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广安市武胜县万善镇安堂村的武胜粮食仓储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现场,林立高高的塔吊、来回穿梭的渣土运输车,忙碌有序的工人冒着绵绵细雨在岗位进行厂房搭建、地面平场等工作,但大家依然干劲十足,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武胜粮食仓储物流中心总投资6亿元,占地210亩,总建筑面积7.88万平方米,是集粮食仓储、物流、加工、运输为一体的现代化粮食物流中心。作为全省第五、川东第二、全市第一的粮食仓储物流中心,建成后,将实现年储备粮食10万吨、食用油0.6万吨。”武胜粮食仓储物流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项目一期预计今年6月底前完成,7月正式投入使用,今年秋收可实现装粮入仓。
在万善镇降龙村连片种植甜玉米基地,连片的玉米傲然挺立,玉米顶端吐露“天花”,腰间背上“娃娃”,绿油油的玉米长满彩色“胡须”,玉米杆下栽种着一排排、一行行整齐规范的红薯苗、大豆苗,长势喜人,村民在地里忙着除草、翻土、栽种,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正在徐徐展开。
在万善镇金乐新村,记者零距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大变化,新村位于国道350旁,连接着村民们的生活和生产,一栋栋风貌统一的楼房,村前村后干净整洁,村民安居乐业,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新农村景象。
整个万善镇如何“借势”抓实粮油安全,让群众的“饭碗”端得更稳?如何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打造富裕、美丽、宜居乡村生活环境,助力乡村振兴?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据了解,年初以来,万善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加强粮油生产,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打造富裕、美丽、宜居乡村生活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严守稳产保供底线,激活富裕乡村潜力。该镇全面加强和规范耕地保护工作,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粮食产量不降低。在加大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策的宣传教育力度同时,对全镇耕地实行网格化管理,盯死看牢全镇耕地,坚决遏制“非农化”“非粮化”。结合“三区三线”划定和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合理布局设施农业、基础设施、经济作物等区域,满足农村发展需求,助力乡村振兴。推广晚熟柑桔套种大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净种3700余亩,实现玉米和大豆、柑桔和大豆协同高产。
增加农业产业效益,推进富裕乡村建设。全镇立足特色资源,大力推动一二三融合产业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全面提升农业产业效益。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粮食加工仓储物流交易中心为支撑,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在降龙、板桥等村建设粮油产业基地6000余亩,同步延伸粮食仓储、物流、精深加工等链条,被认定为县级粮食现代农业园区,正在创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组织晚熟柑桔业主积极参加“武胜大雅柑产业联盟”,开展各项技能培训,促进提升大雅柑产业整体质量。持续深化全镇青花椒产业技术指导、产品加工体系,加强专业种植业主的示范引领作用,经济收益逐年提升,不断带动群众致富。
改善环境提升品质,增添和美乡村光彩。统筹乡村基础设施等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推进万善镇等场镇风貌改造,吊楼、钟鸣、石屏等3村实施了院落风貌改造。全力推进厕所革命,动员群众积极改造户用厕所,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各行政村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新建产业大道、通村公路、生产路、便民桥等,群众出行更加方便。新建文体广场1个,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狠抓文明乡风建设,打造和美宜居乡村。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通过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扎实开展“一榜两评”活动。以优秀文化孕育文明乡风,新建文体广场1个,文化惠民演出30余次。强化治安防范,在镇村(社区)建成15个规范化综治中心,配齐65名村(居)民治理小组长,常态化治安巡逻,加强矛盾纠纷摸排、初信初访化解和重点人员管控,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组建16支应急队伍,常态化开展防汛、防火等应急演练,强化应急水平,全力遏制各类事故发生。通过“七清一提升”活动,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常态化开展生活垃圾保洁清运,通过户厕治理、水面清漂等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推动和美乡村从“一处美”向“处处美”转型。建设新村聚居点5个,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在吊楼、钟鸣、石屏等村实施院落风貌改造,改善农户居住环境,推动和美乡村从“形象美”向“发展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