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安市广安区恒升镇按照“规划先行、突出特色、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在做优做强粮油产业的基础上,采取“优质粮油+”运作模式,积极拓展农业产业多元发展空间,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促进粮油产业与生猪、稻渔综合种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农业增产增收,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恒升新篇章。
“优质粮油+农业园区”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该镇按照“大园区+小业主”发展理念,开展精准招商。围绕种植大户经营50~300亩、家庭农场经营300~500亩、农业企业经营1000~3000亩优质粮油基地的原则,全面统筹规划,将各村耕地面积与业主实力及土地承包需求相结合,由镇统筹划定项目实施区域,加速形成项目落地、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全力助推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建立新型粮油种植业主名录库。截至目前,已培育农业企业4个、专业合作社2个、家庭农场9个、种植大户9个,共流转11个村13000余亩土地连片规模发展优质粮油等产业。
坚持“设施围绕园区转,项目跟着产业走”原则,整合项目资金6000余万元投入园区建设,持续完善园区内路、水、电、气、烘干等配套设施,逐步形成适度超前、相互衔接、满足需求的功能体系。在园区内全域推种国家二级稻以上优质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规划建设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农机租赁服务中心,推行机械化耕作,园区内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以上。规划新建及维修提灌站9座、增设灌溉管道2公里、采购抽水机10台以解决灌溉用水问题,落实镇、村干部为粮油业主协调抽水保障灌溉面积达2000余亩。与四川农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二级岗位专家团队对产业进行技术指导,在园区内推广稻油绿色高效管理等技术。着力推动“五良融合”,优化“农机+服务”“农资+服务”“科技+服务” 等服务方式,促进园区内产业增产增效。
2022年,在粮油基地种植小麦2000余亩,产量达380公斤/亩。通过创新和改良种植模式,有效拓宽了粮食增产空间,增加了经济效益,夯实了粮食安全根基。
“优质粮油+优质生猪” “双优”致富更有奔头
梓潼村位于恒升镇东南部,以优质粮油和优质生猪为主导产业,已建成优质粮油基地2400余亩。其中引入广安市成红农业有限公司建成优质粮油基地1200亩,引进岳池种植业主创办祥瑞家庭农场发展优质粮油产业700亩,培育本地业主蔡运强发展优质粮油产业500亩。基地采用“公司+家庭农场+集体+农户”合作模式,村委负责招商引资,动员农户集中连片流转土地,承包给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负责种植经营,土地流转费归农户所有,经营业主每年度另按每亩土地流转金的5%支付管理费缴给村委会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村委会负责配合业主做好群众工作及土地除杂、劳务用工等相关协调、服务事宜。同时,按照种养结合、适度规模原则,依据环境承载能力,加强生猪标准化规模场建设力度。坚持“以种定养、以养促种”,引进菜恒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年出栏5000头的生猪养殖场,实现生猪产业与粮油等种植产业协调发展、绿色发展。
目前,在恒升镇各村采取“优质粮油+优质生猪”的运作模式非常普遍,充分释放了“双优”致富潜能,粮油产量不断攀升,生猪出栏头数稳步增长,擦亮了该镇粮油大镇和生猪大镇的金字招牌。
“优质粮油+稻渔综合种养” 开发稻田致富潜力
龙桥村位于恒升镇西南部,已建成优质粮油产业基地1300余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350亩。其中培育本村种植大户唐明禄创办家庭农场,发展优质粮油种植1000余亩、稻鱼综合种养100亩;培育丰源家庭农场发展稻虾综合种养150亩;培育本地种植大户曾令欣发展优质粮油300亩、稻渔100亩。随着龙桥村产业基地的发展,村集体通过收取土地流转管理费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增长4万余元,农户以土地流转、入园务工等方式实现人均增收1300元以上。
截至目前,恒升镇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共引进农业企业3家、大小种养业主21个,在龙桥、潭龙、观桥、梓潼等8个村共建成优质粮油+稻渔产业基地13000余亩,其中,优质粮油基地12000余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1000余亩,稻田致富潜力得到进一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