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眉山市青神县青竹街道光辉村,自来水安装入户工程正忙碌进行中,10余名工程人员在田间地头铺设管道,橙色的马甲在山林间显得格外醒目,连成一条通往村民聚居点的风景线。
“以前这边没有自来水,都是打的深井,深井的水质不好,点豆花都不行。现在通了自来水,水质有保障,用起来非常方便,随时都有干净水。”用着自来水,青竹街道光辉村3组村民刘玉成非常高兴。
优质自来水覆盖城郊乡村……这是青神县高质量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缩影。近年来,青神县锚定“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目标,让乡村居民用上同样优质的自来水。
据了解,为提升供水品质,达到城乡供水同源、同质目标,青神县投入资金3.5亿元实施复兴水库扩建工程,形成了以复兴水库水源为主、黑龙滩水库为备的“双水源”供水模式。同时建立完善的水质检测制度,负责出厂水检测;县疾控中心还定期对供水末梢水水质进行抽验,农村供水水质合格率提升至100%。
此外,川能水务有限公司还成立了维修部,负责全县供水设施的维修养护和日常巡查工作,实现城乡供水同服务。在每个乡镇设立维修点,并在每个村公示维修养护电话,实行供水问题上门服务,有效提升了供水服务保障能力。
与此同时,青神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二期)正在加快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今年,会有更多的农村群众享受到和城里一样优质的自来水。
推进城乡融合,不仅要做好基础设施保障,更要补齐民生服务短板。
不到10元能吃到啥?在青神县西龙镇观金社区的“邻里聚乐”长者食堂里,炸酥肉、青椒肉丝、各种素菜……菜品多、菜式每天不重样,60岁以上的老人到食堂吃饭,每顿只要8元。
“来这里吃饭既方便又卫生,饭菜的味道也不错。很多年大家没有聚在一起吃饭了,让人想起年轻时候,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吃饭的日子,现在我们老年人还有机会一起在餐桌上边吃边聊,说说笑笑还真是幸福。”观金社区老人张世斌笑谈道。
近年来,高台镇诸葛村长者食堂、西龙镇观金社区长者食堂、西坝村石花养老互助服务中心等养老助餐点位的陆续建成,解决了老年人“在哪吃”“怎么吃”“放心吃”等实际需求。《青神县高台镇诸葛村:探索邻里互助居家养老新路径 村建“长者食堂”破解“老龄村”治理难题》更是入选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为全国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助老食堂”“打了个样”。
今年,“各乡镇(街道)新增养老助餐点1~2个,全县新增不少于10个”成为青神县十大民生项目之首,目前,10个养老助餐点位已完成2个,剩余8个正在施工。
“甘家沟村长者食堂正在紧张施工,即将与广大老年群众见面。”白果乡甘家沟村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