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新:中华医学的传承与创新者

2019-07-17 10:52 来源:四川科技报 陈兰 1343 点击

人物名片:汤一新,乐山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乐山市科协副主席、乐山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当选四川省“大美医者”,2019年获评“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四川省十佳医生”、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先后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乐山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首届乐山市科技杰出贡献奖等奖项。


IMG_0418_副本.jpg

汤一新


 6月21日一大早,乐山市中医医院门前早已排起了长队。在医院3楼名医馆汤一新教授的门诊室前,更显拥挤。一位前来求医的妇女因为病痛略显焦虑,“我这个病四处求医一直不见好,心理特别难受……”说话间,妇女已泪流满面,汤一新耐心诙谐与睿智的开导,很快为她打开了心结。过了一会儿,妇女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

 医名远播  他拥有一批“追新族”

“来找我看病的很多都是患的脾胃病,大多是慢性病、疑难病。长期下来,病人或多或少会紧张、焦虑。”汤一新说,这种源于对慢性病的病理、病程不太了解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焦虑情绪,是人之常情。因此,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汤一新首先是引导他们消除不安和焦躁,并对患者进行医学科普教育。

“因为对汤老的信任,他的门诊室前总是挤满了患者。面对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无论自己多辛苦多繁忙,汤老总是会给那些远道而来挂不上号的患者加号,延长门诊时间,每天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名医馆的医生。”一旁,汤一新带教的彝族实习生雷子阿根如是说,“因为汤老精湛的医术,加之对病人的态度始终如一,所以他有一批‘追新族’。”

今年1月,3岁患儿陈某被诊断为肠套叠,经某医院会诊决定需要紧急手术,汤一新果断判定脾阴法可解决这一急症,最终仅开给146.6元的中药,让一场急症霍然而愈。

1994年,湖南省湘潭市民余士赫因为超负荷工作,导致支气管扩张复发,情况严重,辗转治疗不愈。余士赫趁到乐山市出差之际,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汤一新,汤一新给他开了从脾胃着手治疗的药方,按照医嘱服药半年,大病得愈,迄今25年无复发。

这样的例子在汤一新整理成册的病历中还有很多。

采访当天,从新疆、成都、绵阳等地赶来找汤一新看病的病人不在少数。“我今天坐的第一班动车,从成都赶到乐山来找汤老看病,现在拿了药准备坐动车回去上班了。”在成都上班的白羽说。白羽介绍,他和汤一新也是因病结缘,现在他一有不适便会找汤一新把脉问诊。

因为医学理论功底深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追新族”——汤一新病友团。同时,使他“德厚乡梓,名出夔门,高行砺节,医名远播”,赢得了无数患者的尊敬和爱戴。

筚路蓝缕  他创建了“脾阴理论”

如今,汤一新在日常的门诊和巡诊之余,正焚膏继晷编著他的《脾阴论》。他说:“我们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让脾阴理论‘认祖归宗’,堂堂正正地登上大雅之堂,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让经得起检验的实践经验和从实践经验中升华的理论‘下得临床,上得厅堂’。”

汤一新介绍,脾阴虚证治,一直是一道中医界流传千年的学术谜题,历代医家缺少深入地探讨,以致偏见挡道,难以展现其临床价值。

半个世纪前,汤一新从医校毕业后,分配到乐山市福禄区,师承当时乐山三大名医之一的福禄谭坝乡喻昌辉先生。在求索过程中,汤一新注意到,喻老在遇到辗转不愈的疑难病症时,许多时候都从脾阴虚考虑,常常药到病除。

神奇的疗效、新奇的概念,让年轻的汤一新振奋不已。“脾阴虚”是什么?“脾阴”的本质是什么?“脾阴”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是什么?存在哪些本质的规律?带着这些问题,汤一新博览研读中医典籍,潜心大量临床实践,迭经思辨、察疑和不断总结,构建出了囊括“虚、实”证治并与五脏相关的“中医脾阴理论”,不仅填补了传统医学体系的一个空白,更随理论的突破发现了一把打开疑难急重疾患症结的钥匙,在消化系统疑难病急重症的中医特色诊治方面形成了独自的特色,让许多患者重获健康。

在脾阴理论构建过程中,汤一新还提出了“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这一理论。“坚持‘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是一场理论自信、文化自信、道理自信和民族自信的具体实践。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检验的标准只能是实践的结果,医学实践的结果就是疗效,所以只有疗效才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汤一新介绍,这也被同行称为又一个“汤氏理论”,2016年被桂林“崇华中医街”修建成全国第一个医训地标“定海神针”。

汤一新认为,“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具有三层基本的意思:一是某种医学(既包括中医西医在内的各流派医学,也包括疾病治疗以及疾病预防、健康维护等多项医学知识体系中的实践活动)是否接近真理,需要临床疗效的检验,并只能由临床疗效即实践的结果作评判;二是医生技术水平的高低,也只能用疗效去检验并作出相应的评判;三是所谓“标准化、科学化”的规范即检验医学的标准,也必须接受“疗效标准”的评判。

今年4月13日,在“博鳌国际医学与大健康产业峰会”主会场,汤一新作了题为“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的主题演讲,引起国内外学者强烈反响,被国内外学者评价为“用一个命题表达了中国临床医学新理念,引导中国临床医学思维理智的回归”。这无疑是对汤一新最高的肯定。

这些年来,汤一新运用脾阴理论和创制的特色药方治愈了许多疑难疾病和急危重症,不仅先后荣获多项奖励,更以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换来了广大病友的热爱和敬重。他也成了中医内科历史上第一个“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中医内科历史上第一个(迄今唯一)被党中央国务院联合表彰的“全国先进工作者”。

殚精竭力  他让中医事业薪火相传

提到汤一新,他的学生对他废寝忘食、昼夜不舍的潜心研究与学习精神深感佩服。“汤老太敬业了,比我们年轻人还拼。”谈到汤一新,乐山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毛甜甜钦佩不已。毛甜甜从西南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毕业后便来到乐山市中医医院工作,师从汤一新。“那时候,汤老每天要诊治100多号病人,我们每天记录病人病情都要用完一支中性笔的笔芯。而且,汤老还把每一位疑难病人的病情整理成册,以便不断提高临床疗效,现在他办公室的那几个柜子里全都是装的病历。”回忆起跟着汤一新导师学习的日子,毛甜甜感慨无穷。她说:“问诊详尽,把脉精心,检查周到,是汤一新老师严谨的诊治风格,也让我们当学生的受益终生。”

作为一位中医大家,汤一新不仅为中医事业的传承和发展殚精竭力,还在国内外带教了许多学生和继承人,培养出了多批国家级、省级、市级学术继承人。现任成都市中医药大学脾胃病科主任、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委会主任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冯培民教授,201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汤一新门下的“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成为当代中医史上的一段佳话。身为大学的著名教授,为何还投师汤一新名老中医门下?冯培民答道:“汤老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学术对学问的精深钻研、对患者的敬业精神,以及高超的临床医学医术,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我拜师汤老,就是要像他那样做人、做事、做学问,淡泊名利,只做苍生大医。”

汤一新说:“我的学生,不管是颇享盛名的医家,还是刚出茅庐的学子,他们都愿意沉下心来,心里时刻挂念的是老百姓,注重的也是老百姓最需要的临床疗效。后辈们这样的品格,让我欣慰,也让我对中医药事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纵观中医传承史,一代代中医大师往往都有宽阔的胸怀,他们不求自己的悬壶济世受人关注,而是更希望将特有的光和热融进每一位后继者的心胸,更多地惠及芸芸众生。“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汤一新用40多年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行医之初的诺言。他殚精竭力地为中国中医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奉献着,毫无保留的把他毕生所学分享给每一位心系人民的医界后生,这样简单而执着的付出,只为了中医事业薪火相传。


汤一新05_副本.jpg

汤一新为年轻医生传授经验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校园楼道有了图书架

巴中市南江县红光镇小学为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以学校购买、师生捐赠等方式,在每个班级的楼道建起了图书架,目前共藏书3000多册。图为近日,学生在楼道的书架前阅读书籍。