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培养困境未成年人热爱劳动、勤于实践、珍惜粮食、懂得感恩的优秀品德,传承中华传统农耕文化,提升社会适应能力,5月1日,在支付宝公益、成美慈善基金会的支持下,成都吾乐公益服务中心联合南充市嘉陵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联合鸢尾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大通镇开展了“亲农耕、趣田园、乐成长”主题研学陪伴活动,32名儿童参加活动。
活动中,社工用形象的语言为孩子们科普了劳动节的由来,当地的农民带领孩子们认识了传统的农具、农具的使用方法,讲解了小麦的生长过程、收割方式。在学习了关于农业、关于小麦的基础知识后,孩子们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要感受收获小麦的快乐。
在社工和农民的指导下,孩子们左手握小麦、右手挥舞镰刀……经过几次尝试,孩子们渐渐地掌握了技巧,只见他们一手握着麦秆,一手持着镰刀,斜方向起落,动作一气呵成。不一会儿,在镰刀来来回回的飞舞中,小麦一片片地倒下,只留下齐刷刷的麦茬。孩子们分工协作,三五成群地忙碌着,有的割麦、有的捆麦、有的拾麦穗,干得热火朝天。“割麦子非常辛苦,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体验者李沐阳说。
收割完麦子后,孩子们用零花钱从农民伯伯那儿买了麦穗,在社工的指导下,将麦穗包装成独具特色的感恩花束,用来献给自己的父母,以一份独特的礼物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随后,社工与孩子们一起挽起袖子,卷起裤脚,脱下鞋子,跳进稻田,使出浑身解数,使用围、追、堵、截等技巧进行徒手抓鱼,稻田里充满了捉鱼的忙碌身影,有的聚精会神地观察着鱼的行动轨迹,有的向抓到鱼的伙伴请教捉鱼的技巧……
本次活动在借助节日氛围进行劳动教育的同时,还致力于关爱和服务困境儿童。不仅能够让孩子们体验农耕生活,感受劳动的艰辛和乐趣,培养尊重劳动者、劳动成果的意识和教养,还能够为困境儿童带去多彩的节日体验,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和交往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儿童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