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安市前锋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工程,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农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农业产业巩固拓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形成。2021年,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93元、同比增长10.5%,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7.3亿元、增长7.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698万元,对上争取资金10611.53万元。成功申报第三批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省级试点县,虎城镇成功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成功创建四川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镇1个、示范村4个。
稳产保供 持续稳固粮食产业
3月9日,在前锋区桂兴镇五里村,村民正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播种、育秧、盖膜等工作。
连日来,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积极组织农技人员走田间、转田坎,了解农民春耕中的困难和需求,为群众讲解春耕生产技术,开展农资打假活动。同时,开展玉米肥团育苗、水稻旱育秧、稻菜(油)粮经复合种植技术推广运用,提高单产,全力保障春耕生产。
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加强对植物疫病的防控,去年以来,区农业农村局深入开展柑橘产地检疫1次,检疫苗木4万余株,开展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13次,重点对全区红火蚁开展全覆盖监测。开展稻水象甲防控10000余亩次,植物疫情处置率达到100%,有效阻截了疫情疫病的传播蔓延。同时,对全区21家批发商家和50家零售商种子储备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检测合格率达100%。与四川农业大学开展校地合作,试种水稻新品种4个、玉米新品种6个,建成新品种基地100亩,全力保障粮食生产稳中有升。
此外,前锋区还积极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经果林间种大豆等种植模式,最大限度挖掘间套作潜力,充分调动农民扩种粮食积极性,确保粮食面积只增不减。严格落实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新增微耕机、联合收割机等农机装备1200台(套),主要农作物机耕、机播、机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2.5%。
2021年,前锋区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4.5万亩、增长3%,油菜播种面积5.55万亩、增长8.8%,小春粮食产量达到0.42万吨;全区累计完成大春粮食播栽面积22.7万亩,较上年增长0.24万亩,大春粮食产量达10.6万吨。今年,该区将在完成粮油播种、产量的基础上,力争再增加粮油播种面积1800亩、产量增加40万公斤以上,落实国家大豆振兴计划,扩增大豆种植面积2.7万亩以上。
精准发力 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在前锋区龙滩镇许家村柑橘产业园里,一个个金黄的橘子挂满枝头,一眼望去,黄澄澄的一片。
据了解,这片果园里共栽种了早、中、晚三熟柑橘,总计占地2500亩,2021年产柑橘2000吨,实现销售收入近1000万元。这是许家村实施产业振兴的一大成果。该村推行“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生猪、柑橘、蔬菜等产业,助力农民增收,为集体经济创收50万元。
许家村的柑橘产业园只是前锋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前锋区围绕“2+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做强“一县一特色”产业,推进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提档升级1万亩广安青花椒现代农业园区,大力推行绿色防控、机械采摘、水肥一体等现代农业技术,启动初加工中心和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建成100亩无刺青花椒示范基地,积极争创四川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完成茶叶现代农业园区1000亩标准化茶园基地建设,加快建设产业路、茶叶加工中心、茶旅康融合项目。启动茶叶现代农业园区编制规划,积极对接西南大学和省茶叶协会做好高山富锶生态茶文章,开展广安松针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工作。在龙滩、桂兴打造有机茶叶产业带,做优、打响“广安松针”茶叶品牌,争创省三星茶叶产业园区。
在做强科技兴农绿色防控方面。通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面实施“一控两减三基本”,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90%以上、农膜回收率87%以上。培育高素质农民3000余人、科技示范户2000余人。
前锋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下一步,他们会继续将产业振兴作为重要抓手,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广安贡献前锋力量。
深化改革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走进前锋区观塘镇八里村村民廖建平家中,可以看到,她家的厕所不但宽敞、明亮、洁净,而且还铺设了地砖、墙砖以及安装了水冲式便槽、盥洗面盆等设施,厕所里也没有任何异味。这得益于该镇“厕所革命”工程的实施。
“我镇于2020年整村推进‘厕所革命’,1182户已全部改造完成。”该镇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办公室负责人胡孟林说道。
“厕所革命”只是“美丽前锋·宜居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该区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行“厕污共治”模式。共完成10个村、2248户厕所建设,完成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覆盖达100%,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的村达到60%以上。
在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上,前锋区积极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股权量化、登记赋码等工作,全区共清理核实资产总额40911.33万元,认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7.59万户、25.78万人。共设置总股数13.58万股,量化股权6680万元。
在做好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工作上,前锋区完善农村宅基地审批和管理协管员、动态巡查等配套制度,持续跟进农村新增宅基地审批和建房管理。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所有权、使用权、资格权“三权分置”改革工作,稳妥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充分保障全区农村村民合理建房需求。配备村级宅基地协管员101人,落实保障经费12.12万元,审批农村宅基地建房42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