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领航“群雁”飞 宣汉县大力培育乡村振兴带头人

2025-07-11 09:38 孙伟 张平 870 点击

“培训让我开阔了眼界,学会了用工业思维发展农业,也让我认识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近日,刚通过达州市宣汉县“头雁”培育计划,参加了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组织的农业游学活动的宣汉县晓龙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小龙如是说。

近年来,宣汉县以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为抓手,通过选好辅导员、开展“头雁”培育、抱团开展服务等举措,打造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头雁”队伍,带动形成了“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生动局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辅导员+”精准滴灌

激活“头雁”成长源

“王站长就是我的老师,没有他,就没有我现在的发展。”陈小龙感慨道,起初他对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毫无头绪,发展陷入困境。宣汉县农村经营管理站副站长王显和得知情况后,主动下乡到他的合作社,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管理知识,还手把手传授实用技术,帮助他解决了生产中的诸多难题。在王显和的持续指导下,陈小龙的合作社逐渐走上正轨,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显著提升。如今,陈小龙已成为全县有名的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还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同样受益的还有上峡乡汉彬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政,他称“头雁”辅导员、上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静是自己事业的引路人。刘政说:“在合作社发展迷茫的时候,张主任一次次来到我们这里,为我们规划发展方向,引导我们选择适合的产业。他的指导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现在合作社发展得越来越好,社员们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合作社在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2310.86万元,带动社员人均增收3.6万元,成为省级示范合作社。

宣汉县从2022年起,创新实施辅导员制度,在全县37个乡镇选聘了40名专兼职辅导员。这些辅导员既有农业系统的业务骨干,也有来自参加“头雁”培育的学员,更有来自农业院校的专家,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登记注册、财务会计、商业管理、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等“一对一”指导。县农业农村局还定期组织辅导员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确保服务精准有效。

“定制+体验”培育赋能

锻造“头雁”硬实力

“这次我们特别为您安排了现代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品牌打造、电商营销等课程,还联系了省农科院的专家为您提供一对一技术指导。”近日,宣汉县农村经营管理站站长汤强在仔细分析东乡街道伟珍种植养殖家庭农场的经营状况后,为农场负责人徐桂林开出了“个性化培训菜单”。

据悉,宣汉县采取“定制+体验”培育模式,为“头雁”成长量身打造“进阶之路”。一方面,依托四川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资源,采取专家讲坛、调研实践、云上教学、孵化培养、“头雁”联盟、跟踪服务等方式,开设政策理论、经营管理、产业发展、品牌营销等课程;另一方面,组织学员到省级示范社、农业产业园实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2024年,全县21名“头雁”学员累计参训超3500学时,实现“理论+实践”双提升。

“以前种柑橘全靠经验,现在有了专家指导,不仅果子品质上去了,还打通了销售渠道。”宣汉县华园种植家庭农场场主郭彦华作为2023年“头雁”学员代表,提起培训经历满是感激。

通过系统学习先进的柑橘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管理理念,她牵头成立产业合作社,带动周边30余户农户走上特色种植之路,实现户均年增收8000元。像郭彦华这样的“头雁”,正成为宣汉县乡村振兴战场上的“排头兵”,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培育一个人、带动一片富”的生动含义。

“雁阵”抱团闯市场

联农带农促共赢

“加入联合社后,我们的鸡蛋不愁卖,还新建了智能化蛋鸡场。”宣汉县玛瑙青松岭家禽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唐丹难掩喜悦。依托联合社平台,她的合作社对接了学校食堂和批发市场,日均产蛋量达8400千克,带动16名村民就业,并建成达州市规模最大的智能化蛋鸡场,成为产业发展新标杆。

宣汉县积极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抱团发展,通过成立宣汉县农联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宣汉县家庭农场发展联盟等形式,选举优秀“头雁”学员刘政、桂刚分别担任负责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021年成立的宣汉县农联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和宣汉县家庭农场发展联盟吸纳了1406个成员,通过统一采购生产资料、对接销售渠道、提供技术服务,帮助成员降本增效。同时,创新“土地流转收租金、务工就业拿薪金、合作经营分股金”联农带农机制,推动100余个主体与企业合作,50余个主体开展电商销售。

上峡乡汉彬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政,2023年底与其他“头雁”学员携手,不仅为周边农户提供专业技术指导,还积极组织农户加入养殖队伍。合作社依托资源优势,统一为农户提供优质仔猪3000余头、价值近15万元的消毒药品,节省仔猪成本12万元、消毒药品3万元,极大减轻了农户的养殖负担,让大家更有信心和底气投身生猪养殖事业。

占地120余亩的合作社,以现代化、智能化养殖模式为“羽翼”,年出栏生猪1.6万头,年销售收入突破2300万元。社员人均增收3.6万余元,较未入社农户高出65%,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印证了“抱团发展”的显著成效。

“培育一名‘头雁’,带动一方发展。未来,宣汉县将持续深耕培育‘头雁’项目,让更多乡村产业带头人脱颖而出,汇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篇章。”宣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冲说。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竹丝织就振兴卷 雅州编出共富图

在四川盆地西缘的青衣江畔,一片片竹林翻涌成浪,一根根柔韧的竹丝编织着“以竹代塑”的绿色愿景,也串起了乡村振兴的共富链条。作为四川省竹资源大市(竹林面积215万亩,居全省第4位),雅安市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竹编产业为抓手,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消费需求深度融合,让“指尖经济”成为林农增收的“绿色引擎”,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小竹丝撬动大产业雨城区周公山镇,青翠的竹林随风摇曳。20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