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六月天,丹棱文旅谱新篇。近年来,眉山市丹棱县以探索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为目标,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统揽,深挖文化旅游资源,厚植历史文化底蕴,打造了以幸福古村为标杆的“丹棱游村”金字招牌、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老峨山、网红打卡地“桔香稻田”等农文旅融合新场景,走出了一条农文旅兴村的特色发展之路。丹棱县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县、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省农房风貌整治提升试点县、全省首批乡村振兴先进县。

质朴原乡——幸福古村
走进幸福古村,如同置身于一幅水墨画中,满山的果木,层层的梯田,水车、引水渠、银杏树点缀其间,让人忘却所有的忙碌和纷扰。幸福古村位于丹棱县顺龙乡,是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拍摄地。但如果人们对这里的印象还停留在电影里的场景,那就该为今天的幸福古村喝彩。作为全省少有的保存相对完整的古村落、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天府旅游名村,幸福古村又成功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四川省第一批中国特品级旅游资源推荐名录》中的“天府林盘及特色村落”和《2022 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幸福古村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农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幸福古村依托古遗址、古人文、古村落等丰富资源,深度挖掘农耕文化,建成幸福岭生态民宿聚落。幸福岭项目成功申报为“2022 年全省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并荣获国家科技部第19 届精瑞人居奖、联合国人居环境署亚洲都市景观奖(名列获奖名单首位)。幸福岭生态民宿聚落位于古村的山梁之上,它依山就势、临溪而居,充分尊重原乡建筑和传统文化,聚散有度、随地赋形,承袭了幸福古村“古、静、拙”的历史文脉和“散、小、巧”的自然布局,以最自然的方式维持了区域生态平衡。随着幸福古村这一“引爆点”的惊艳亮相,丹棱县分阶段培育了梅湾村、雄义村、龙鹄村等一批特色村庄,不断擦亮“丹棱游村”旅游品牌。


清凉之地——老峨山
漫步山中小道,沿途树林繁茂,植被葱郁,空气清新;驻足半山腰的玻璃桥,四周绿意环绕,脚下波光潋滟,古寺、喷泉、长廊、星空露营地尽收眼底,览遍大好春光。这里是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老峨山。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老峨山海拔1142 米,为总岗山脉的主峰,年平均气温16 ℃,森林覆盖率90% 以上,登金顶可领略“金顶东领三千顷,平原南来第一峰”的壮阔之美,是“远离尘世、临近都市”的休闲避暑胜地。清代文学家彭端淑曾赞誉:“锁江非江灵溪秀,峨山是佛雄峰壮”。老峨山钟灵毓秀,山上植物种类46 科200 余种,其中9 种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摄身崖的千年银杏被奉为树神;拥有灵山睡佛、宝子古刹、澄怀碧波、祈福大道以及摄身崖、东坡岭、九老洞、核桃沟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丹棱县志》记载:“佛教入蜀,兴于老峨山,再传二峨山”。因此,老峨山素有“佛教入蜀第一山”之美誉,是人们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丹棱县充分利用“山、水、禅、茶”元素,对老峨山旅游景区进行提升改造,建设老峨山书院酒店、茶海隐庐、山涧森房、接待中心,打造集主题住宿、特色餐饮、旅游度假、书院文化、禅茶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


最初的美好——桔香稻田
第一次走进位于丹棱县仁美镇雄义村的桔香稻田,让人感觉既新奇又亲切,广袤田野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一群幼儿园小朋友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正在鸟语花香中研学、游玩,农业观光、搭帐篷、坐小火车、画画写生……玩得不亦乐乎。“桔香稻田是我们打造的乡村特色旅游新地标,每到周末,这里都十分热闹。近期游客人数明显增多,周边村民也纷纷开起了农家乐,卖起了自家土特产。”雄义村负责人称,随着农文旅融合的不断发展,村里单一的水稻生产,扩展到稻—油轮作、稻—鱼综合种养,游客不仅可以欣赏美景,还能在稻田捉鱼,开展研学和农耕文化体验的同时,感受乡间野趣。据介绍,桔香稻田项目一期占地面积155 亩,于2021 年5 月开工,2021 年11月完工,收种水稻120 亩、新建道路520 米,营造出浓厚的田间艺术氛围。项目二期占地面积130 亩,以稻田为基底、粮油生产为主题布局新业态,通过建设水上主题、稻田主题、乐园主题等五大区域,运营研学团建、种植养殖、稻田餐厅等项目,打造集民宿餐饮、农事体验、田间游乐、采摘垂钓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培育乡村旅游新热点。此外,丹棱县深入实施“文旅+”战略,将白塔公园、大雅堂博物馆等各类文化场馆设施融入旅游产品和线路,结合老城有机更新,打造错落有致、古韵浓厚的雅韵宋街,营造丹棱古城墙文化走廊。白塔公园、大雅堂公园、齐乐公园、端淑公园、熊河碥公园的建成投入使用,极大丰富了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狮子新村、龙滩社区、群力新村等新农村项目一一落实,让村民的居住和出行更加舒适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