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以前滞留一条废船,堵塞河道,经营餐饮多年,污水直排河道,臭气熏天。撤除后,水更清了,空气清新了,是个休闲散步的好场所。”7月5日,正在眉山市彭山区岷江凤鸣段原渡船口河堤散步的城东社区居民刘素芳告诉记者。
彭山区自2016年率先全省实施河长制以来,推行“精治”“法治”“共治” ,共建鱼类家园,鸟类憩园,市民公园,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精治河湖。强力推进从“部门治水”到“河长治水”,突出抓好热点、难点问题精准治理。每月各流域根据水质检测结果,针对水质恶化反弹因子和重点河段、河道和湖库,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渠统筹部署,拉网排查污染源,对症下药,制定方案,细化措施,落实责任,精准治理。日常督查与跟踪暗访并举,严防反弹,确保治理成效。
法治河湖。设置各流域河道警长,建立专业巡河督察队,健全信息通报、线索共享、案件移交、联席会议等制度,强化农牧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有力推动水事件快速处理。及时查处打击砂石非法开采、河道违规种植、违规搭建堵塞,废水、污水直排、偷排,电鱼毒鱼捕鱼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良好的水事次序,实现了“从人事”到“有人管”,从“分头管”到“统一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
共治河湖。不断加大河长制重大意义,三级河长精心治河湖成果,各级部门单位治河治水的先进事迹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沿河群众管护河湖积极性,聘请民间河湖长,发挥志愿者团体和群众监督作用,不断提高全社会河湖管护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把“治河治水,你我都是责任人”落到实处。
共建鱼类家园,鸟类憩园,市民公园。岷江河畔白鹭低飞,毛河岸绿鱼翔浅底,彭溪湿地游人如织。彭山区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据眉山市检测中心和该区环保部门水质检测结果,今年1~6月六条市管河道地表水平均水质100%达标三类以上,三条区管河道全面完成年定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