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暑易在人体内聚集,会让人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等症状。而脚底穴位众多,此时适当泡脚,对身体益处颇多。科学地进行夏季泡脚,能让你在炎炎夏日里获得一份由内而外的舒适与健康。
中医养生讲究顺应自然,大自然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在夏季,人体进入“养长”期,此时新陈代谢增快,肌肤腠理(毛孔)因炎热而开放,反而给致病邪气留下可乘之机。夏季适当泡脚,可有助于祛除暑湿病邪,增进食欲,还能更好地刺激经络,振奋人体脏腑机能。
◎夏天泡脚的好处
1.驱散内寒,温通阳气
中医讲“春夏养阳”。夏天人体腠理开放,阳气外浮,加上长时间待在空调房、贪食冷饮,容易导致寒气入侵,积聚在体内(尤其是下肢),形成“外热内寒”的状态。
用温热的水泡脚,能有效温煦足部经络,驱散体内积聚的寒湿之气,促进阳气生发和气血流通,有助于改善手脚冰凉、小腹冷痛、腹泻、女性宫寒等问题。
2.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
温热的水刺激足部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使血管扩张,加速下肢血液循环。能有效缓解因久站、久坐或一天劳累导致的下肢沉重、酸胀、麻木感,促进全身气血运行,快速消除疲劳感。而且还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对足跟痛、轻度踝关节不适有一定舒缓作用。对穿高跟鞋或运动后的人来说是很好的放松方式,能明显缓解小腿肌肉的紧绷感。
3.改善睡眠质量
足部温暖舒适的感觉能放松身心,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紧张状态),提升副交感神经活性(放松状态)。泡脚带来的舒适感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引导气血下行,让大脑逐渐放松平静。
对于因炎热而心烦气躁或吹空调导致难以入睡、睡眠浅的人群能显著帮助其入眠,提高睡眠质量。
4.健脾祛湿,消暑除烦
中医认为“暑多夹湿”,夏天湿热之邪盛行。脾主运化水湿,而足部是脾经的重要循行部位,泡脚能刺激脾经,有助于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排除体内湿气。
通过发汗和促进代谢,帮助排出体内湿气,缓解因湿气重导致的头身困重、食欲不振、腹胀、大便黏腻、精神萎靡等症状。泡完脚后人体微微出汗正是体内湿气随汗排出的过程。
5.辅助清洁,预防脚气
泡脚本身还是一个清洁过程。破坏真菌喜欢的潮湿温热环境,对预防脚气(足癣)有一定帮助。但如已有脚气,泡脚水温和时间要控制好,避免过度刺激;泡脚盆需专用并消毒。
泡脚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添加一些适合泡脚的中药。如驱寒可添加生姜片、花椒;祛湿可添加艾叶、藿香、佩兰;活血通络可添加红花、当归;安神可添加夜交藤、合欢皮;清热可添加金银花、菊花。
◎夏季泡脚的注意事项
1.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人体肢端血管扩张,在供血不佳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头晕、乏力,也可能会出现夜间双手发麻的情况。有动脉硬化闭塞症或糖尿病足的患者,尤其还存在肢体供血不佳的,泡脚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
2.微微出汗刚刚好。有些人喜欢用烫水泡脚,觉得全身出汗很舒服,但出汗后,皮肤毛孔会张开,容易着凉。所以泡脚水温不宜过高,38℃~40℃为宜,以全身感到发热、微微出汗就好。
3.泡脚后要马上擦干。如果泡完脚不及时擦干水,湿寒容易从脚部进入体内,还会滋生真菌。泡完脚应马上用干毛巾擦干水,尤其是趾缝,必要时涂抹润肤膏,体弱或生病者最好穿双袜子。
(综合自《人民日报》、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