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区:种最好的葡萄 过向往的生活

2021-07-16 15:51 辛凯 李幸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1430 点击

一条条宽敞的柏油道纵横交错,连片的葡萄园向远处延展,现代化小区静静矗立……走进眉山市彭山区果园村,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画卷便展现在眼前。

果园村,位于眉山市彭山区观音街道,面积6.09平方公里,辖11个居民小组、2567户。这里地处岷江现代农业园区万亩特色葡萄基地核心区域,葡萄种植面积7000余亩,拥有美人指、阳光玫瑰等48个品种,平均亩产值2.8万元。202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1万元。

曾经的果园村,种植的都是玉米、水稻、油菜等传统农作物,糊口尚可,奔小康难。2000年前后,村党支部开始动员村民发展葡萄产业。现在,葡萄种植面积约占全村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果园村成为名副其实的“果园村”。

在这里,一串葡萄,让农民守着金土地、种出金果果、端上金饭碗,拥有了幸福生活。“种中国最好的葡萄,过城里人向往的生活”,成为果园村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一个产业 甜在舌头美上心头

夏至过后,果园村的光辉、巨峰等品种葡萄陆续进入成熟季。一串串晶莹剔透、颗粒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前来预定的客商络绎不绝。

“果园村的葡萄品质让人放心。”来自福建的客商李先生说,他已经连续好几年到果园村收购葡萄了。

果园村2组,品悦家庭农场内,农场主刘霞正忙着做采摘前的准备工作。一接到客商的定货电话就尽快组织采摘,装车运出。

刘霞今年27岁。2006年,12岁的她跟随父母从雅安市汉源县搬迁到果园村。当时,父母主要靠种植水稻、油菜等传统作物养家糊口。因父亲患有慢性病,一家人生活困难,后来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原本外出务工的刘霞为了方便照顾父亲,选择回乡,在村党委的引领下学习种植葡萄。

“刚开始,我完全不懂怎么种,就跟着村里其他人学。”最初,刘霞在自家2亩多地里种植葡萄,后来慢慢扩大规模。目前,刘霞家一共种植了10亩巨峰、6亩阳光玫瑰,每年能卖20多万元。

凭借发展葡萄产业,2016年,刘霞一家成功脱了贫,日子美满甜蜜。近期,她想再流转点土地,把葡萄种植面积再扩大一点。

在果园村,有像刘霞这样的家庭农场主,也有像杨志明这样的种植大户。

“目前,基地内的玫瑰王葡萄全部被预定了,单价达到一斤12元。”四川果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志明说。

2007年,依托彭山土地流转“四步机制”,杨志明与几个合伙人在果园村及周边村流转了260余亩土地发展葡萄产业。如今,果怡农业葡萄基地发展到500余亩,标准化、设施化、机械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种植方式,引领果园村葡萄产业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

果园村是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彭山区葡萄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区域。以葡萄产业为引领,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1万元,较种植葡萄前翻了15倍。果园村入选全省十佳生活富裕村,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乡村振兴经验在中宣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活动上交流推广,为全省唯一。

一个小区 环境宜居生活幸福

智能门禁、干净的小区道路、宽敞的健身广场……如果不是小区外连片的葡萄园,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农村安置小区。

2010年,彭山区在果园村探索建立了第一个农村聚居小区——果园村安置小区。370余户、1100余名村民先后从各自零散的旧房屋搬进了干净整洁的小区。

“住在这里,比住在城里还巴适。”小区居民谢敏说。小区居住环境好,自来水、天然气、光纤等通到家家户户,生活垃圾回收站、健身广场等各类服务设施齐全。

68岁的小区居民倪术均也有相同感受。2013年,倪术均从原来的老房子搬进了小区。“这里环境更卫生,离村委会更近,办事更方便,其他没有搬进小区的村都羡慕我们。”倪术均乐呵呵地说。

从散居到聚居,村民矛盾增多,加上部分村民有乱扔垃圾等不良生活习惯,让小区管理面临极大的挑战。

2016年年底,果园村原村主任倪术均退休后,联合其他两名会做、爱做群众工作的村民,组建了“均均和事佬”调解队。从引导居民不要乱扔垃圾到调节家庭、邻里纠纷,截至目前,“均均和事佬”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近百起。

2015年6月,果园村安置小区成立了党支部,下设4个楼栋党小组、11名楼栋长。通过选取有号召力的党员担任党小组组长,有凝聚力的村民当楼栋长开展引导和教育,小区治理有了方向,小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住户很少发生纠纷了,我们的主要作用是组织开展活动、宣传政策和收集意见。”担任了8年楼栋长的毛建清说,“大家都说,我们过上城里人向往的生活了。”

一个阵地 红色旗帜引领发展

果园村葡萄丰收在即,这几天,该村好运来家庭农场联盟党支部书记张雄正忙着统计各家庭农场的葡萄产量,方便向不同需求量的客商推荐。

果园村成立家庭农场联盟党支部的初心,是希望把阵地建在果园里,以红色先锋引领绿色产业发展,帮助小户、散户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葡萄。党支部成立之初,只有7家家庭农场加入,目前,已发展到近100家,总面积3000余亩。

“党支部形成了一套规章制度,统一用肥、用药,统一果品标准。”张雄说,“我们对葡萄实行‘计划生育’,亩产量控制在2500斤到3000斤,单串葡萄重量不超1.5斤,颗数在80颗至100颗之间,严格把关品质。”

党支部还引导家庭农场建立生产台账、销售记录,张贴溯源码,让消费者知道每一颗葡萄来自哪一个家庭农场,吃得放心。正因如此,果园村的葡萄每斤单价能比周边高0.5元至0.8元。

果园村党委书记李永伟介绍,除家庭农场联盟党支部外,村里还建立了自强葡萄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果怡农业公司联合党支部、葡萄聚居小区党支部、回乡创业优秀人才党支部、综合服务党支部共5个党支部。

一面面红色旗帜飘扬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村里近200名党员在不同的党支部中,承担着包括了解民意、技术指导、产业规划等不同职责,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实现“党建引领强产业,干群齐心奔小康”的目标。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青神县兰沟村茉莉花田进入收获季

6月以来,眉山市青神县青竹街道兰沟村茉莉花基地进入收获季,每天都有近60名采摘工人在茉莉花田里采摘新鲜生长的茉莉花蕾。茉莉花花期一般持续三个月,6、7月是茉莉花采摘的黄金时段,在晴朗干燥的天气下,一般选取一天中最为炎热的时间段人工采摘,此时含苞待放的花蕾香气最为浓郁,最具有商业价值。龙巍家庭农场负责人陈龙在村里承包种植茉莉花已经8个年头了。在茉莉花丰产季,200亩的茉莉花田每天需要大概一到两百人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