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苍子俗名山鸡椒,系樟科木姜子属落叶灌木。叶膜质,长椭圆状披针形,干后变黑。果、叶可提取芳香油。山苍子,为中国特有的香料植物资源之一,中国山苍子油年产量达2000余吨,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年出口量达3500 吨左右,产品远销美、日、英、法、德、瑞士、荷兰等国,享誉国内外。
山苍子外皮含有4%~6%的挥发性芳香油,名山苍子油,它可提取柠檬醛、制造特种香精紫罗兰酮和药品维生素甲。紫罗兰酮用于配制香水、香粉、烟草、化妆品、药品和生产糖果、饼干等食品,还可用它破坏致癌物质黄曲霉素等毒素,解除粮食部门在贮粮过程中的后顾之忧。蒸馏山苍子油后的果核,含脂肪油高达40%,可制取月桂酸,作牙膏、洗涤剂等化工原料。其根、茎、叶、果均可入药,药名叫毕澄茄,主治慢性气管炎、寒冷胃痛、风湿痛、月经不调、无名肿毒等疾病。山苍子浑身是宝,市场缺口很大,人工种植山苍子是农家创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栽培技术如下:
采种。在九月间种子成熟,果呈黑色时采种(7月青果只能用来提炼油)。采回后在水中擦洗,除去果皮、果肉和擦除表面蜡质层,洗净阴干。半月至1个月后水选1次,除去破皮、霉烂种子,阴干,换新河沙贮藏。
育苗。选择生长条件较好的土地作苗圃地,于次年2~3月间搞好深翻、下肥、耙平后作苗床,并开沟条播,沟宽8~10厘米,沟距20厘米。先用35℃的热水浸种催芽一天,再将种子均匀撒播或双粒点播,盖土厚1.5厘米,并盖草保湿。播种量8公斤/亩。种子在4月上、中旬发芽后揭草。并及时搞好中耕除草、施肥、排灌、间苗等田间管理工作。当年冬初,当苗高40~50厘米时,便可出圃造林,产苗量可达1万株/亩。
选地定植。凡土壤肥沃、深厚、湿润的丘陵地以及山区阳光充足的南坡、东南坡、西南坡山场均可选作林地,选地时间在10~11月。在砍除杂草灌木后,按株行距1.5×2米,300株/亩的密度挖植树穴。植穴规格为60×60×40厘米,并在栽穴中施足基肥。山苍子雌雄异株,无论公树母树均先开花后长叶。公树在1~2月开花、长叶,树皮深绿色。母树2月份开花后长叶,树皮为淡绿色。植树时应在圃地留部分苗木不出圃,供调剂公母树种之用,使公树保持在树木总株数的10%左右,并分布均匀。将多余、分布不均的公树拔除、移栽,将留圃的母树苗补栽上去。
管理要领。母株1米高时要打顶,促分枝。5月劈山除缠藤、杂草,并施火土肥。11月逐株施磷肥100克,促开花抽梢。花盛期,叶面喷0.3%尿素和0.1%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能克服大小年,提高坐果率。每年夏季防白轮盾蚧危害,可喷洒机油乳剂2次。防治红蜘蛛可喷蚧螨灵。发现食叶害虫可喷敌百虫药液。
收获加工。山苍子定植苗3年进入丰产期,4年以上母树单株年产鲜果4~8公斤,8年生树产鲜果高达25公斤(单株)。农历立秋后采回鲜果,放入木甑中用锅蒸气加热,使籽皮内挥发油气化,经导管引出冷凝成山苍子油,出油率6%~7%。将蒸馏过的核仁晒干粉碎,用榨油机榨取核仁油,出油率约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