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莅临眉山市考察调研,在永丰村首次提出“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青神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奋力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特色示范区。
推进粮油园区融合发展
“太美了,秧苗青青,微风习习。走在木栈道上,看到孩子追逐蝴蝶的背影,仿佛来到了宫崎骏的童话世界……”6月1日傍晚,暮色喜人,市民覃慧早早吃过晚饭,带着孩子来到竹里稻香玩耍,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竹里稻香项目位于青竹街道新光村,是青神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市级示范片核心区和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区,幅员面积约10平方公里,涉及9个村民小组,以水稻、油菜、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拥有千亩粮油连片示范片1个,千亩粮蔬示范片1个,种粮大户15户。项目以建设高品质农田为抓手,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开发近郊农业休闲旅游的新模式,充分利用当地村落民居资源,挖掘田野与乡村的潜力,将稻田与文旅有机结合,在提升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乡村振兴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民宿集群示范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除竹里稻香外,青神县还坚持项目化、园区化、融合化、品牌化发展,重点依托投资9亿元的青神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和投资1.5亿元的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项目,谋划做好“两张清单”项目工作,破解保地提质稳粮难题,重新构建粮食生产经营体系,创新推广粮经统筹模式,建设具有影响力的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特色示范区。
截至目前,青神县已初步建成集粮油综合功能厅、智慧农业展厅、农产品电商中心、农产品展示中心和精品民宿、茶社、餐饮为一体的“天台合作社”农旅融合综合体;建成集红色文化、农技培训、民主议事为一体的乡村记忆传习所;建设汉阳粮仓农旅融合综合体,打造10余处集民宿、餐饮、农事体验为一体的农旅融合新业态。
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这是我第一次到这里来承包土地,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很适合机械化耕种,可以节省种植成本……”近日,在青竹街道程家嘴村农田旁,种植户刘玉军正在查看秧苗长势。看着绿油油的秧苗随风摇曳,他的脸上挂满笑容。
刘玉军今年种了400亩水稻,全部采用机械化插秧,农田高标准化后,机器可以通过新修的道路直接开进田里。“后期的植保和收割我们也会采用机械化的方式,非常方便。”对于今年水稻丰收,刘玉军信心满满。

据了解,包括刘玉军承包地在内,青神县2023年新建5000亩高标准农田和1.3万亩提质改造项目,完成2022年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不仅如此,青神县还完成复兴水库扩建主体工程建设、黑龙大堤女儿渡堤防工程等农田水利工程;腾退的低效果园、茶园、园林共1486亩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建成80公里“四好农村路”。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青青秧苗“出厂来”。近日,位于青竹街道新光村的青神县工厂化育苗中心竣工交付并正式投用,填补了青神县水稻机械化育秧的空白。
该中心项目总投资约400万元,于今年4月上旬完工。项目投产后,年可育苗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5000亩左右,并可有效提高水稻耕种收机械化率。

该中心运营负责人介绍,中心设置自动喷灌、控温、控湿、控光照等设备,催芽、播种、浇水、施肥等工序全程自动化、数据化控制,还可以进行远程调控,形成风险可控、标准化生产,实现全天候、规模化播种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以后青神县水稻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有助于推进粮食生产,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机械插秧不误时。今年插秧季,青神县引入新的农机化技术,全面推广机械化育秧插秧,提高种子出苗率和播种效率,为粮食稳产增效打牢坚实基础。
“老师,这刚刚才栽的秧苗该咋个管理呢?”4月13日,在青神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西龙片区)内,种植户程伟正在向农技人员请教插秧后的管理办法。
在稻田的另一边,4台插秧机在农田内来回穿梭插秧。“这些机械早上7点就开始作业了,一天就能插秧200多亩。”程伟说。
程伟今年种了1200余亩水稻,从4月11日开始插秧,7天就能插完。今年,他承包的土地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节约了成本。利用这一部分节约的资金,程伟扩大了种植规模,预计今年能够收获90余万公斤水稻。
工厂化育苗、机械化插秧、无人机“飞防”……这些都是青神县强化科技支撑、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生动实践。
除此以外,青神县“高招”频出,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成立“天府粮仓”研究院;建成小麦、油菜200亩品比示范基地,小麦高产栽培展示区、小麦品比高产交易区、油菜展示交易区;引入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农业试验单位、外来生物防控基地“四川禾本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天府粮仓”建设核心区,建成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完成玉米大豆转基因实验53个,农药登记实验905个,新农药药效实验147个;结合数字乡村建设项目,启动农业大数据与展示控制中心项目建设,建成1000亩水肥一体化种植基地。

今年,青神县以新光村、光辉村为核心的粮油园区“田、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全面完善。以品比示范、科技成果转化为代表的粮食生产科技示范点位全部建成。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大幅增加,社会化服务能力得到一定提升。以田园乡愁、竹里稻香为代表的农旅融合示范点建成。
下一步,青神县将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最扎实的作风,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在青神条条落地、事事见效,奋力建成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特色示范区。
展望未来,到2024年,青神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高标准农田管护机制更加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更加明显,数字赋能粮食生产取得一定成效,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力不断提升;绿色循环种养全面推广,粮食生产方式更加绿色高效。
到2025年,全县高标准农田占比、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居全市前列,全县粮田数字化管理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粮食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率进一步提升,全县规模种粮综合亩均纯收益大幅提升,农业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深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机制初步形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