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文明家园 共创幸福石钟

石钟镇全力争创国家卫生乡镇

2023-09-07 17:43 刘仁平 李炳良 何沁 2138 点击

文明让城市更美好,创建让市民更幸福。文明,不仅彰显一座城市的内在涵养,也绘就了城市的幸福底色。

“原来横七竖八的店招店牌不见了,以前黑黢黢的卷帘门,经改造后透着古朴韵味;昔日黑臭水、脏乱差、内部道路窄的长沟新村小区,现已绿植环绕、干净整洁;过去人车流量大、机动车乱停乱放的鱼市口,不仅下水沟盖板了,还全部黑化为沥青路面......”这些真真实实的变化,让石钟场镇居民喜出望外,真切感受到场镇风貌的日新月异、大街小巷的靓丽整洁,曾经逢场拥堵不堪的旧市场消失不见,饱受诟病的拥堵交通也变得通畅起来……这一切变化充分彰显了石钟镇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的显著成果。

人民城镇人民建,文明创建靠大家

“现在看起来变化真的太大了,四周的蜘蛛网不见了,巷里巷外干净多了,看起来舒服多了,连餐馆工作人员都持健康证上岗。”73岁的长沟新村居民张云松到搬迁后的新农贸市场买菜时,对整治后的卫生环境赞不绝口。

今年以来,石钟镇以创建国家卫生乡镇为目标,紧紧围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群众卫生意识”这一任务,针对主次干道、主要交通路口、农贸市场、背街小巷、农集区等点位开展了系统治理和改造提升,场镇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镇域形象和文明内涵实现双突破、双提升。

双创是方向,惠民是目的

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是创建全国卫生乡镇工作的“晴雨表”。石钟镇党委政府以成都市爱国卫生咨询评审专家组的意见建议为重要参考,始终从群众需求出发,组织多部门联动,齐心协力补短板、抓整改、办实事,策划实施交通类重点项目建设3个,完成项目投资700余万元,新建改造农贸市场、滨江绿道等一大批居民关心关注的重大基础设施,场镇面貌大为改观。今年7月至今,调配优势资源,先后投入创卫工作专项经费近500万元,集中实施场镇风貌提升、排水沟渠整治、立面清理、统一规范店招、背街小巷整治等8个项目,辖区内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集区环境日趋优化,交通出行便捷通畅。

基层治理树新风,脚踏实地出实效

人民群众是城市的主人、创建的主体。石钟镇党委政府把国家卫生乡镇创建作为强化基层治理实效的重要契机,坚持居民主动参与和干部结对帮扶相结合,推动落实“包联包创”机制,将检查考核结果既作为居民示范户评定的依据,也作为结对干部创卫工作成效的评价依据,派出6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到楼栋(单元),鼓励城镇居民与结对干部共同努力,携手整治小广告、楼道堆物、私拉乱搭等问题。今年以来,石钟镇共评选各类示范户36户,通报整改问题246个,营造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同时,坚持环境卫生整治与场镇综合提升相结合,维修场镇道路约2.5公里,基本消除易涝积水点,同步配套路沿石、路灯等设施,更换破损窨井盖24个,添置花箱56个。强化病媒生物孳生地整治,梳理整治场镇道路两侧雨水沟渠1500米,清理沟渠污泥30余立方米,加装带防鼠网雨箅子100余个,同步提升场镇的防汛水平。以商铺立面清理为契机,清洗粉刷脏乱立面4100余平方米,清理私拉乱接网线、电线112处,杜绝乱写乱画、乱拉乱挂等问题。

为深挖石钟传统文化,增强居民认同感、获得感,石钟镇党委政府对石钟老街风貌进行改造提升,精心设计石钟码头、广场、新村聚居点等5个场镇节点,累计实施破旧房屋改造70处4000余平方米,基本实现老旧场镇有机更新,水乡古镇韵味更加凸显。

志愿服务送上门,文明实践“有温暖”

连日里,无论是在主要干道还是背街小巷,都活跃着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褂、手拿火钳的志愿者,他们或清理路边的垃圾,或铲除电线杆和墙体上的小广告,或搬运楼道堆放的杂物……

“您好,谢师傅,我们是石钟镇机关的创卫宣传志愿者,请问您对我们小区更新改造后的环境还满意吗?”“陈老师,您好,请问之前反映的外墙脱落问题,社区有没有组织大家和开发商一块协商解决?”……活动中,机关下沉志愿者们在社区或小区楼栋长们的引导下一户一户敲门,确保创卫知识宣传不漏一栋楼、不落一户人。

今年以来,石钟镇机关和社区的志愿者们以农集区各楼栋为单元,开展“敲门入户”行动,向社区居民宣讲创卫知识和调查问卷,注重收集群众反馈的突出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科室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改进,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截至目前,共计调查3000余人次,征集群众意见建议60余条,解决群众诉求23件,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

同时,积极组织健康团队医护人员走街巷、进村组义诊,宣传常见病、传染病防控知识,提升群众健康意识。强化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衔接,开展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普及活动30余场次。促进急救知识和技能全民普及,组织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9次,提高了群众的急救能力。充分调动广大居民积极性,不断增强市民主人翁意识,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月、周末大扫除、卫生清洁日等各类活动70余次,发动群众参与13000余人次,进一步营造强大声势……

人民作为城市生活的主体,是城市建设、管理的“阅卷人”。石钟镇秉持“创卫工作永远在路上”的初心,持续围绕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民众反映问题最强烈的领域,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促进幸福石钟文明和谐发展。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简阳市强化古树名木日常管护 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依”

古树名木具有很高的生态、科学、历史和观赏价值,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近年来,成都简阳市强化古树名木日常管护,使简阳全市246株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在简阳市禾丰镇与平武镇的交界处,有2株古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工作人员正在查看古树修复情况及长势。2株古树均为黄葛树,一株位于禾丰镇太山村,另一株位于平武镇皮匠街村,2株古树刚好处于镇村界线处,隔路相望,形同“夫妻”。历经沧桑,2棵古树如今依然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