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安全度夏——水产养殖篇

2025-06-27 08:59 来源:巴中市农业农村局 958 点击

近期,四川多地经历了一轮强降雨,洪涝及次生灾害频发,让水产养殖面临多重挑战:藻类老化加速、底质毒素释放、水体指标恶化、养殖生物应激频发……洪涝灾害发生前后,养殖户应如何做好科学防护工作?

强化预警措施,及时应对处置

1.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根据天气预报和水位变化情况,池塘和水库采取加高堤坝、疏通沟渠、设置围网等措施,防止因洪水漫堤造成损失。工厂化或大棚养殖等设施渔业要做好主体和配套设施的加固。

2.高度重视人身安全

洪涝灾害发生时及灾害发生后,要注意防范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同时注意防止因雷击、设施漏电、电线落水等引发的触电意外。参与抢险救灾时,落实专人控制电源,配备救生设施,避免危险操作,遇到危险情况要及时撤离。

3.及时修复损坏设施设备

尽快修复电力、道路、水渠和房屋等基础设施,确保道路畅通并恢复供电。及时抢修损毁的池埂、拦鱼设施、进水排水系统、渔业机械等,防止再次溃口或者被冲毁,造成更大损失。

做好病害防控,防止疫病暴发

1.做好死鱼无害化处理

灾后养殖水域常出现大量死鱼及其他杂物,要及时打捞上岸,分类处理。对于打捞出的死鱼尽快焚毁、掩埋等无害化处理,切忌随便乱扔,其中以生石灰消毒处理后再深埋1米以上较为常用。同时,对打捞死鱼的工具、器皿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病暴发。

2.坚持巡塘,及时发现病害

灾后恢复渔业生产期,要坚持早晚巡塘,观察记录鱼类的活动、摄食、体色、水质变化以及天气变化情况,做到勤观察、细分析。要加强疫病监测,对突发疫情做到早准备、早发现、早防控、早处理。

3.准确诊断,科学用药

灾后养殖水体生态失衡,水质不稳定,鱼体处于应激状态,很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应特别注意对疾病的准确诊断和对症下药,切忌滥用药,杜绝使用违禁药。对于容易出现的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等传染性疾病,一般采取内服外用法防治。外用生石灰消毒水体;内服三黄散等,或选择敏感抗菌药物,一般连喂3~5天。对于侵袭性寄生虫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可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粉等,中华鳋病、锚头鳋病、鲺病可用精制敌百虫粉溴氰菊酯溶液、辛硫磷溶液等,一般需使用2次以上。

加强科学管理,全力恢复生产

1.摸清存塘鱼量,做好鱼种补充

水退后可采用拉网检查或投喂饲料等方式,对养殖区域存塘鱼量进行检查和科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相应调整养殖计划,及时补放鱼种。

如要实现当年上市,应遵循“稀养速成”原则,重新选择生长快、适应性强、效益好的品种进行养殖。对存塘鱼少的池塘,清理后,选择当年生长快、见效快的品种;对存塘鱼较多的池塘,适当补放规格较大的鱼种,增加放养密度;对池埂全部溃决的池塘则应排干水,经消毒剂彻底消毒后,养殖夏花鱼种,培育春片鱼种。

原良种场、苗种场应采用并塘或转移的方式,保存亲鱼和鱼种,以备来年使用。补充苗种、转塘、并塘时,要严格按照苗种转运操作规程进行,做好消毒防病工作,尽量减少鱼体损伤。

2.加强日常管理,保持良好水质

及时调节pH值。暴雨来临前,可在塘基四周泼洒生石灰,调节雨水进入池塘后的pH值,并杀灭由雨水径流带入池塘的病菌。暴雨后,每亩池塘需泼洒15千克~20千克的生石灰,有效调节池水pH值。

严防泛塘。坚持早晚巡塘,密切观察鱼虾的摄食、活动情况。一旦出现缺氧征兆,及时注入新水、开启增氧机或撒入增氧剂。

灾后消毒。洪涝灾害发生后,要及时对池塘等养殖水域清淤和消毒,杀灭随雨水、洪水带入的病原;采用化学、物理方法调节和改善水质,每10~15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每次用量为10千克~15千克/亩;采用生物或过滤方法净化水质,如在鱼池进水口设过滤池,过滤料用砂或木炭;适当延长增氧机运转时间,一般要求每天13∶00~15∶00和第二天凌晨开动增氧机,尤其在阵雨、无风、无光照的情况下要延长增氧机的开机时间。

3.科学投喂饲料,促进鱼类生长

连续降雨和洪灾后,饲料易受潮和霉变,在投喂前,要认真检查,避免投喂变质饲料。

灾后水体浑浊,水质变瘦,水体中天然饵料生物量减少,加上养殖品种受到较强的应激影响,需投喂优质饲料,并在饲料中定期添加维生素C、多糖、抗应激中草药等,促进鱼类生长。投喂时需坚持“四定、四看、一检查”,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看天气、看水色、看水产动物吃食、看水产动物活动,检查水下有无残渣剩饵。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农业生产安全度夏——大棚蔬菜篇

根据四川省气象台天气预报情况,近期,四川盆地经历了一次连晴高温天气,盆地最高气温达35℃~38℃,局部达40℃以上。随后,盆地大部分地区迎来一波强降水,且伴有短时阵性大风。持续多变的不利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期开始,本报推出“农业生产安全度夏”系列报道,普及系列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助力广大种植养殖户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随着温度升高,降雨量增大,天气进入“桑拿模式”,给大棚蔬菜种植带来了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