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下午2点,在眉山市彭山区成乐高速路口,一位母亲正等着她朝思暮想的儿子,同时,该区做防疫检测的医务人员、观音街道的工作人员也在等待,他们代表全区人民等着一位“凯旋归来的英雄”。
这位小伙就是参与援建雷神山医院的志愿者张豪杰。
张豪杰是彭山人,1999年出生,在简阳空港新城从事消防工作。谈及参与援建雷神山医院的初衷,这个年仅20岁的小伙子轻描淡写地说到,“医院的后期收尾工作需要消防工作人员,当时单位喊报名,我没多想就去了。”
2月5日,在向单位递交了请战书后,张豪杰怀着“召必战,战必胜”的信念,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出发前往武汉,参与援建雷神山医院。
1200公里的距离,近14个小时的车程,到达后,张豪杰没有耽误,他立即投身到雷神山医院建设中。作为消防工作人员,张豪杰主要负责医院建设后期的消防、水电。一个口罩、一双手套、一顶安全帽,从上午11点持续到第二天7点,他每天长达21个小时的工作。连续10多天,每天只睡三个小时,日夜颠倒,争分夺秒。
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如此辛苦地拼命,有人问他,是否后悔去武汉,他神采飞扬地回答:“我工作没多久,就大开了眼界,见证了上万人一起干活的场景,见证了平地而起的医院,见证了中国力量。骄傲还不及,怎么可能后悔!”
回到彭山后,张豪杰在高速路口接受了医护人员的相关检测。紧接着,他将入住安排的定点酒店开始自我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