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急救知识,远离9大生命危机陷阱

2025-04-25 08:35 陶利民 870 点击

在智能手机、智能手环等智能穿戴设备充斥生活的今天,很多人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注健康”。然而,却经常有人因自救互救误区陷入“生命陷阱”。过度依赖智能设备、混淆传统与现代急救方法、低估身体信号等问题,让不少人付出惨痛代价。

本文通过真实案例与科学分析,揭示大家最易忽视的9大生命危机,并提供实用应对策略。掌握这些知识,或许能在关键时刻挽救自己或他人的生命。

陷阱一

智能设备有时会造成虚假安全感

真实案例:25岁程序员李君深夜加班时突感心慌胸闷,智能手环显示心率140次/分钟,却标注为“压力预警”。于是他喝了能量饮料继续工作,最终因肺动脉栓塞险些丧命。

需要注意的是,智能设备误判率较高。有调查显示,38%的心脏异常会被识别为“焦虑”,29%的低血氧未被检测出来。智能设备多用于日常监测,无法替代专业医疗设备(如心电图机、医用血氧仪)。

遇到数据异常,需结合血压、体温等其他指标综合判断;以身体感受为准,若感到明显不适(如持续胸痛、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而非依赖设备提示;应确保设备传感器清洁,定期校准,避免数据误差。

陷阱二

别让“忍一忍”毁掉一生

真实案例:32岁的金融分析师王铭连续工作36小时后,发生了主动脉夹层(主动脉撕裂10厘米)。然而,王铭误判自己的症状为腰背痛,自行服用了止痛药,最终延误就医,导致半身瘫痪。

急诊科常见易被误判的疾病有:主动脉夹层(容易被误判为颈椎病或腰肌劳损);急性胰腺炎(容易被误判为胃痛、胃肠炎);脊髓压迫症(容易被误判为腰肌劳损)。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危险疼痛往往具有三大特征:一是强度异常,疼痛远超日常经验,可能表现为“撕裂样”剧痛;二是位置异常,如胸部腹部同时出现剧痛;三是疼痛性质异常,如伴随冷汗、恶心、肢体麻木等症状。

陷阱三

健身房里的潜在威胁

真实案例:27岁的健身教练张双在负重练习硬拉时突发脑血管破裂,由于同事误判为“用力过猛”,延误了送医救治的时间,导致留下了语言障碍后遗症。

健身是不少人热衷的活动,但其中隐藏的致命风险尤其需要注意。憋气训练会使血压瞬间飙升,可能引发眼底出血甚至血管破裂;过度负重同样危险,当脊柱承受超过800牛顿压力时,腰椎间盘易损伤;健身后如果尿液呈“酱油色”,这是横纹肌溶解的典型信号,必须立即就医。

在健身房如果出现紧急健康问题,急救需掌握三原则:立即停止训练、停用补剂、停止自行处理。一旦出现剧烈头痛、突发背痛、尿液颜色异常等情况,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陷阱四

家庭急救的代际误区

真实案例:2岁男孩发烧,因家长用厚被子“捂汗”退烧,结果诱发了高热惊厥,险些造成脑损伤。

常见的家庭急救误区包括:在发热时捂汗,其容易诱发惊厥、脱水,而科学的急救方法是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在扭伤后热敷,容易加重肿胀、延缓愈合,科学的做法应该是在急性期进行冰敷;昏迷时掐人中,可能导致下颌关节脱位,正确的做法是保持昏迷者的呼吸道通畅。

面对这类问题,正确的解决方案是参考最新的医学指南,共同制定家庭急救计划,统一急救方法。可以用权威科普视频、案例讲解替代争吵,让长辈一起学习科学的家庭急救方法。

陷阱五

心理与生理症状的混淆

真实案例:23岁的应届毕业生刘萧,在重要面试前突感胸闷心悸、手脚发麻、呼吸困难,自以为是心脏病发作。但急诊检查心电图正常,被诊断为“惊恐发作”。然而同月,他的室友出现类似症状后自行服用安定片,但实际是心肌炎引起的心律异常,导致永久性心脏损伤。

胸痛发生时,需要判断是焦虑发作还是心脏病发作。通常焦虑发作会伴随颤抖、非现实感,症状多在30分钟内缓解;而心脏疾病通常持续胸痛≥30分钟,伴随冷汗、濒死感。需要注意的是,任何胸痛都需专业评估,切勿自行服用镇静类药物。目前,心电图检查是排除心脏问题的“金标准”。

陷阱六

夜间至清晨出现的身体症状可能是“死亡信号”

真实案例:26岁的主播张繁凌晨突发视力丧失,她误以为是过于疲劳导致的,结果错过视网膜动脉阻塞的90分钟黄金救治期,导致永久失明。

夜间至清晨高风险症状发生时,尤其要重视。23∶00~01∶00发生的静息胸痛,潜在的疾病有变异型心绞痛;02∶00~04∶00突发呼吸困难,有可能是心源性肺水肿;05∶00~07∶00发生晨起眩晕有可能是脑供血不足的表现。

夜间至清晨发生的症状可能有较高危险性,建议大家加倍警惕。宁可多跑一趟医院,也不可错过唯一的生机。

陷阱七

止痛药可能掩盖病情

真实案例:35岁的赵刚连续3天头痛,因要参加重要会议,自行服用非处方止痛药。会议中他突然吐血倒地,送医发现是药物引起的胃出血,并伴有急性肾损伤。

大家需要了解药物滥用的风险进程:0小时,自行服药会掩盖症状;6~18小时,器官损伤开始(如胃黏膜糜烂);24小时后,可能引发不可逆损伤。

同时,要掌握安全用药原则:非处方药使用不超过24小时;记录症状细节(如身体疼痛位置、疼痛发生频率)可为后续医生诊断提供参考;止痛药治标不治本,症状如持续,需就医排查病因。

陷阱八

部分短视频信息不准确可能产生严重误导

真实案例:患者吴浩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心梗咳嗽自救法”视频,信以为真,心梗发作时因采用此法延误治疗,最终造成心功能不全。

常见急救谣言,如“心梗时用力咳嗽”,实则会延误心肺复苏的最佳时机;癫痫发作时给患者口中塞毛巾防咬舌,可能导致患者窒息。大家需学习医疗相关信息鉴别方法:查来源,看信息是否来自权威机构(如卫生健康委、三甲医院官网);查日期,当下医学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5年前的内容可能已过时;查作者,看信息发布者是否有医学背景;问医生,紧急情况直接拨打120急救电话。

陷阱九

出院≠痊愈

真实案例:29岁的徐强脑出血术后未按时复查,后发展为难治性癫痫。

心脑血管疾病等急诊入院的患者,出院后0~3天风险指数最高,易发生感染、二次出血;31~90天仍需关注风险,并监测药物副作用。

目前,可依赖的智能监测方案包括:电子药盒+手机提醒,可避免漏服药物;监测心率、血氧等指标;定期生成健康报告,通过医疗云平台与医生共享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出院只是起点,12%的康复患者因中断监测陷入二次危机,所以出院不等于痊愈。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大家须建立系统的急救素养。遵循“三懂四会”原则:三懂,即懂身体信号、懂紧急处置、懂科学鉴别;四会,即会观察、会报警、会自救、会互救。

(为保护患者隐私,文中所有人名均为化名)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最佳体重值”出炉 你达标了吗?

“体重异常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甚至一部分的癌症也和体重异常有一定的关联。”“有些人腰围太大,体重超重,甚至患上了慢性病……这就需要专业医生和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