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疫情这么严重,我就想出去帮帮忙,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年47岁的唐凤鸣说道。像唐凤鸣一样,青神县总工会的临聘人员和社会化工作者面对疫情时没有退缩,他们冲锋在前,勇敢抗“疫”,书写着青神工会人的新篇章。
主动请缨上“疫”线
1月25日,、在得知全县“三对户”工作值守缺人手后,唐凤鸣便主动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每天早上7点,唐凤鸣就来到青竹街道盐关社区岷江小区华中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生王梓宇家门口探望。“有事尽管给我说”,她叮嘱王梓宇每天测体温、及时报平安。唐凤鸣一连守了7天,因为连续作战加上低温冷雨,她发烧温度高达39.9℃,住进医院修养。刚出院,她又马不停蹄到社区顶班,陪着“心灵对话室”的心理咨询师队伍到盐关社区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缓解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们的疲劳与焦虑。
唐凤鸣值守
唐凤鸣为三对户人员送酒精
积极战“疫”不怕风险
“我本来春节期间定好了高铁、飞机票打算出去旅游,可我是一名党员,疫情期间必须冲到一线。”平时喜欢演奏古筝的郑红是青神工会的社会化工作者、会计。
2016年她不慎摔折锁骨,因为术后休息不足导致反复发作,先后做过四次手术,每一次手术都令她疼痛难忍、刻骨铭心,但会计工作繁重复杂,她始终不愿离开工作岗位。去年11月出院的她被医生反复叮嘱静心养伤,否则有再次骨折甚至永久创伤风险。
面对如其来的疫情,郑红毅然决然加入志愿服务团,在黉门外街网格,她挨家挨户进行入户大排查。“你家几口人?”“去过外地吗?”“有没有和武汉返乡人员接触过?”同样的话,每天都要问几十、上百遍,目的只有一个:确保不缺一户,不漏一人。入户排查结束后,郑红又主动参加小区值守。从工商小区到黉门丽景小区,再到外贸小区,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
郑红值守
郑红入户排查
甘当“疫”场螺丝钉
同为社会化工作者的何坤朋,在县总工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一线防疫战场上,也总能见到他的身影。
他是工会疫情防控战早期“五人团”成员之一。正月初三,何坤朋便早早来到青竹街道办事处,等候防疫工作安排,随即成为“三对户”工作中的一员,值守对象是途经武汉返青人员付娟。按照县上统一要求,付娟和家人需要居家隔离14天,在此期间不得外出。为确保值守成效,何坤朋和盐关社区2名工作人员分工合作,既做好记录、拍照等本职工作,又与付娟积极沟通,讲解防疫政策,为其购买生活物资,开展“红色代办”服务。
在值守期间,何坤朋又跑上跑下,协调购买他们必须的生活用品,毫无怨言。2月5日,付娟一家终于脱离了观察期。可这边蹲守刚结束,那边值守又来了。何坤朋立马赶赴第二战场——青衣峰景小区,量体温、做登记,疏散人群,喷洒消毒液。
何坤朋值守
幕后英雄也光荣
“我向组织申请过好几次,办公室里待着固然更安全,但是我健健康康的就该去一线战斗,让有伤病的同志们回来。”郑姜媛是县总工会办公室负责人,接到自己留守办公室的任务后她渐渐明白,前线战“疫”固然光荣,后方阵地也很重要。尤其是上传下达和后勤保障,来不得半点马虎。
防疫初期,为凝聚更为坚实的抗疫力量,县总工会与群团联合招募防疫工作志愿者,各行各业群众踊跃报名,第一天报名便接近100人,目前已达到330人,电话报名占80%以上,一边接收文件,传达指示精神;一边还得接电话、做登记,经常从早上要忙到晚上11点。“说真话,大后方的工作一点不轻松。”郑姜媛在工作的过程中逐渐懂得了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
自疫情爆发以来,同事们每天早出晚归、奋斗在一线,疲惫的身影令她动容。作为办公室人员,郑姜媛主动配合食堂,尽可能地为同事们打上热腾腾的饭菜,为大家准备好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护必须品。为阻击疫情,办公室还把后勤工作延伸到全县,为10个疫情防控卡点和疫情首诊医院工作人员送去温暖,购买牛奶、饼干、方便面、暖宝宝、电热水袋等价值6万余元的物质,鼓励他们团结一心、再接再厉。
随着疫情持续加强,不少奋斗在防疫一线的干部职工产生焦虑情绪。办公室又承担群团开展的心灵疏导工作的协调联系,向顽强奋战的干部群众进行精神慰问,同时与专业团队一道开通热线电话、设置“防疫心灵对话室”,为全县干部提供线上咨询和线下服务,消除党员干部、志愿者和群众的负面情绪。
郑姜媛登记志愿者
郑姜媛协助食堂为职工分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