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在第三届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食品轻纺和能源化工专场推介会上,集中推介展示了“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宽温域高安全石墨烯基电池”“抗龋病植物乳杆菌的筛选及在食品开发中的应用”“特色彝绣技艺传承与规划”等27个科研成果和创新技术,系列技术创新性强,推广价值高,应用前景广。

食品轻纺:传统产业如何做好特色新文章?
川酒川茶香飘四海,蜀锦蜀绣名满天下。食品轻纺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如川酒、川茶、四川泡菜虽历史悠久,但也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形势。专场推介会上,食品轻纺产业创新突围、推陈出新,做足传统产业特色新文章。
“益生菌小叶酸菜袋内发酵技术采用传统四川泡菜工艺和现代微生物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古法加现代科技的科学发酵方案。”
“峨眉王氏古虫茶手工制作技艺不仅致力于中国传统手工制茶技艺的传承,还将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与传统技艺相结合的步伐,打造具有峨眉山乃至四川特色的生产技术和品牌。”
……
专场推介会上,“特色彝绣技艺传承与规划”项目为传统产业推陈出新带来了全新的思考。彝针彝线刺绣专业刺绣合作社负责市场运营的阿布巫淋介绍,彝绣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瑰宝之一,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不仅是一种手工技艺,更是承载着民族文化、历史和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在轻纺行业中,彝绣因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占据着特殊地位。作为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它与现代轻纺产业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链,为轻纺行业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我们引入了数字化刺绣技术,通过预先设计好的数字图案自动进行刺绣,实现高精度和高效率生产,数字化刺绣技术为传统彝族刺绣注入了现代科技元素,使其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生产和市场需求。”阿布巫淋分享道,“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产品研发,创新彝族刺绣设计,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激发传统产业的新活力。”
同样的,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发展中不断突破白酒品质提升的关键性技术难关,持续书写“川酒甲天下”的新篇章。该公司通过对“利用功能微生物强化技术培养人工窖泥”进行研究,首次发现剑南春窖泥微生物主要利用乳酸而不是乙醇合成己酸,提出了己酸合成的新途径。研究表明,把这种新型己酸菌添加到窖泥中,可显著提高窖泥中有益菌的含量,为促进新窖老熟和大幅提高产品优级品率作出了突出贡献。专场推介会现场,四川农业大学应用微生物学系副主任余秀梅教授这样评价道:“该项目从剑兰春窖泥中筛选出高效的新型己酸菌,提出了窖泥中微生物以乳酸为底物合成己酸的新途径,打破了传统的窖泥微生物以乙醇为底物合成己酸再酯化成乙酸乙酯的浓香型白酒产香理论,这是浓香型白酒产香理论的新突破;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能有效提高浓香型白酒优级品率,增加优质酒的产量,促进浓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的节支增效,应用前景广阔。”
能源化工:如何撬动绿色发展新动能?
能源化工产业是我省的支柱产业,也是现代工业体系的“主力军”。作为我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推进清洁能源、绿色化工、节能环保融合发展,由此撬动绿色发展的新动能。

伴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氢能无疑将会成为未来重要能源之一。采用绿色电力电解水制氢是实现零碳能源的重要途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氢矿,向大海要水是未来氢能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海水成分非常复杂,还含有大量微生物和悬浮颗粒,导致面临有害腐蚀性和毒性、催化剂失活、电解效率低等诸多技术瓶颈与挑战。针对上述挑战,四川大学推介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团队的“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开创了相变迁移驱动的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原理与技术,建立了气液界面相变自迁移自驱动的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理论方法,形成了界面压力差海水自发相变传质的力学驱动机制,实现了无额外能耗的电化学反应协同海水迁移的动态自调节稳定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其自主研制的400L/h H2的电解原理样机在真实海水中稳定制氢超3200小时,彻底隔绝海水离子的同时实现了无淡化过程、无副反应、无额外能耗的规模化高效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突破,为全球“海洋绿氢”新兴战略产业提供了全新路径。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刘慰对此评价道:“该项目实现了将取之不尽的海水资源转变为海水能源,将对世界新能源发展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其中“绿色工程”中提出“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传统制鞋、沙发家具、汽车内饰、箱包、服装、体育用品等行业也急需向高端、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四川金路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带来的“水性无溶剂生态合成革升级换代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就为绿色合成革行业带来了新方向。“本项目专注于提升合成革的功能化、高性能化、生态环保性、健康性研究,生产过程将完全使用不含有机溶剂、不含重金属成分的生态树脂原料及清洁能源,产品生产过程达到无污染排放,废水实现了全部循环利用,项目产品还具有耐刮、柔软、肤感、无味、透色性好、色泽丰满、低温性能优良等特点。”该公司技术副总经理何明万介绍道。作为一直秉承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的企业,何明万也提及,企业要积极响应和参与碳达峰、碳中和,优化生产工艺、提升工艺技术,共同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助推我国“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厕”重环保、“便”通自然。当今世界,清洁饮用水与卫生设施缺乏是全人类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在公厕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厕所运作如何节能节水、低碳环保?由中和青山厕所科技(四川)有限公司推介的“环宝侠绿色智慧公厕”出了新答案。据介绍,该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生产的无下水道无化粪池无污染的绿色智慧厕所,现在已经做到了国内国际绝对领先,适用于低温、高海拔、缺水等环境及城市、旅游景区等场景使用。目前,该公司研发中心建设了全球厕所公司中唯一一个零下40℃的模拟实验室,现和成都工业学院成立了全国唯一一个“厕所革命技术研究中心”,真正把小厕所做到大文明。
“钛白粉生产过程中水解垢回收利用技术”“水性无溶剂生态合成革升级换代研发及产业化”“150MW 级冲击式转轮研制技术”……在“双碳”目标下,我省能源化工企业纷纷发力,加快推进节能提效,不仅提升了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还提升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走出了一条传统能源向新型能源有序接替、跨越转型的新路子。
“食品轻纺和能源化工重大科创项目专场推介会集中推荐了27个科创项目,涵盖能源、化工、食品、轻纺四大领域的科技成果和创新技术,这些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以及东方电子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等国企和地方龙头企业的成果得到了四川省科协、四川省微生物学会以及各地市州科协的大力推荐,显示了四川在食品轻纺和能源化工领域成果转化的积极践行。”在最后总结性点评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石碧肯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