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间地头读研,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科技小院,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究竟该如何建设?
7月29日,成渝科技小院建设工作现场交流暨业务培训会在天府农业博览园召开。此次培训会由成渝两地科协共同举办,旨在为成渝地区科技小院建设把脉支招。
交流会上,青白江航天育种科技小院首席专家和蒲江柑橘科技小院研究生,从如何瞄准农业特色产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别对如何及时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指导、技术普及等内容进行了分析。新津58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作为依托单位,如何发挥专家团队的优势解决生产、加工及销售环节中的技术难题的经验。
培训环节,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导张社梅以“科技小院助力蜂业振兴乡村的实践与探索”为题,分享了团队在科技小院建设中扎根基层做科研,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开展技术培训以及其在建言献策、开发标准化科普教程等方面的经验。
原四川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成都市农技协理事长文心田,以“顺应大势,真抓实干,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题,围绕为何、如何推进现代农业,以及现代化农业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令与会者深受启发。
会前,与会人员还一同参观了邛崃市蜜蜂科技小院、新津区果业园林新品种育苗及种植科技小院和成都市科技小院成果展,深入了解了成都市科技小院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科普推广等方面的实践与成效。
重庆市农技协联合会秘书长表示,“科技小院凭借‘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显著优势,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产业咨询、技术指导、现场示范等全方位服务,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科技活力。希望在科技小院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能够持续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为农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成都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耘表示,科技小院建设是一项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事业,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发展既需要科技力量的持续注入,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协同参与和久久为功的坚守。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入关键阶段,科技小院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两地资源互通、技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