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赋能凉山 ——凉山州“十四五”科技事业发展成就显著

2025-10-17 17:15 吴斗鹏 914 点击

“2024年,凉山州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达到38.13,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值为15.33。2021年至2023年,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累计4.57亿元。”州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这一组数据的背后,是凉山对科技创新的持续用力。

“十四五”以来,凉山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强化政策引领和财政保障,科技事业加速发展,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完善政策体系 优化创新环境

凉山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专章部署科技工作,并配套编制《凉山州“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快成果转化等目标任务。

为进一步释放创新活力,州级层面连续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凉山州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后补助实施暂行办法》《凉山州加快推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助力科技型企业融资专项行动方案》《加快推进科技招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高含金量创新政策,全面激发科研人员创造力和创新主体积极性。

强有力的财政支持为科技计划实施“保驾护航”。“十四五”期间,州本级财政科技计划专项资金从2025万元增加至2675万元,累计1.15亿元。全州共组织实施州级科技计划项目779项,累计投入经费7700余万元;争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40余项,获项目资金7500余万元。这些项目聚焦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有效破解了一批制约产业创新和民生改善的技术瓶颈。超级稻亩产世界纪录在凉山诞生,全球首个药用昆虫基因组图谱、“5个9”高纯钛、稀土萃取工艺流程等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培育创新梯队 搭建创新平台

凉山积极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培育体系,着力壮大创新主体规模。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18家增至90家,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累计达1417.2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数达346家。通过“先创后补”等方式,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也享受相应扶持。

“十四五”以来,全州R&D经费累计投入12.6亿元,累计兑现高新技术企业创建、平台建设、研发投入等后补助资金2688万元,获省级后补助资金1400余万元,企业科技创新的获得感和积极性显著提升。

按照“政府搭台、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凉山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平台体系。2022年12月,西昌钒钛产业园区成功获批全省民族地区首个省级高新区,成为全州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载体。

同时,凉山持续推进省州创新平台创建工作,州级层面同步出台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和建设标准,全面落实奖补政策,支持平台提能增效,省州创新平台创建取得新突破。截至2024年底,全州已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企业技术中心16个、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5个、农业科技园区2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备案州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2个、州级农业科技园区8个。

加速成果转化 广纳天下英才

凉山依托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积极推动重大科技项目攻关。西昌钢钒公司承担的“高成形性钒钛微合金化超高强汽车板开发及应用”项目取得突破,首次在国内提出1180MPa级CFB钢生产技术方案。

此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深入推进,出台《凉山州关于深化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的实施方案》,建立“先确权、后转化”模式,激发成果转化活力。全州技术转移战略联盟组建运行,跨区域、跨行业技术合作日益密切。

2024年,全州技术合同登记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9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十四五”以来,凉山共有21项科技成果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

在建立完善科技人才培育机制方面,凉山在全省率先开展“科技副总”试点,出台选聘管理办法,高标准选聘54名“科技副总”深入企业开展创新服务指导,这一创新做法获多家媒体报道,吸引外省科技部门前来考察学习。同时,加大人才选拔力度,6名科技人才入选省级科技人才计划,51名科技人才及2个创新团队入选州级人才计划。

围绕高山马铃薯、高原苹果、荞麦、畜牧等特色产业,凉山从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单位引进科技人才540人次,组建27个国家级、省级科技特派团,建成18个“科技兴村”在线平台,服务181家农业企业和合作社,打造78个产业示范点。

优化科技服务 拓展科普阵地

凉山持续完善科技服务机制,定期组织科技、金融、税务、统计等行业专家,为企业提供高企申报、知识产权、研发费用归集等“保姆式”服务,显著提高科技型企业申报成功率。

同时,出台《凉山州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对企业申请专利、检验检测、研发设计等服务按比例补贴,兑现科技创新券资金275万元,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加快推进“四链”融合,通过“天府科创贷”等政策工具,与人行凉山州分行联合推行“创新积分制”专项金融产品,累计为21家科技型企业提供债权融资6400余万元,其中,西昌思奇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获得1000万元纯信用低息贷款,用于新设备研发。

目前,全州已建成9个省级科普基地、8个县级科技馆、9个农村中学科技馆、47个中小学(社区)科技馆、76个社区科普广场,年科普人数超500万人次。新建科普阵地、科普长廊30余个、宣传栏953个、LED电子科普画廊74个,科普能力建设实现大步跨越。

“送科技下乡”“科普活动月”“科技活动周”等重点活动持续开展,累计组织宣传培训500余场次,实现科普“六进”和全民参与。推动科普基地、实验室等免费开放,接待参观超600场、10万余人次。推出彝汉双语栏目《科普凉山》,有效扩大科普覆盖面和影响力。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通过系统谋划、政策激励、平台构建、人才引育和服务优化,凉山正阔步走出一条特色鲜明、活力迸发的创新驱动发展道路。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布拖县开展科普惠农种植养殖技术培训

9月11日-12日,凉山州布拖县科协联合县教体科局、县农技协、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及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对全县12个乡镇种植养殖大户及农技人员代表开展科普惠民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培训以“理论授课+现场实操”模式展开。培训中,四川农业大学博士张峰、王涛分别向大家讲解了“西南地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和“马铃薯原种生产技术”。张峰结合西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推荐了适宜布拖县种植的高产抗病马铃薯品种,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