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1月8日晚,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一支名为飞虎应急救援队的志愿者队伍带着灾区群众急需的过冬物资,驰援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为抗震救灾贡献力量。
在仁寿县,志愿者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被需要的地方。校园门口,他们坚守“护学岗”;基层社区,他们倾听心声、调解矛盾;偏远乡村,他们支教送学、助力农事。
近年来,仁寿县不断健全志愿服务体系,积极拓展志愿服务的深度与广度,志愿服务队伍日益壮大,服务领域日益多元化,“志愿红”已经成为仁寿一张耀眼的文明名片。
微光聚焰 一抹“红”汇聚文明力量
“我们不仅要为老年人送去健康,也要给他们带来关怀和陪伴。”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志愿者李强便会带着医疗服务队,奔走在山村田野间,为农村的老人们送去温暖。
今年 35 岁的李强,是一名消化内科医生,自投身医疗事业以来,他目睹了许多农村老人因不良生活习惯而患病,这促使他踏上了志愿服务的道路。在李强的带领下,同事、亲友们纷纷响应,一支支义诊队伍活跃在仁寿县的敬老院、公园和乡村各处。
“这些医生太好了,不仅定期来免费给我们看病,还为我们进行中医推拿按摩。”虞丞乡丞相村的王子文老人感激地说道。
李强从最开始的单枪匹马到如今的团队服务,他见证了仁寿县的志愿服务逐步实现了专业化、项目化、组织化、精准化,形成了“全城志愿”的格局。
队伍列阵 激活基层治理新活力
无论是处理邻里之间复杂的土地纠纷调解、维护乡村安全秩序,还是帮助孤寡老人搬运重物、为群众排除简单的水电故障,仁寿县龙正镇洪峰志愿服务队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洪峰志愿服务队成立于 2023 年 10 月,由 11 名退役军人和 5 名志愿者组成,他们承担着治安巡逻、纠纷调解、应急救援、反诈宣传等重要任务。
洪峰社区丘陵、山地居多,有46个村民小组,共11000余人。志愿服务队在这里不仅是基层矛盾调解员,还是群众身边的“安全员”。2024年6月份,洪峰社区的70多名考生前往县城参加中考。由于大多数考生为留守未成年人,为保障考生安全,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上午送考,下午接回,连续三天往返于洪峰社区和仁寿县城考点之间。
“穿上迷彩服,就有一种天然的使命感、责任感,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守护家园,尽己所能发光发热。”蒋保安说,他们还在积极挖掘社区的能人巧匠、“热心肠”,让更多人了解志愿服务队,加入志愿服务队,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便民服务。
基层志愿服务力量在不断更新,志愿服务队伍里的年轻面孔也越来越多。每年寒暑假,就有不少返乡大学生加入志愿队伍,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中绽放青春光彩。
“基层治理需要新鲜血液和新鲜力量,志愿服务不仅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深入基层、奉献社会的广阔舞台,也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仁寿县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汪俊灵介绍,该县依托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志愿服务站(点),成立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志愿者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品牌铸魂 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近日,“弘扬三苏好家风 千古美德耀陵州”家风家教主题活动在仁寿县栖西里家风家教宣教长廊拉开帷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参与。
活动以志愿服务为依托,深入挖掘三苏家风文化精髓,通过拍摄全家福、送春联等形式,向大众传递优良家风,推动家庭文明建设迈向新台阶,为仁寿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家风家教志愿活动是仁寿县志愿服务“品牌活动”之一。近年来,仁寿县高度重视家教家风建设工作,因地制宜组建服务队伍,打造了本土家庭文明建设志愿服务品牌。其中,“仁和家风讲堂”志愿活动自2017年开办以来,累计开展135场,被评为眉山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随着一个个志愿服务项目的实施、一场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在仁寿,目前已有2276支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人数达26.8万人,每年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万余场。一抹抹温暖明朗的“志愿红”,成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补充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