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巴中市通江县科协围绕“三长”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促进作用发挥等开展试点工作,坚持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思路,形成制度、机制和模式,积累推广经验,切实发挥科协组织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
“三长”助推医疗水平提升
通江县科协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牵头组织医疗技术攻关,推广适宜医疗技术,推动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发挥牵头作用,举办或推荐本单位科技工作者参加学术交流、技术培训等活动。今年,通江县科协指导县人民医院申报成立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共签约3位院士(专家),联合开展“微创胸外科能力提升项目”“柔性引进医学专家”2项重点合作项目,三年内计划研发经费投入300万元,目前已投入170万元,实验设备50余套,建站单位研发团队共7人。组织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加强科普平台建设,参与社区科普大学建设,用好基层科普设施,组织参与全国科普日等活动,组织医疗队伍深入社区、农村、学校、企业举办健康讲堂、专业咨询、健康义诊等活动。组织开展建言献策活动,组织开展专题调研,重点围绕医疗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意见建议,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加强医生队伍建设,通过学术讲座、教学查房和手术示教等工作充分发挥“院长带医师”作用,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举荐、表彰、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建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进一步推动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新发展。
“三长”助推科技教育发展
通江县科协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为进一步支持科技辅导员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联合县教科体局组织全县所有科技辅导员和学校负责科技创新,分管领导在高明职中召开为期2天的科技辅导员培训,邀请嘉庚创新实验室研究部副研究员、厦门大学化学与化工系助理研究员、犹他州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博士后、研究助理胡博等5名专家进行授课,为2023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打下坚实基础。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发挥牵头作用,举办学术交流、优质课比赛等活动或推荐本地教师参加上级科协相关活动,举办线上线下科技知识竞赛活动6次、科创实践活动3次、科技知识讲座8场次。组织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加强校园科普馆等平台建设,参与社区科普大学建设,用好基层科普设施,组织参与全国科普日、科普校园行等活动,支持引导本地教师广泛参与科技科普活动。组织开展建言献策活动,组织开展专题调研,重点围绕教育体制改革、教师队伍建设、青少年培养等,提出意见建议,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校长带教师”作用,弘扬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举荐、表彰、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建好基层科技辅导员教师队伍,持续加强科技辅导员培训指导,组织科技辅导员参加各级业务培训3次,选派4名优秀科技辅导员参加全国大赛活动观摩学习,全面提高科技辅导员的科技创新意识、教学能力、辅导能力、理论水平和科学素养,进一步推动全县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蓬勃发展。
“三长”助推乡村组织振兴
通江县科协把借力“三长”助推乡村振兴作为推动科协改革、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的重要抓手,带动卫生、教育、农业等优质资源向乡村基层倾斜,实现资源和人才的“上引下沉中联”。通过乡镇科协组织换届选举,把科技科普示范户、种养殖大户、“土专家”“田秀才”“草根精英”、民间艺人等农村实用人才10余人吸纳到基层科协组织,把各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实用人才充实到基层科协组织中,鼓励引导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将论文写在农村广阔的土地上,在乡村振兴中再立新功。注重吸纳在农村工作中有影响力的突出人才,推动成为科协助推乡村振兴事业的合伙人、共建者,发挥他们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引领带动与交流联络的作用,团结凝聚更多科技工作者向基层一线延伸,助推区域振兴发展。目前,通江县兼挂乡镇(街道)科协的“三长”达100余人,有效提升农村基层科协组织“三长”覆盖面。加强农技推广人才引进、培育,帮助农技推广人员解决困难问题,举荐、表彰、宣传优秀农技推广人员,建好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上半年通江县科协组织农技人才开展科技下乡6场次、农技知识讲座5场次。
下一步,通江县科协将按照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围绕产业振兴加大科普能力提升工作力度,树立抓科普工作就是抓经济工作的理念,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式,纵深推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实现科普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形成与新时代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协工作新格局,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