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才志:用“中国彩虹”妆点神州

2021-05-26 07:38 四川科技报记者 陈兰 3009 点击

孙才志参与设计的广西平南三桥

摊开中国地图,可以看到,纵横交错的交通路网把全国各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在这张“网”中,桥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高山不再是阻碍,海峡不再是隔阂,一座座桥梁,连接起了祖国大江南北的城市与农村,“中国桥梁”已成为一张响亮的名片。

然而,在这些喜人的成绩背后,凝聚着无数“交通匠人”的智慧与汗水。孙才志便是其中一员,近十载的从业路,他用勤奋与坚持诠释了千千万万“交通匠人”精于工、匠于心、不畏难、敢创新的卓越精神,用匠人精神绘制出一道道“彩虹”。

近日,记者走进这位“交通匠人”的工作地,了解他与“中国桥梁”结下的不解之缘。

孙才志(左)为岷江大桥做管内混凝土试验

少年立志  十年努力功到自然成

儿时家门口的大桥是如何飞跨大河的疑问,高中毕业时填报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的大学志愿……一颗初心,让当初那个立志修桥的少年,把青春献给了交通事业,用行动践行着交通人的使命。

2014年,孙才志从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博士毕业后,来到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刚参加工作不久,他便迎来了人生中第一座桥——汶马高速公路汶川克枯大桥的设计工作。“刚到公司时,我完全没有信心。进公司那会我的年龄相较于同事来说已经很大了,跟我同龄的同事都已有五六年的工作经验,觉得自己起步太晚了。”孙才志回忆道。

面对初入工作设计的第一座桥,孙才志直言心理压力非常大。“前期对于绘图完全不熟悉,画出来的图质量不高,但当时项目工期非常紧张、技术难度又大,可以说我是被项目负责人催促着快速熟练和进步的。”

所幸,儿时的梦想一直激励着他。画出的图不行,那就从头来过;业务不熟练,那就挑灯夜战……“我一直坚信,每一件工作无论大小,只要百分之百的投入、认认真真的完成,日积月累,自然就能取得成绩。虽然这个过程很艰辛,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到底。”

十年间,孙才志将年轻岁月的“苦”和“累”都尝尽了;十年间,一同毕业的很多同学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而他依然坚定地留在一线,架起一座座祖国山河的脊梁。

勇于创新  让“蜀道难”成为历史

2020年5月18日,世界最大跨径的飞燕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四川合江长江公路大桥主梁顺利合龙,再次刷新世界纪录。大桥的顺利合龙,离不开孙才志这一群“交通人”夜以继日的付出。

“四川合江长江公路大桥是世界上首座超500米跨径的飞燕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区别于常规钢管混凝土拱桥,这座桥的边跨采用边拱设计,边拱采用型钢骨架和外包混凝土的结构型式,然后与中跨主拱通过系杆联系在一起协同受力,整个结构受力非常复杂。”回忆起当初设计时的难处,孙才志记忆犹新:“这个项目最大的困难就是结构计算。我们前后计算了半年时间,建立的计算模型超过100个,同时还进行了大量的技术论证,不断修正参数,最终才得以完成施工图。”

可喜的是,大桥建成后彻底结束了泸州市合江县老城区南岸和新城区北岸群众摆渡过江的历史,不仅为当地40余万人提供了快捷通道,还盘活了当地荔枝、真龙柚、金钗石斛等特色农产品及稀缺旅游资源,助推了乡村振兴。同时,大桥的建成也缩短了重庆永川、荣昌等地区与川南黔北各地的距离,为打造川渝合作先行示范区提供了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在谈到桥梁设计时,孙才志多次提到,与其他省份相比,四川地形独特,山地、高原、平原等多种地形地貌并存,在川建造桥梁难上加难。“蜀道难”也曾经制约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在高山深谷中架设通途?针对四川极其复杂的地质条件、脆弱敏感的生态环境,孙才志和前辈们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山区公路桥梁建设难题的解决方法。

四川沿江高速公路于2020年开工,2021年进入全速建设中。项目的建设不仅打通了国家高速公路大通道,也进一步完善了我省高速公路网,更有力地支撑了我省推进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联动发展的大局,对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和促进民族地区脱贫奔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孙才志介绍,四川沿江高速公路路线布设困难、施工条件艰巨、生态环境脆弱、环水保极其敏感、沿线地区相对贫困。“在设计这条高速公路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太多难题。”面对复杂的施工环境,孙才志和同事反复商讨,最终决定采用“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特殊结构型式拱座”的方式修建桥梁。“这样既减少了边坡开挖,又安全地解决了建桥难题,按时完工没有问题。”对高速公路前期的建设成果,孙才志很是满意,对下一步的工作,他很有信心。

“在科学和技术工作中需要有‘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创新精神,在交通建设行业更是如此,工程质量直接关乎人民的生命安全。”孙才志说,设计师要有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但任何一个想法都需要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数值分析、试验研究、工程实践等方式进行求证,才能确保创新是可靠的,是可应用于实际的。

不忘初心  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

“我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离不开前辈们的悉心指导,就如同我之前提到的建设汶马高速公路汶川克枯大桥的经历。设计伊始,公司牟廷敏总工程师带领大家突破干海子大桥固有的设计思路,将干海子大桥主梁空间桁梁型式改成了平面桁梁型式,在前期的科研基础上,决定对腹管灌注混凝土,同时还提出了主管节点焊缝修磨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这一系列技术改良极大地提高了主梁的疲劳寿命和耐久性能。可以说这是钢管混凝土桁梁桥又一次质的飞跃。”孙才志娓娓道来。

谈及未来的打算,孙才志直言,没想过太久远的事。“其实就是做好每天的工作,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把钢管混凝土桥梁这一具有完全中国知识产权的桥型推广开来。” 孙才志认为,只要大家勇于付出,坚持努力,把自己对科学的追求融入到祖国建设中去,一定能在广袤大地上绘制出一道道“彩虹”,搭建起一条条更便捷安全的通途。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像孙才志一样的“交通匠人”将在推进四川乃至全国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浓墨重彩的华章,用“中国彩虹”妆点神州大地。

孙才志在工作中

人物名片:

孙才志,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四川省钢管混土桥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长期致力于超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与研究工作,主持及主研省部级科研项目近10项,研究成果填补了钢管混凝土拱桥领域空白。先后获得交通运输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四川省公路青年科技奖、四川省青年科技奖等荣誉和称号。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2021年四川省科技活动周启幕

5月21日晚,由四川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主办的2021年四川省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暨蓉城科学之夜活动在温江区光华公园举行。现场,出席活动的省、市、区相关领导,老科学家与青少年代表携手打开创新之门,共同启动2021年四川省科技活动周。今年科技活动周主题为“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活动将持续至28日。川渝科普基地创新发展战略联盟成立“国之重器”展百年科技成果当日,主会场外,以“初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