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锦义,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放射肿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子科技大学肿瘤医工研究院院长,四川省放射肿瘤中心省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肿瘤专科学科带头人。从事临床放射治疗科研、医疗、教学39年,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等科研项目30余项,获省市科技成果奖多项,获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9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著作8部。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从医39年来,他是中国放射治疗行业的泰山北斗、国家重点肿瘤专科学科带头人,获得荣誉无数,而他却说,“真正的理想不是荣耀,是你最后得到了病患的认可,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从医以来,为提高业务水平,他付出的远比一般人多得多。每天早出晚归,常常晚上10点,甚至12点才下班。在他看来,每天多积累经验3小时,一年就可以多积累几十天。
一位学生这样评价他:“他对患者非常友善,对我们却像一个严厉的父亲,跟着他查房、讨论病例,下午两三点吃午饭,八九点吃晚饭是常有的事。”如今,60岁的他依然保持着满负荷的工作状态,他说:“从医肯定要付出一些牺牲,但最终让你欣慰的是,患者得到了治愈。”
他不仅有高人一筹的抗癌秘籍,也有敢为人先的胆识谋略,不少其他医生看来“无药可救”的晚期、疑难患者在他这里找到了希望。
他说,作为医生不只要有精湛的技艺,更要有同理心,能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去理解病人,病人自然能感受到。医生这个职业,所要具备的素养不仅仅是医学,还包含了社会科学,比如怎么和病人相处。
他就是2021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郎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