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容 提质 增效——疫情防控下“十一”黄金周消费亮点透视

2020-10-05 23:5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 8371 点击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今年“十一”黄金周,各地在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效、加快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同时,积极优化市场供给,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拓展消费空间,有力促进了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扩容:老行当推新,挖掘消费潜力

对辽宁省盘锦市25岁的回乡创业青年陈家宝来说,眼下正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今年稻田蟹上市以来的销量,尤其是邮寄量较往年大幅增长。以往一些本地消费者会选择现场挑选购买,今年大都选择线上订购,再通过快递取货。”陈家宝说,疫情一度让他对今年的销售持悲观态度,可随着越来越多的螃蟹从线下“爬到”线上,压在他心头的石头落了地。

推陈出新,尤其是一些老行当尝试叠加新要素,是战“疫”带来的变化,也成为各行各业挖掘消费潜力的方向之一。

看文化展览,观网络直播,与送餐机器人合影……56岁的重庆游客刘庆红在广州酒家不仅享受了一顿粤菜大餐,还同当地传统饮食文化和餐饮行业高科技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我们希望通过线上线下多措并举,让大众享受更丰富更优质的文旅美食新体验。”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利平说,因防疫需要而引入的无接触送餐机器人正逐步普及到各店,实现餐饮智能化升级,既降低成本,又保障卫生安全。

10月1日晚间在上海新天地举行的“2020天地世界音乐节”上,呼麦、长调等蒙古族特有的音乐形式与其他音乐融合,给人们带来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全新感受。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我们希望在商业公共空间里将音乐以可亲可近的方式带给大家,带动线下全时消费、助推文旅消费市场回温。”瑞安管理及中国新天地执行董事张斌说。8天假期里,全球37支音乐团队将在上海、武汉、重庆等地,以工作坊、街头巡游等新方式呈现85场现场音乐演出。

提质:老场景叠新,优化市场供给

上看建筑立面的裸眼3D屏、骑楼光影舞台剧,下俯被玻璃罩保护展示的千年古道;快闪店、外摆店、网红店等新零售模式频现……

历时两年改造的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以全新面貌迎接“十一”黄金周,首日便吸引游客40多万人次。游客穿梭其间,享受健康、文化、娱乐等丰富多样的产品,体验轻奢化、定制化、智能化等不同消费模式。

“每次来都能发现新花样,非遗传承、动漫展销、文化沙龙……”已在广州生活了两年的江华畅游北京路后,掰着手指细数起刚体验到的各类文旅产品。

今年“十一”黄金周,各地、各景区和商圈纷纷“上新”,优化市场供给,拓展消费空间。

湖北开展非遗“六进”活动,让游客尽情品尝、欣赏、体验和购买各种好吃、好看、好玩、好用的非遗产品;北京首发节、时尚夜京城、畅游京郊等商业品牌和文化旅游活动组织电商平台和重点商圈,推出国潮新品发布、网红探店、品牌联动促销;西安曲江大悦城推出“东方时辰——国韵大赏”主题活动,以文化旅游带动商业繁荣。

记者在上海市长宁区IM大通市集上看到,数十辆色彩缤纷的早餐车成为“主角”,居民不仅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全球美食,购买文创产品,还能在后备厢集市里享受“淘宝”的快乐。

“市集去过不少,餐车市集是第一次。”附近居民沙女士得知餐车市集正在举办的消息,决定过来尝尝鲜。

增效:内需回暖,加快释放消费回补动能

“受降雨降温天气影响,10月1日至3日大唐不夜城游客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5%,而综合消费金额却增长了11%。”西安市曲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顾育英说,国庆期间,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每天都有20多台音乐舞台剧演出和行为艺术演出,还有能画出唐风唐韵的粉底、口红、眼影,以及主题冰激凌等新产品售卖。

消费扩容提质,带动了内需回暖。

“真没想到旅游住宿恢复得这么快,照目前的趋势,有望把上半年的损失补回来。”成都旅游住宿业协会会长安茂成感慨道,黄金周前三日成都住宿业收入整体水平已高于去年同期。

3日晚上7点半,成都人民公园附近的巴蜀大将火锅店门口候餐客人排出30米远,等餐号牌已经排到500多号。“10月1日至3日,8家门店总接待人数超过4万人次,总营业额超过去年国庆同期。”成都巴蜀大将创始人毛晓佩告诉记者,疫情期间餐饮业损失惨重,但他们积极应对,升级管理系统,调整营销策略,今年7月前已填补完疫情造成的亏损,目前正筹划进一步扩张。

京东大数据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陆飞表示,消费意愿回暖,需求升级,加快释放消费回补动能。比如,通过与去年中秋节前一周数据对比,今年在京东平台上采购月饼的消费者不但数量大幅增加,而且更加追求品质,月饼平均客单价同比上涨35%以上。(采写:侯文坤、喻珮、丁乐、袁秋岳、吉宁、李华、白涌泉、周蕊、程士华、刘方强、张申博)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我省国家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增至两家

科技部日前公布第二批19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名单。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名单中的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是我省第二家国家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该联合实验室是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和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联合共建的猕猴桃国际化创新平台。2018年5月,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在天府新区建成,汇聚了中国、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的顶尖猕猴桃研究专家和技术人才,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