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四县”的落后村变身安居乐园

2017-01-06 17:05 朱丹 陈学强 本报通讯员 周超文) 927 点击

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八角仓村新农村建设有成效


本报讯 出门坐公交、煮饭用天然气、喝自来水、家中宽带遨游世界……这种现代化的生活在城里已成常态。然而,对地处叙永县、兴文县、江安县和纳溪区交界的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八角仓村村民来说,却是天大的变化。现在,该村通过综合治理,硬是让一个四县交界村变成了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修路兴业

住好房子过好日子

走进八角仓村,一幢幢青瓦白墙的小别墅掩藏于郁郁葱葱的林木中,林下是奔跑的土鸡、山羊,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然而,时光倒回到15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那时别说通车,就是下岩的路只有一条人工从悬崖边上凿开的路,因为太险,村民到26公里外的镇政府办事,得去江安的仁和赶车到纳溪合面镇,再从合面转车去镇上,至少要绕50里,而一趟下来,光车费都要40多元。”说起当时的情景,村民历历在目。

2001年6月,担任了三年村主任的范泽云走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一上任,他便施展自己的“治村之道”:综合治理,富民和美。他把“修路兴业”作为自己要干的第一件大事来落实。为了让村民早日畅快出山,他找镇政府、区政府,找相关职能部门支持,村民也积极捐资投劳。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历经3年的努力后,八角仓村至上马镇政府文昌段13公里的“天路”顺利硬化,并在交管部门的支持下,开通了乡村小公交,让村民出行安全快捷。

路通了,让村民腰包鼓起来才是王道。该村委会根据八角仓村地处岩区林木葱郁的特色,在规模发展桢楠、香樟等苗木的同时,利用山林地发展生态土鸡、跑山猪、黑山羊,组建专合社统一管理,让村民养上了“无忧畜禽”。

如今,八角仓村的66.7公顷桢楠林早已郁郁葱葱,33.3公顷黄栀子已有了回报,而每年全村出栏的10万余头(只)生态山猪、土鸡、土鸭和山羊,更是为全村村民人均贡献达4000元以上。村民每年靠着这笔稳定收入,家家户户住上好房子,过上舒心惬意的好日子。

边际联盟

和谐安居“连心桥”

在八角仓村中心村聚居点水口寺,潺潺流淌的小溪上一道小桥将两岸的江安县水口村、伏龙村,兴文县连心村、叙永县大坡村连结在了一起。每逢赶集日,小桥上来来往往的村民摩肩接踵,但都相互礼让,10多年来从没有发生过一次纠纷。“这要得益于我们携手边界五村组建的‘边际联盟’。”在八角仓村生活了20年的村民周忠说。

“好个水口寺,场场都有事。三天不打架,就要乱大套。”这首由当地村民自己编唱的民谣,真实地反映10多年前水口寺真实的社会治安现状。“能不能建立一种机制,将相邻村联合起来共谋发展、共促和谐?”2002年5月,面对这一情况,该村村委就开始思索,并响亮提出组建“边际联盟”的倡议,随即得到边界其余4个村“两委”的响应,并明确了联盟宗旨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统筹协作、促进发展、稳定和谐”,约定每半年召开一次通气会,有事第一时间请支书或村长到现场。

 一次,八角仓村民赵某的3头羊越界啃了江安伏龙村村民李某的的莴笋秧,张某要赵某按双倍补偿引发边际纠纷。该村党支部书记范泽云和伏龙村支书杨正江第一时间到场调解,最后由赵某给全部补栽上,并补偿化肥、人工等资金20元,双方握手言好。

和谐邻里话好说,边界平安事好办。自“边际联盟”启动以来,每年的修路、邻里纠纷年年递减,而因纠纷引发的流血冲突,已连续15年为零,更多是在涉及两地的修路建设中,不仅相互支持,还自发参与。2013年水口寺中心村小桥重建时,两边20多村民义务投工。

如今,随着“边际联盟”的“一呼百应”,“边际联盟”已变成了边界村之间的“连心桥”,很多原来看似不好协调的矛盾和困难迎刃而解,边界村里稳定和谐,边界村民乐业安居,在新农村建设征程上一起携手前行。(朱丹 陈学强 本报通讯员 周超文)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微力量】爱心播撒大巴山——记巴中心烛公益志愿者王玉君

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他不曾豪言壮语,只是默默奉献;他不曾惊天动地,却总是温暖人心。他时常把留守儿童、贫困孩子和孤寡老人的冷暖牵挂于心,尽己所能,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他就是王玉君,1985年8月出生在巴州区梁永镇, 2013年2月参加公招考试,被安排在松岩村小学任教。到松岩村小后,他通过家访,了解到村里95%的孩子是留守儿童,严寒的冬天,有的孩子脚趾头还露在外面、穿的裤子前面有补丁,后面有“风洞”。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从那一天开始,他便萌发了组建爱心团队的想法,要为孩子们做点什么。2013年11月,在巴中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指导下,巴中心烛公益志愿者服务分队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