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县: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2022-09-08 19:05 罗俊涵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2666 点击

眉山市丹棱县是历史之城,古称南安,又名齐乐,隋开皇13年建县,迄今1400余年历史。大雅堂、隋白塔、摩崖像、松柏铭,古迹众多,北宋名士杨素建“大雅堂”,这是“诗书合璧”的人文遗韵,成语“难登大雅之堂”典出于此。丹棱县还是人文之邦,隋唐以来人才辈出,至两宋达到鼎盛,“三唐”“七李”和“三彭”享誉当时,南宋史学家李焘著《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中国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最大的断代编年史,清代“蜀中才子”彭端淑著《为学》名篇,至今四海传诵。

面对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如何在新时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好、传承好?丹棱县从上至下、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从学校课堂到田间地头,全面出击、多点开花,努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深刻内涵,为加快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提供不竭动力。

编好“一本书”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这本书的编撰就是丹棱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的最好体现。”近日,记者从丹棱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得到一个好消息: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全省首个由县级单位编纂的综合性文库——《丹棱文库》已完成最后一次修订,目前已进入出版社三审三校程序,年底前将与群众见面。

“丹棱本土文化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都不可估量,其为学精神、家风家教等元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丹棱文库》的编纂有助于丹棱文化走向全国。”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执行院长、古籍所所长、教授舒大刚是《丹棱文库》编纂委员会顾问,据他介绍,该文库对丹棱地区自唐五代到民国初年的汉文文献,进行了系统地调查、汇集和整理,以作者的生卒年代为序,采用影印方式出版,共收纳丹棱名人和丹棱本土传世作品41种书目、150册、约2500万字。

“文库面世后,我们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保护和利用,例如将文库录入丹棱县图书馆电子资源库或建立专门电子资源库的方式形成数字资源,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丹棱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上好“一堂课”  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吹唢呐的时候要用手指把音孔完全按满,如果音孔按不严,发出的音就不准。”8月中旬,在丹棱县文化馆开设的“端淑课堂”上,来自本土的唢呐非遗传承人毫无保留地将平生所学传授给前来学习唢呐吹奏技艺的孩子们。

“孩子们,今天我们捏大耳猴,老师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在唢呐公益兴趣班火热开班的同时,在与丹棱县文化馆一墙之隔的图书馆,陶艺公益兴趣班也在有序开展。大耳猴、貔貅、坦克等作品从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中诞生,孩子们对陶艺的古老历史、制作技巧和烧制过程中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在他们心中开始生根发芽。

无论是唢呐、陶艺、诗歌兴趣班,还是绘本、数学、书法公益课,都是丹棱县暑期“端淑课堂”的一部分。近年来,该县以文化馆和图书馆为依托,结合文化阵地免费开放工作,持续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和全民阅读推广公益培训活动,主要包括舞蹈、绘画、声乐、书法等课程。尤其是每年7~8月推出的“端淑课堂”少儿暑期专场,更是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自2019年“端淑课堂”公益培训开课以来,已开展各类公益培训2400余场次,服务群众15.2万人次,大力提升了广大群众文化艺术素养和阅读水平,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给下一代。

演好“一台戏”  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

“新时代,新风尚,清廉家风好榜样,遵纪守法作表率,最美家庭受青睐!”8月24日,丹棱县作平文化大院,当地著名基层工作者王作平带来了新创作的快板作品《清廉家风代代传》,首次演出后获得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创作作品尽量用群众喜欢的方式把道理摆进去、把文化摆进去,最终让群众受到教育。”王作平说道。

在丹棱县,重要的政治宣传活动和重大节日的庆贺活动中,总少不了如王作平这样的乡土文化工作者,他们第一时间借助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将重要会议精神、重要指示精传达给群众,同时,结合新时代群众新需求,以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传递到田间地头。

王作平和他的文化院坝,只是丹棱县依托基层文化工作者传递传统文化、服务基层群众的一个案例。丹棱县依托全县100个文化院坝和各文艺队伍,将政策理论宣讲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有机结合,进村入户开展基层文艺宣讲活动,为党员群众搭建新的学习平台。连日来,丹棱县围绕群众需求,以“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在全县开展4场送曲艺下乡暨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真正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广大群众领略到了曲艺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截至目前,丹棱县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30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文艺宣讲12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文艺宣讲50场,全年拟开展宣讲活动100场次以上,实现丹棱县所有村(社区)全覆盖。

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下乡活动,丹棱县还十分注重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在县域内开展非遗资源普查2次,梳理完成全县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普查资料,对28个县级以上非遗项目及76名非遗传承人情况进行分类整理,建立健全资源名录;积极申报丹棱冻粑制作技艺、马嘴河白酒酿造技艺、老峨山六月六朝山会为省级非遗项目,目前已完成前期资料收集,正在进行网络申报。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古韵廉镇” 青神这个古镇成了廉洁文化教育基地

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廉洁文化、弘扬社会正气,立足岗位、甘于奉献,眉山市青神县汉阳镇以“古韵廉镇”为主题,打造了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按照“七个一”的标准建设了一条廉政文化旅游路线、一间廉洁文化教育馆、一个廉洁文化庭院、一条廉洁文化走廊、一间多功能廉政教育室、一处谈心谈话交流场所、一处廉政读书角。9月1日上午,一场秋雨过后,汉阳镇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内的小荷塘别有一番韵味,娇艳的荷花伴着清澈露珠随风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