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县: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

2021-02-09 16:56 李幸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2001 点击

腊月时节,清晨,眉山市青神县最大的竹林基地——瑞峰镇天池村竹林基地还氤氲着一层薄雾,竹叶随风摩挲出细微的响动。刺啦啦的砍竹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在天池村纪委书记胡丁文的带领下,天池村阀竹队开始工作了。

青神竹海

天池村万亩竹材基地

砍下竹子,打捆,运输,大约两小时,一根新鲜竹子就能到四川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竹子代收点,不久后,初加工的竹子便能进入该公司的生产线,摇身一变成为一包“斑布”本色纸。

“竹子一般两到三年一伐,但是我们村的竹林面积广,竹子涨势快,除了新播种的区域,其他地方每年都可以采伐。”胡丁文说,“过去我们的竹子主要是卖给乐山,但是现在本地收购价上来了,环龙公司成为我们最大的买家。”

天池村位于青神县南端,与乐山市中区、井研县交界,过去,这里曾有一个天池村跨“两个地区、三个县、四个公社、五个村”的说法。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池村人,胡丁文记得,眼前这满山的竹海,以前不过是荆棘杂树,这绵延的竹林,每一棵都是村民亲手种植。如今,站在天池村瓦子坳(小地名)处,还能看到竹林与野生桉树林明显的分界线。

“我们村的竹林是从2008年开始陆续种植的,在那之前,竹子只是在房前屋后种点,用于遮阳纳凉。”胡丁文说。位于山区的天池村土质贫瘠,不适合种植传统作物,2008年,全村推广起了竹种植,胡丁文成为村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将整合自家和亲戚朋友的土地,发展了20亩竹林种植,在政策与市场双向支持下,三年后他便收获了第一桶金。

之后,村里居民陆续发展起了竹林种植,加之近年来得益于青神县“美丽竹林风景线”项目建设,全村抓住机会锁定竹林基地目标,卖竹苗,搞加工,村民平均年入万余元,天池村也因竹脱贫摘帽。

“竹子一方面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它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让大家不用一年到头‘栓’在了土地上。”胡丁文介绍到,坚韧如竹,村民种植后大多时候只需天干补水,半年施一次肥,其余时间不用管,竹子也能自己生长,而多出来的时间,村民可以外出务工挣钱。

天池村村民胡刚和儿子胡佳俊便因此受益。胡刚父子原本务农,改种之后,父子俩2020年便外出务工,一年时间,两人存下近5万元的收入,还分期购买了小汽车。

“家里的竹子由姥姥在管,我和爸爸出去打工,争取今年存个首付!”胡佳俊高兴地说。

“因竹而美,以竹致富”,如今,天池村正加紧改良土地和竹品种,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来看,斑布1号和斑布2号是非常好的品种,它含水较少,适应性较好,我们正在全村推广种植。”胡丁文说。在当地,一个集旅游、餐饮、康养和田园综合体为一体的竹产业孵化园正在崛起。

竹林湿地公园(宋文祥摄影)

“为充分发挥竹林价值,近年来我们推进‘绿满青神’行动,实施岷江流域生态屏障建设项目,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将农家房前屋后的绿竹打造成美丽乡村风景线、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和岷江流域的生态屏障。”青神县副县长万红缨介绍,全县还推动竹林风景线建设,以竹林景观为底色,突出一个主题树种,搭配多色谱、多品种、多元素的N种植物和景观小品,建成一批以“竹里桃花”“竹里海棠”公园等为景点的环城竹林风景,以岷江、思濛河为骨架,其它支流、水库、渠系为支撑的沿江竹林风景,并在岷东大道、眉青快速通道等宜林宜绿地段栽竹30公里,形成沿路竹林风景。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彭山区:贫困户的生活之“变”

“红群,来,帮我看下。”2月2日,彭山区谢家街道悦园村村民李桂芳拦住了何红群的去路。她次日要去镇上赶场,进场需扫码,这个码怎么弄?66岁的老人犯了难。“李嬢,身份证和手机给我,我教你弄。”何红群给老人一步步演示起来。春节临近,排查登记外来入村人员,为村民普及疫情防控常识,安抚疏导居家观察人员情绪……这位新当选的村党委委员十分忙碌。8年前,何红群一家以种粮维生,家庭年纯收入仅1000余元,女儿患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