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丹棱人,大家知道大雅堂博物馆的由来吗,杜甫、黄庭坚等历史文化名人和丹棱有着怎样的情缘?彭端淑、杨素这些本土名仕在传承大雅文化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近日,眉山市丹棱县大雅堂博物馆新一期大雅研学活动开始了,随着博物馆馆长祝定超抛出的一系列问题,来自丹棱县杨场镇古井村等地的70余名小朋友开始在这里寻找答案。
“本期系列公益文化活动,主要面向乡镇孩子,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希望县上的这些公共文化服务能给他们带去不一样的童年记忆。”据祝定超介绍,当天的研学活动是为杨场镇孩子们设的专场,未来10期,还将陆续为全县50个村(社区)的孩子提供研学服务。
观察冬季植物、挑选喜欢的树叶和花朵、创作植物浮雕画……当天的研学活动不但有文化知识的学习,还有丰富的户外活动。在公益自愿者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上了一堂题为“寻找冬天的颜色”的植物浮雕画课程。
银杏叶、蝴蝶兰、三色堇……不一会儿,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中诞生出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植物浮雕画作。
《 寻找冬天的颜色》植物浮雕画课程。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方式留住冬天的色彩。
杨场镇孩子们参观大雅堂博物馆。
祝定超向孩子们介绍大雅堂博物馆的历史
“这个周末很开心,我学到了不少知识,更体会到手工的乐趣。”杨场镇古井村9组学生罗海平今年13岁,这是他第一次参观大雅堂,也是第一次有专业老师教自己做手工,对于馆长的文化知识介绍他认真做着笔记,并且用自己的方式留住了冬天的色彩。
针对农村孩子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具体需求,而开设进城学习大雅文化、培养动手能力的研学活动,是丹棱县多措并举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一个缩影,也是丹棱县公益文化服务活动“个性化定制”的一次有效尝试。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丹棱县开展2023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眉山市“东坡大舞台”文化(戏曲)惠民乡村行、“大新农民·快乐新农村”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0余场次,服务群众约6000余人次;开展武术、连箫、唢呐等非遗进乡村(进校园)公益培训活动40余场次,培训学生约3000余人次;开展绘本、趣味语文、趣味数学、舞蹈、尤克里里、书法等各类公益培训200余场次,服务群众1万余人次;开展东坡文化、大雅文化进校园等活动10余次,服务学生2000余人次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丰富了丹棱县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新时代群众文化需求,促进了丹棱县大雅文化的传承发展。”祝定超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丹棱县图书馆全民阅读进校园活动实现全县所有乡村中小学全覆盖,丹棱县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和非遗进校园也实现全覆盖。
下一步,丹棱县将以大雅堂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为载体,联合乡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院坝,铺天盖地开展公益文化服务,努力打通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县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