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眉山市青神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检验成效的落脚点,建账定责,专班推进,把握广度、精度、力度,以务实举措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积极回应群众“急难愁盼”有广度
“小区路灯又亮了,社区党员干部把好事实事办到了我们心坎上。”近日,青神县西龙镇龙凤社区新安置小区居民张乐清乐呵呵地说。
张乐清居住的小区,因施工人员误将路灯线挖断,导致路灯不亮,影响小区居民生活。社区党总支迅速与相关单位协调,联系施工单位进行了修缮。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得益于该县广泛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据了解,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该县58个村(社区)开展了“学党史践行动 建台账办实事”活动,要求村(社区)党员干部下沉进户,梳理问题,建立台账,定期销账。截至目前,全县共组织324名村(社区)干部深入村组和网格,走村(社区)入户,与村(居)民交心谈心,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并收集群众难题1200余件,梳理细化清单320条,形成重点事项62件,目前已销账720余件,其余正在按计划推进。
找准切入点为民办实事有精度
为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青神县整合县综治中心、县群众工作中心、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县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相关职能,率先在全市打造了县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
该中心旨在推进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实现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使县域成为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的“终点站”。中心自今年4月9日起开始试运行,目前共受理各类来访10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50余件,提供法律服务36人次、心理辅导12人次,获得了群众的一致认可。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的建立,有效解决了我们以前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状况,使群众不再面临‘不知道找谁’的难题。”该中心专职副主任王秋艳如是说。
据了解,“实体化”是该中心的一大亮点,设置了信访、劳资纠纷、涉法涉诉等多个功能窗口,由县信访局、县人社局、县法院等相关部门共同开展信访办理、法律咨询、纠纷调处、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司法确认等工作。
围绕重点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有力度
“治疗糖尿病的药从早晚一颗变成早晚两颗,过一段时间我们再监测血糖的变化。”近日,青神县青竹街道兰沟村村民涂荣(化名)迎来了县级专家服务队的上门诊疗和随访,在做完血压、血糖监测后,青神县人民医院慢病管理专家何学钰对他的用药剂量进行了调整。
当天,涂荣的监测数据、用药用量情况被实时录入慢病管理系统档案。同涂荣一样,该县所有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都有属于自己的慢病电子档案,方便县、乡、村三级医生联动开展治疗和延续性的慢病规范化管理。
何学钰所在的慢病管理县级专家服务队是由两名专科医生和三名护理人员组成,实行“一支队伍包一个乡镇”,主要负责联系乡镇卫生院(村医),分片区、分类别深入县、乡、村进行精准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宣传、建档、治疗、指导和管理服务。贴心的个性化健康服务包解除了群众的顾虑,全县已有近6000人次参与个性化签约服务。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青神县抓住重点,着力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统筹抓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完成青神中学整体搬迁、实验幼儿园分园建设,启动学道街小学扩建,支持成艺大学在校生规模扩容至2万人。深入推进全国首批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整合13家县乡公立医院组建青神医疗集团,实现分级诊疗、信息共享、医院联动。推进“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新改建农村公路107公里,建制村通客率100%。持续保障就业,组织各类招聘会115场,提供用工岗位3200余个。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上级精神,紧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本民生需求、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坚持‘一线工作法’‘问题工作法’,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找准群众‘急难愁盼’,顺应群众关切期待,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实效。”青神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宋杰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