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5日,由四川省抗癌协会主办,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承办,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四川省西部放疗协会、四川省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联盟单位协办的第五届天府肿瘤国际论坛在成都开幕。本次学术大会以“肿瘤诊疗 重在规范”为主题,汇聚国内外知名学者,共同探讨肿瘤治疗的未来。
搭建平台,彰显影响力
4日上午8时,第五届天府肿瘤国际论坛正式拉开帷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郝希山,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琳,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人才办主任李国贵,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宋世贵,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亚非,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林桐榆,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第八届主任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理事长郎锦义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四川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易群主持。
易群致辞
易群代表四川省肿瘤医院对各位领导、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她表示,天府肿瘤国际论坛是国内肿瘤学界一张亮丽的学术名片,本次大会将通过前沿学术交流、分析热点难点、探讨学科诊治方向,在为省内医生搭建平台的同时,也在全国肿瘤诊疗领域彰显影响力。
宋世贵致辞
宋世贵指出,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肿瘤防治和规范化诊疗工作任重道远。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癌症防治工作,将其纳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十五个专项行动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先后印发《关于加强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工作通知》《关于印发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等系列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肿瘤诊疗管理,提高诊疗规范化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他希望借由天府肿瘤国际论坛的契机,各位专家共同论道肿瘤学科发展新形势、新挑战,为四川省癌症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带来新气象。
成立联盟,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为落实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促进医疗资源流动、带动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开幕式上举行了“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和“四川省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联盟”授牌仪式。同时,四川省肿瘤医院作为四川省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联盟牵头单位,为全省各地市(州)共34家联盟成员单位授牌。
授牌仪式
郝希山对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正式挂牌表示热烈祝贺,他在致辞中表示,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的挂牌成立,对四川省肿瘤医院来说是一次重大发展机遇,希望通过与四川省肿瘤医院的密切合作与交流,将四川分中心打造成集转诊、接诊肿瘤疑难疾病和临床研究于一体的前沿技术肿瘤防治分中心,进一步提升四川肿瘤临床诊疗及学术水平,共同推动西部地区肿瘤防治事业的蓬勃发展。
“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和四川省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联盟的成立,对于充分发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辐射引领作用,提高四川肿瘤临床诊疗能力及学术水平,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规范肿瘤诊疗流程,推动四川乃至西部地区肿瘤防治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全国的同道从理念、实践、规范等角度传经送宝,共助四川省肿瘤防治事业再上新台阶。”林桐榆表示。
名家讲坛,聚焦肿瘤学高质量发展
随后的名家讲坛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孙颖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郝继辉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林桐榆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周俭教授,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第八届主任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理事长郎锦义教授等专家分别围绕肿瘤诊疗技术发展,作了题为《肝癌诊疗新技术和新策略》《鼻咽癌诊疗新进展》《胰腺癌诊疗策略及研究进展》《2022年肿瘤学主要进展》《中外肝癌指南的异同及其实践意义》《空间分割SFRT前沿放疗的展望》的精彩分享。
此外,大会还设有15个分论坛,以主题报告、专题发言、手术演示等多种形式,从理念、实践、规范、前沿等多维度开展学术交流。
在大会的学术分享交流中,大家有一个共识——肿瘤诊疗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对此,郎锦义教授表示,肿瘤研究具有前沿性,近几年科技创新对肿瘤学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基因测序、肿瘤疫苗、小分子先导药物和高端医疗设备转化等肿瘤预防诊疗新技术,都离不开科技创新。而在四川,已经有几家具有相当实力的公司在药物和医疗设备转化方面处于全国甚至世界领先水平,我省肿瘤诊疗水平必将在全省各界的努力下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