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连续多日的阴雨低温天气告一段落,温暖的太阳又重新照耀着大地。沿着宽敞的奔康大道,记者来到曾经是省级贫困村的眉山市丹棱县张场镇万年村。刚到村口,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面崭新鲜艳的五星红旗和一幢幢脱贫群众易地搬迁的小洋楼。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部分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在万年村新建的茶叶培育园,党支部书记任刚正在给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当宣讲到乡村振兴这部分时候,任刚说话的声音明显有了提高,还显得特别兴奋。“非常激动,通过精学党的二十大报告,我对村上发展高山绿茶特色产业,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充满了信心。”任刚告诉记者,前些年,万年村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产业基础差、年轻劳动力大量流失等因素叠加,群众致富无门,荒凉和穷困是这个省级贫困村的真实写照。直到脱贫攻坚大会战的到来,这里的群众在党委政府带领下斩穷根、挪穷窝、摘穷帽,短短几年的时间,便创造了村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人间奇迹。“现在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让我们的心中更有底了。”
任刚心中的底来源于,万年村始终坚持以产业发展来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助农增收。仅在今年,万年村把申请到的2022年中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00余万元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新建1.5米宽的耕种便道600余米,硬化生产便道1130米、铺设塑木步道600余米,新建售卖长廊200平方米等其它附属设施,为下一步农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新建的茶叶培育园,村上还选育了奶白菜、黄金芽等优质茶叶进行试种,助推农业产业发展。此外,万年村还投资90余万采购茶叶加工设备,投放至岐山茶叶加工厂,采取出租分红的模式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现在不用外出务工了,家门口就可以挣钱了。”万年村2组脱贫户陈明芝告诉记者,随着村上产业的发展,平时在村上就能干些零活,收入都有7000元左右,家里的开支足够了。
“经过我们初步测算,2022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万余元。今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已经突破了35万元,同比增长了50%以上。”任刚说,正是在党的带领下,万年村才能从一个贫困村蜕变为先进村。“全村上下正鼓足干劲,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实现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的目标。”
万年村积极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宣讲,只是丹棱县在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个缩影。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丹棱县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通过多途径、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学习宣传,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干部群众们纷纷表示,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丹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