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竹编传承者:“编织”跨越山海的国际友谊

2024-06-12 17:27 古良驹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1677 点击

2001年10月,当26个国家的56名学员来到眉山市青神县竹编大师陈云华的竹编课堂上时,他用了3天时间,认认真真地将竹编技术授给不同肤色的国际友人。

从2001年上溯的20余年时间里,他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带领青神的农民群众,靠着竹编技艺,“编织”出了自己的楼房、小汽车;和青神竹编人一起,编织出跨越山海,誉满全球的国际友谊。

22年,可以让一个人从幼年到壮年;22年,也可以让一项事业从筚路蓝缕到硕果累累。从2001年至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的传承人们,通过走出国门援外授课、安排学员来青学习、线上培训等方式,培训国际学员25000余人,26个国家留下青神竹编大师播下的技艺种子,来自58个国家的学员在青神获得了竹编技艺的提升。

“出海”的青神竹编传承人

青神被誉为“中国竹编艺术之乡”。青神竹编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以精、巧、奇、绝闻名于世,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过程中,青神人已开发了平面竹编、立体竹编、瓷胎竹编、竹编家具、仿真竹编等25类3000多种竹产品。

不少国家盛产竹,但是竹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借力“一带一路”,青神竹编传承人带着竹子栽培技术、竹编技艺技能走出国门。语言不通,就靠翻译加演示,从使用工具到编织手法一一传授。

自2001年10月的培训后,陈云华等竹编大师在国际竹藤组织等机构的安排下,先后前往26个国家进行竹编培训。

“从2005年开始,我每年大半时间到国外培训,这样的工作强度,一直持续到2016年。”陈云华告诉记者。当时已经花甲之年的他,在人类减贫事业上高强度战斗了10余年。

这样的工作强度现在有了更多的后继者。

“我正在这里进行为期2年的竹编培训。”青神竹编传承人陈嵩通过电话采访告诉记者。他正在加勒比海岛国格林纳达,为那里的学员传授青神竹编技艺。

近年来,除了传承人“出海”培训,青神县不断深化与国外竹资源富集地区的合作,已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建立非遗传习所61个、国外竹艺培训点17个,培训了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万余人,让竹编成为全球竹产区人民的致富之源。

“将来,我们还会继续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青神竹编传得更广。”陈云华告诉记者。

“入乡”的国际学员

近日,由国际竹藤中心承办的“中非竹藤编技术培训班”在青神县中国竹艺城竹编培训基地正式启动,来自中非共和国的学员们正式开启竹编技术学习之旅。

4月22日,在中国竹艺城,中非学员们认真地学习青神竹编制作。在培训老师们的指导下,他们编织着带有熊猫图案的竹编工艺品,感受青神竹编技艺的精妙与传承。

“我们通过中非与中国的合作了解到了此次培训班,中国驻中非大使馆也向各个政府部门发了邀请信,中国政府以及负责培训班的国际竹藤中心和青神县在此次培训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和保障,我非常高兴能够参加到此次培训中。”中非共和国农业部处长、培训班中非共和国代表团团长Elisabeth KOMA-TARA说道。

此次培训班为期21天,来自中非共和国总统府、农业和农村发展部、中小企业部、能源部、经济计划部和非政府组织的19名官员和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学员们将通过课堂学习、现场实操、研讨交流、文化体验和参观考察等方式,对青神竹编进行全方位地了解和学习。

“我们也惊喜地发现竹子是如此宝贵的财富,回到中非之后,我们会继续推广竹编技术,为当地人民提供更多的谋生方式,也会大力推广竹文化。”中非共和国农业部处长、培训班中非共和国代表团团长Elisabeth KOMA-TARA说道。

“10月份,还有来自圭亚那的国际学员来到青神学习竹编。每年2-3批国际学员的到来,已经成为常态。”青神县中国竹艺城竹编培训基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22年以来,来自58个国家的5000名学员在青神学习竹编,“跨国传承”中国非遗。

得了“真经”有了“造化”

在众多学习者中,很多学员已经开辟了自己全新的人生。

今年1月20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第六期节目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代表性传承人陈云华,和他远在厄瓜多尔的学生奥尔梅多·德尔·佩索·安春迪亚在节目现场重逢。

陈云华的异国弟子,为全场观众展示了厄瓜多尔“豪放”而有趣的竹藤产品——竹制音响、竹制滑步车、粗壮结实的竹椅,以及受中国竹编教学影响而制作的当地特色服饰人偶、竹篮等。

节目现场,厄瓜多尔安第斯乐器乐团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竹乐团还一同为大家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艺术碰撞,《竹石》的音符从两国的竹乐器中倾泻而出,配合空灵活泼的歌声,令人仿佛置身在竹林之中,共赴中厄两国的和美之约。

在埃塞俄比亚,曾经到青神学习竹编技艺的学员黑格尔,第二年便在当地建起展示中国竹编产品的展示厅,还建立了销售自产竹编产品的销售点。几年后,他带着竹编事业前往美国,将青神竹编进一步“发扬光大”。

同样是在埃塞俄比亚,国际学员阿里已经一边经营自己的竹编工坊,做竹生活用品,还在当地开展竹编培训,将致富之路与他人共享。

从长期驻外培训到线上教学

时代在变,培训的形式也在与时俱进。如今,青神竹编传承人也在通过线上教学,让更多求知若渴的国际学员能够足不出户取得“真经”。

2020—2022年,受限于当时的情况,青神竹编传承人们和国际学员们云端相聚。

在一次远程培训中,竹编大师陈云华与来自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缅甸等4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近百名学员“云端”相聚,开启与青神竹编“亲密接触”的线上学习之旅。

当天,学员们不仅“云”游了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中国竹编第一村——青神县青竹街道兰沟村,还参加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代表性传承人陈云华的直播互动教学,线上交流学习,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感受青神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加深了对中国竹资源培育和综合利用经验、技术、模式的了解,拉近了国际竹藤组织成员国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不少学员表示,通过线上学习,他们了解到了竹编艺术的魅力,非常愿意来学习竹编艺术品的编织方法。

就这样,线上培训的方式一直延续下来。“我们每年都会进行线上教学。我的教学方法也根据线上教学的实际进行改变。细细备课、多次重复、慢慢示范,这是我在一次次培训中收获的成功经验。”陈云华告诉记者。

“去年,一束几内亚竹藤编织技术培训班的学员制作的竹编仿真玫瑰,成为我在那年教师节收到的最好礼物。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努力,不辜负这跨越山海的友谊,为人类的美好未来共同努力。”对于未来,陈云华依旧信心满满。这场22年的跨国友谊,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眉山市首个“信托制”物业落地

近日,眉山市青神县青竹街道花园社区惠民小区顺利举行“信托制”物业入驻宣誓仪式,成为眉山市首个“信托制”物业试点小区。现场,在小区居民代表、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见证下,成都金房物业公司经理与惠民小区业委会主任正式签订“信托制”物业服务合同。随后,物业全体人员现场宣读誓词,表示一定会尽心尽力当好业主“管家”,提供优质、贴心服务。“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是在传统物业服务基础上,通过引入信托理念,重塑小区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