育4000平方米的双孢菇,可收入36万元。

做活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宋强告诉笔者:“一个人富了不算富,我是一名预备党员,我有责任和义务带领村民一起富。”双孢菇种植是一项投资相对较少、见效较快的项目,加之该项目需要大量稻草秸秆,促进了当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去年,在宋强的带动下,该村有2名返乡农民加入到双孢菇种植队伍中来,户均增收5万元。

“近年来,我除了优先收购村民的稻草秸秆外,凡有人愿意种植双孢菇的,我都在菌种、技术、蘑菇销售上给予全力支持,带领大家一起走上致富路,助力乡村振兴。”宋强说。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从“零”到“一”的突破——热斗村实干奋进开新局

从海拔3700米的空打山上搬迁至海拔2700米的卡心坝子,从毫无产业发展到“企业+合作社+农户”的集体经济增收,甘孜州乡城县洞松乡热斗村不仅环境变了,而且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群众的幸福生活生活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升高。今年1月,热斗村被评为2021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从“零”到“一”,热斗村如何突破定势,彻底甩掉了“空壳村”的帽子?高山窘境禁锢村民幸福之路过去,热斗村33户村民都住在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