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以来,广安市前锋区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全力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
责任——健全体系严落实
健全统筹指挥体系。建立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巩固脱贫成果等7个专项小组分头抓落实的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指挥体系。健全一线推进体系。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坚决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区、镇、村三级书记一起抓,形成上下联动、一线推进工作格局。健全联系帮扶体系。实行区级领导包联镇(街道)、区级部门联系帮扶脱贫村机制,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251名,组织2300余名帮扶干部常态化入户帮扶。
实惠——强农惠农谋发展
严守底线。健全防返贫常态化监测帮扶体系,建立区级帮扶措施库,落实监测对象申报政策,抓实日常摸排和集中排查,核查研判风险线索3.5万余条,识别纳入监测对象279户743人。促农增收。大力实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行动,扶持壮大庭院经济,促进脱贫群众稳岗就业7266人,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3287元、增长14.2%。巩固成效。全力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兜底保障1712户2941名低收入群众,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特困供养金、临时救助金5684.36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8027人。
精细——提质增效强产业
建品质园区。培育壮大粮油、生猪为主导,青花椒、茶叶为特色的“2+2”现代农业品质园区,青花椒园区成功创建省级四星级园区。育特色品牌。打造“广安青花椒”全产业链条,成功研发“广安无刺青花椒”“双色贡椒”等新品种,开发5类27种新产品;用好“广安松针茶叶”国家地理标志金字招牌,大力发展“茶+康养+旅游”,综合产值达5亿元。抓三产融合。唱响四方山、欢喜坪等华蓥山康养旅游名片,举办“桃花节”“登山节”“羊肉节”等文旅活动,年均接待旅客54.8万人次。
和美——焕颜乡村抓提升
推进试点示范。启动“1+1+15+3”乡村振兴和有效衔接试点示范建设,实施“美丽乡村”项目,建成熊家院子、庙子湾等“广安美居”示范院落11个,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4个、重点帮扶优秀村4个。建设宜居乡村。扎实推进脱贫村“三提升”和“七清一提升”乡村整洁行动,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抓实乡村治理。以“积分制+清单制”为牵引,务实推进“一榜两评”,助推乡风文明蔚然成风,建成全国文明村镇2个,区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90%。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前锋区将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牵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