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溪流”到“打卡地”

——看!丹棱龙鹄溪华丽变身

2024-07-03 17:17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1057 点击

“小时候家门口这条河很清澈,鱼虾也很多,我们经常在里面洗衣服和游泳。后来河水被污染,大家就都不来了。几年前,经过政府大力治理,水又清了,鸟儿鱼儿又回来了,这里成为了我们市民休闲娱乐的打卡地。”7月2日,在龙鹄溪沿岸,市民周薇同家人漫步在河堤上,微风不时拂过,阵阵笑声悦耳。

龙鹄溪成为市民休闲娱乐打卡地    

曾经的臭水沟成了群众休闲的好去处    

鸟儿在溪上嬉戏    

这条流经眉山市丹棱县齐乐镇的龙鹄溪,寄托了当地群众的美好回忆,其曲折而又充满故事的“前世今生”,也成为了大伙津津乐道的话题。

龙鹄溪是思蒙河的重要支流,发源于丹棱县中观山银锭寺和东坡区与蒲江县交界的长丘山,由北向南流经齐乐镇石桥社区、龙鹄村、唐河场镇,经丹棱县城西与石河相汇后入丹棱县思蒙河城区段,河流长度约12公里。2015年前,由于河流沿岸30余家畜禽养殖户产生的畜禽粪便以及上千户群众的生活污水都直排入河,这条原本清澈见底的小溪流逐渐变得臭气熏天,当地群众避之不及、怨声载道。

按照“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思路,2015年起,丹棱县对龙鹄溪开展河道综合整治,这条小溪流的蝶变之路就此开始。

“有了这套系统,我家里的生活污水一滴也不会进入河里。”在丹棱县齐乐镇龙滩社区居民张丽珍家里,记者看到了该县自行研究设计的污水处理工艺——“3+1”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经过这套系统处理后生活污水,水质清澈透明,闻之无味,张丽珍将它用来浇灌菜园、果园和庭院里的花草。

据眉山市丹棱生态环境局农村自然生态股股长蒋汉勇介绍,农户家里产生的污水经管网收集后进入格栅沉渣池,再依次进入调节池、厌氧发酵池、沉淀池、人工湿地,大的有机物杂质在格栅沉渣池沉淀后由农户清掏堆肥还田还林,污水在厌氧发酵池中经过充分停留厌氧发酵处理后储存于沉淀池中,农户可取之用于灌溉,就地就近还田还地,达到资源化利用,沉淀池中多余的污水还可进入人工湿地进一步净化处理后外排。蒋汉勇告诉记者:“占地面积小、使用寿命长、投资成本低、运营零成本、改善水质佳、因地制宜明显是这套系统最明显的优点。”

不但“灰水”(生活污水)通过净化后能被二次利用,“黑水”(人畜粪污水)通过“厕所革命”新建的沼气池或三格化粪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后,也能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

对于像张丽珍这样的散户,“3+1”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已经能彻底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难题。而在村镇人口相对集中区,修建污水处理站则是关键抓手。

唐河污水处理站就是龙鹄溪流域内新建的两处污水处理站之一,它承担着齐乐镇龙滩社区唐河聚居点63户居民和当地一所学校500人的日常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每天能处理40立方米的生活污水。经过这里的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这些原本肮脏不堪的生活污水以城镇污水一级B标准达标排放。

据蒋汉勇介绍,当地在沿河共修建“3+1”湿地池106套、大型储粪池13个。流域内场镇污水处理站2个,对场镇污水实现了应收尽收。按照“三边一区”应建尽建、应接尽接的原则,流域内农户农村生活污水接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或修建人工湿地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0%以上。

群众生活污水处理得以全面解决,还有畜禽粪污和农业面源污染等主要污染源需要消除。从2015年开始,丹棱县排除万难全面取缔或者搬迁沿河的30余家畜禽养殖户;修建截污沟渠,农药和化肥残留通过沟渠排入定点蓄污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推动农药废弃物回收利用,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种植技术,全面推进畜禽粪污治理“3211”模式,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为了让溪流变景点,当地还对河道进行了全面清淤,修建了龙鹄溪滨河路游步道、绿化建设、河道改造3.7公里,新建了休闲亭2个、景观节点8处、生态垃圾池1个、垃圾桶36个......

通过近几年的流域综合治理,龙鹄溪水质持续改善提升,2022年和2023年均达到地表水Ⅲ类及以上,2024年一季度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

“小河净,大河清”,通过流域重要支流的治理,思蒙河水质也在不断改善提升,2022年以来思蒙河丹东断面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及以上,2024年1月达到了Ⅱ类,还给了老百姓一个“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生态场景。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青神竹编亮相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

6月29日~30日,2024年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举办,四川省12个非遗代表性项目、24件优秀作品参赛。大赛共设时尚创新奖12个、地域特色奖12个、转化推广奖12个,来自青神县的平面竹编画《苦乐清凉》获时尚创新奖。“《苦乐清凉》作品选用青神本地特有的粉单竹,将浓郁的乡间风情传递给人们,预示做人能像苦瓜那样,拒腐蚀,尽奉献。”国家非遗青神竹编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岚介绍,把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