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眉山市青神县,当地的文化就不得不提,东坡文化、竹编文化、蚕丛文化、红色文化……内容丰富的城市文化符号跃然而出。青神县的神韵、美丽和鲜活,不仅在于鲜明的特色,良好的生态,更在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该县人民的精神追求。
近年来,青神县在城市管理、细节提升上下足功夫,加强“硬件”,提升“软件”,外修“颜值”,内塑“气质”,充分发挥当地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将文化融入点滴、汇入日常,用文化生活增添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品位,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群众文明素养,营造浓厚青神文化氛围,文明风尚深入人心。
手工编织作品《苏母教子》
中岩文苑
文化设施提品位
“青神县的城市文化品位越来越高了,生活在这里,充满幸福感。”正在黉门巷散步的老人袁素枝乐呵呵地说着心中的幸福。不管儿子儿媳夸赞其他城市有多好,袁素枝都不愿离开青神县,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青神县的“好”:在这里,有亲朋好友,有好山好水好生态,更能找到浓浓乡愁。
在老人看来,这几年,该县城市、乡村建设更加有品位了,关于这座城市的儿时记忆都能有一个可以“重返旧时光”的场景。小区、街巷、乡村壁画相映成趣,村史馆老物件诉说着光阴的故事......
“我们生活的青神充满了文化气息,现在又多了这一个好去处!”竹林环绕,书香韵味,在位于唤鱼公园内的中岩文苑,群众们纷纷点赞。
中岩文苑是青神今年新建的文学艺术阵地,该阵地集作品展览、学术交流、艺术创作、文艺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不仅为县文联各专业协会开展文艺活动提供了优雅环境,还为青神文艺界人士创作文艺作品提供展示平台,同时也为群众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让更多市民感受到城市文化给生活带来的幸福感,是青神县创建文明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竹编博物馆、公共图书馆、体育馆、社区书屋、健身场所、文化广场、汉阳古镇古戏台……青神县始终把文化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因地制宜打造优质文化阵地,让公共文化从打基础到提质量迈进,满足群众对文化、体育的需求。如今,随着该县城市品位的不断提升,全县居民生活也变得更加美好。
文化浸润重传承
“‘孝恭勤俭、识虑高绝’是苏母家风的主要内涵,‘勉夫教子、底于光大’是其家风核心,‘为女、为妻、为媳、为母’是程夫人家风的角色定位,她被视为一代贤母......”在苏母艺术工坊高台镇文创工作室内,负责人冯燕霞正在介绍手工编织作品《苏母教子》的文化内涵。她表示,自己深受苏母家风影响,希望通过手工编织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传承苏母的好家风好家教。
一针一线皆用心,苏母文化传承在看似平常的举动中融入到了青神县人民的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市民文化素养。
县青竹街道程家嘴村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母亲程夫人的故乡,苏氏一门三进士,程夫人功不可没。她出身名门,自幼熟读诗书,深知礼仪,同苏洵结婚后,勉励夫君读书。她又是苏轼、苏辙两个儿子的启蒙教师。程夫人的《墓志铭》上这样说:“贫不以污其夫之名,富不以为其子之累;知力学,可以显其门,而直道,可以荣于世,勉夫教子,不愧为古代一贤母。”
为传承苏母优良家风,青神人民借用灵巧画笔,以墙壁为画布,生动再现苏母故事,靓丽的人文景观在该村随处可见。这些精美的壁画即点缀了村落,美化了家园,又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了可品读的苏母文化和东坡故事。
“家有贤妻,如国有良相。”程夫人孝亲顺夫、勤于持家、忠节仁义等丰富家风文化影响着大家。“从小我的家人就教育我要学习程夫人、苏轼的优秀品质,孝顺、善良、勤奋,不断提升自己。”青竹街道程家嘴村村民李思其说道。
古以文载道,今以文聚力。青神县厚植文化土壤,结合特色发展优势,通过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惠民活动和文艺创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扩大文化影响力,擦亮东坡文化、竹编文化、蚕丛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名片。正是这一个个鲜活的画面,交织构成了一幅幅青神文化的锦绣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